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内河航道在提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内河水陆运输的载体,内河航道直接影响了内河航运的发展前景,为了促进内河航运的发展,就需要对内河航道进行整治。基于此,本文对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沈新琴 《中国水运》2014,(11):80-81
在如今现代化的内河航道建设中,建设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内河航道网是重点的基础工程,然而要想充分发挥内河航道的优势,还必须要做好内河航道的航道建设工作和航道治理工作,以此来提高内河航道的标准;而我国国土幅员广阔,江河湖海较多,鉴于内河运输是水上运输较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航道的建设发展时内河航运的基础,因此,我国具有在内河运输中较大的发展优势.为了使我国内河航道的建设与我国的经济建设相协调相一致,就要充分的利用好我国内河道的优势;文中则通过阐述内河航运的优势,指出建设内河航道在我国的重要意义,并给予了一些治理内河航运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内河航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内河航运的进一步发展,船舶交通流量迅速增加,导致水上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因此,建立有效的内河航道船舶交通管理机制,对航道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神经网络算法的原理与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内河航道船舶交通流量的预测方法,该交通流量预测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内河航运的效率和安全性,提高内河航道的综合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4.
朱峻 《中国水运》2010,334(5):42-42
为进一步促进内河航运的发展,积极运用网络技术,建设内河航道网站,介绍了内河航道网站的内容、现状及下一步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史云霞  陈一梅 《水道港口》2007,28(4):261-264
随着国内外内河航运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各种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型式正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因而国内外内河航道护岸工程已开始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护岸结构型式,努力寻找既能保证功能要求同时又具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特点的新型护岸型式,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型式的发展呈现出全新的形势。通过现场调查、网上搜集等多种方式对国内外内河航运发达的一些地区(如江苏、浙江、上海和美国等)涌现出的新型护岸结构型式进行了调查搜集,对这些新型的内河航道护岸型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概括,进而总结了国内外内河航道护岸型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动态     
《中国海事》2011,(5):79-80
加强内河航道建设 大力发展内河航运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乘船实地考察了长江中游航道建设现场,并围绕加强内河航道建设、大力发展内河航运,提出了明确要求。张德江强调,一定要以高等级航道建设为重点,以促进沿岸经济发展为目标,以现代化、标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航道作为内河航运系统的第一基本要素,是一切其他内河航运要素的基础;航道的发展直接决定了整个港区的发展。随着长江黄金水岸战略部署,重庆已成为长江上游唯一拥有一级航道、5,000t级深水码头、水运一类口岸和保税港区的地区。但是,随着水运结构发展,内河地区原有航道条件不能满足水运发展要求,文中以内河地区航道为例,通过充分调研,主要针对重庆地区航道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整改目标和措施,推动内河水运发展。  相似文献   

8.
《珠江水运》2007,(3):1-1
前不久在武汉举办的长江航运国际论坛上,交通部李盛霖部长就我国内河航运的优势、地位、发展的战略构想和推进内河航运发展的措施作了精彩的阐述,明确提出要坚持内河航运与国家战略和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内河航运与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水资源综合利用相协调,航道与港口、船舶以及干支线发展相协调,内河航运与其他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快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推进内河船舶标准化和运输结构调整,同步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专业化和高效的内河港口体系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蔡俊  蒋惠园 《水运管理》2007,29(10):24-26
为拓宽内河航道建设筹资渠道,保障我国内河航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我国内河航运发展面临形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家整体投融资政策的走向趋势,提出我国内河航道建设资金筹措政策及建议:(1)明确内河航道建设与维护应以政府投资为主;(2)稳定和扩大目前航道建设资金来源;(3)借鉴收费公路融资方式,对有条件的航道开征航道建设费;(4)征收航道占用税;(5)鼓励实施以电养航、航电并举等政策。认为目前政府应制定既有针对性又有前瞻性的筹资措施,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有效地促进内河航道建设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以保证内河航道建设资金来源稳定。  相似文献   

10.
贾晓明 《水运管理》2012,34(1):16-17,21
为促进上海市内河航道规范化管理,推动上海市内河航运发展,简要分析上海市内河航道管辖范围划分的背景、意义及作用、划分原则及方法,并介绍最终划分结果。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航道条件为发展内河航运提供了基础 ,从分析国内外理论计算结果着手 ,阐明了内河航运船型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 ,认为我国内河船型应发展大长宽比船型和机动驳顶推运输船队 ,后者更适合我国当前的航道、港口现状。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航运需求不断的增加,内河港口的航运需求不断扩大。但我国目前的内河航运能力较差,并不能达到经济社会的航运需求,而航道通过能力作为航运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内河港口的航道通过能力对内河航运的整体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从航道通过能力出发,结合工程建设实例,对不同条件的内河港口的航道通过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以对内河港口航道通过能力提升作进一步的阐述与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间建设或规划建设的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络的介绍,分析上海地区现今内河集装箱运输还难得一见的主要原因.结合上海内河航道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内河航运的特点,提出了加快上海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相关建议,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4.
如何借鉴欧美内河航运发展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欧美内河航道、航运发展的主要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中国内河航运和航道现代化的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田玉军  朱吉双 《水运管理》2010,32(12):10-12,18
利用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内河航运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认为我国对内河航运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低,已有航道等级结构不合理,高等级航道里程少,内河大吨位港口数量少,且空间分布集中;对水路运输的投资力度不够大,且主要用来改善已有航道;内河航运发展相对薄弱,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2月张德江副总理在交通部相关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长江等内河航道,对内河航道建设提出了若干指示,我国的内河航运行业的发展迎来新的契机。作为内河航运行业的主体,内河航运企业应该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行业的机遇和威胁,从而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制定出自己的发展战略,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将对以上问题做一些粗浅分析,以期对相关单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非洲地区受经济发展条件和对发展内河水运认识的制约,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内河航运相对于海运发展较为滞后,内河港口航道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水运优势的发挥。随着国民经济实力提升以及内陆城市发展迫切需求,内河航运开发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以尼日尔河(River Niger)下游航运开发为对象,浅谈西非地区内河航运开发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8.
车军  陈虹 《水运工程》2012,(12):17-20
内河航运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和城乡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本规划以《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主要依据,以内河集疏运体系建设为重点,在分析内河航运发展阶段性特征并衔接相关行业规划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内河航运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主要内容涵盖了内河航道、内河港口、内河船舶和支持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9.
“十三五”期间,广西以“一主六干五线”构建内河航道体系,促进内河水运经济的高速发展,并取得了瞩目成绩。“十四五”期间,广西将进一步完善内河航道体系,提高内河水运经济发展能力。为了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要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内河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内河交通运输发展、研发推广内河航运适用船型,做好水运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20.
内河航道定级与船舶大型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东华  陈虹  陈越 《水运工程》2011,(11):184-188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运能大、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污染少的内河航运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此外,内河船舶标准化、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小吨位船舶的运能及经济性劣势迫使其快速 淘汰,不少地区早年的航道定级已然不适应内河航运的发展需求。若城市的开发建设按不合理的航道定级标准进行规划控制,将极大地限制内河航运的发展,并对船舶的航行构成重大安全隐患。结合实际情况,探讨长三角地区内河航道定级调整的若干设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