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洋山港建设对长江集装箱港口布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亚梅  谭家华 《水运管理》2005,27(10):15-19
预测长江主要港口未来几年的集装箱吞吐量,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长江主要港口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力水平,并对港口在长江集装箱运输系统中的定位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2.
随着长江流域经济快速发展,集装箱运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长江航运的快速增长点:2007年,长江干线完成水路集装箱运输量315.4万TEU,比上年增长75.1%;长江干线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56.55万TEU,比上年增长37.5%。2008年1—6月,长江干线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34万TEU,同比增长31.6%:  相似文献   

3.
孙凤山 《集装箱化》2007,18(1):33-35
现代物流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港口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则是我国港口城市综合竞争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集装箱物流服务水平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增长的国民经济带动港口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近年来,集装箱年吞吐量跃居世界第1。同时,我国集装箱运输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2005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的港口的增长速度均在15%以上,其中,宁波港增长速度高达30.2%:内河长江主要港口之一的芜湖港集装箱运输量以年均33%的速度持续增长。我国集装箱运输迎来黄金时代,集装箱物流服务已成为港口跨越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如何使更多的港口从传统装卸彻底向现代物流转型,并促进港口跨越发展,已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4.
一、港口集装箱运输现状 1976年4月,长江开始运输5吨的内贸集装箱,先后开辟了4条航线,大多采用甲板驳运输,最多时共有1552个5吨的内贸集装箱在这4条航线中周转。1981年张家港率先做国际集装箱装卸业务,成为长江上第一个开展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港口。随后,长江下游开始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南京港与一位美籍华人合资建立1个集装箱专用码头,是国内最早与国外合资经营集装箱码头的港口,目前已成为长江上专业化程度最高、最强的集装箱港区,也是长江上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2002年集装箱吞吐量已达到30万TEU。  相似文献   

5.
唐国治 《中国港口》2008,(12):39-40,44
<正>一、长江集装箱运输发展如火如荼近年来,长江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集装箱吞吐量由2002年的106万TEU上升到2007年的551.2万TEU,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其中,2005~2008年8月,长江中上游主要港口企业的集装箱吞吐量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6.
长江集装箱港口众多,规模和吞吐能力差异较大,根据港口所处的地理位置、集装箱吞吐量和吞吐能力、港口依托的港口城市的规模等要素,本文分析了长江流域集装箱港口的发展格局,并对“十一五”期间长江集装箱运输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以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一直保持高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从事集装箱运输的港口数量不断增加,沿海和沿江港口大都相继开始从事集装箱运输,到1987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达68.9万TEU。1987—1995年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如图1所示),吞吐量增长速度居各货种之首,成为我国港口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同时也成为我国港口在国内和世界地位的重要指标.经济和社会效益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8.
长江集装箱运输现状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集装箱船舶从8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多种经济成分的参与促进了长江集装箱运输业发展和繁荣,集装箱水运量的年均增长幅度超过30%.据统计,2002年1-7月,长江主要港口已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0.13万TEU,同比增长19.4%.但是,长期以来长江集装箱运输市场秩序混乱,集装箱船舶和码头简陋,都制约了长江集装箱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以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一直保持高速的发展,吞吐量规模不断扩大,沿海和沿江港口大都相继开始从事集装箱运输,到2000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达2348万TEU,成为世界集装箱发展最活跃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自从80年代中期以来,亚洲经济和贸易一直呈现显著增长趋势,而由贸易增长而引起的亚洲地区集装箱港口的吞吐量也飞速发展。据预测,到2000年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集装箱吞吐量也飞速发展。据预测,到2000年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9700万TEU,占同期世界港口吞吐量(1.88亿TEU)的一半以上。同时为了适应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需要,集装箱运输船舶呈现大型化趋势。上述因素对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港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历程1.1起步阶段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始于1973年,较国外晚17年;1973—1979年为酝酿阶段,箱量很少;1979—1988年为起步阶段,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从3.29万TEU增长到94.69万TEU(见表1)。1.2发展阶段1989—2006年,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处于发展阶段,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从117万TEU增长到9361万TEU。其中,2002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集装箱运输的发源地,美国人麦德林就是在密西西比河首先把集装箱运输推向水运的,而把集装箱运输扩展到远洋运输的也首先是美国。尽管近年来由于亚太地区集装箱运输的调整发展,使得美国在世界运输系统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如美国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由1975年占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30.3%降至1993年的15.5%,  相似文献   

13.
国内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集装箱运输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长江集装箱运输正呈现加速发展趋势. 1 长江港口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发展概况 目前,长江港口集装箱码头原设计年吞吐量都在5万~20万TEU.以码头前沿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以下简称岸桥)为主要机型的专业化集装箱码头,主要集中在长江下游的南京、镇江、南通、张家港、太仓、常熟等港.其中南京、张家港、常熟的集装箱码头均是与外商合资的企业.这些码头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判断长江三角洲港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增长空间及发展趋势,对长江三角洲及长江中上游地区外贸集装箱港口运输需求进行预测,分析长江三角洲及长江中上游地区外贸集装箱箱源分布现状及运输格局,采用多因素动态系数法预测外贸集装箱生成量。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预测腹地外贸集装箱运输需求,可为长江三角洲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提供重要支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内河港口集装箱装卸工艺及设备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内河集装箱运输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以长江为例,1976年开始运输5t内贸箱:1988年开辟了南京——香港航线。到2002年,长江干线主要港口集装销吞吐量已达到106万TEu,其中内支线56.3万TEU,占总量的53.1%。从1986年到2002年17年间。长江干线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了26倍。在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集装  相似文献   

16.
一、江苏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 21世纪以来。随着江苏省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集装箱生成量迅猛增长,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十五”以来.江苏沿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速达到30.5%。“十一五”前两年,江苏沿江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42.9%,比长三角平均水平高出16.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长江涛声依旧,然其集装箱运输发展却已日新月异。如今,沿江耸立了数十个集装箱港口。长江沿江经济发展带动了港口的发展,而港口的发展又有力地支撑了长江沿江经济和产业的繁荣。这种联动发展又使长江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后劲倍增。一、长江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1.长江沿线经济发  相似文献   

18.
王云霞 《集装箱化》2011,22(10):9-11
上海港集装箱运输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从1980年的3万TEU发展到2010年的2905万TEU,跃居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第一位,增长速度相当惊人。近几十年来,集装箱运输已发展成为上海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主要职能。当前,随着上海国际航  相似文献   

19.
劳秀 《集装箱化》1997,(9):9-12
近年来.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81年我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省,下同)。集装箱吞吐量仅10.1万TEU.而到了1996年达到了803万TEU,增长了近80倍,年均增长率达33.9%,远大于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速度。1982年我国还没有港口跻身于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钟熙 《集装箱化》2010,21(1):11-13
<正>0引言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经历20年井喷式增长后,2009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转为下降。港口集装箱运输主要是为外贸服务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不少港口为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大力吸引空箱来港堆放,使得集装箱吞吐量中空箱所占比重大于往年。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下降率远远小于外贸总额的下降率,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实际下降率大于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