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护岸防护工程中防浪胸墙顶高程主要由潮位和波浪爬高确定,在台风频发的沿海地区,由于水深浪大,为了满足防洪设计要求,采用传统的海堤结构断面,需要较高的堤顶及防浪强高度,严重影响景观和后方土地开发利用。本文以某人工岛项目为例,探讨降低防浪墙顶高程和控制越浪的设计优化方案,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丽娜  黄明毅 《水运工程》2013,(10):149-151
为了有效降低斜坡堤的顶高程,同时又不降低抗御波浪爬高的标准,常在堤顶设置防浪墙。大圆弧防浪墙首次 在国内的防波堤工程中应用,节约工程投资并增强墙身的景观效果。对实际工程进行断面物理模型试验,通过实测越浪量 与规范计算结果对比,进一步验证在防波堤工程中采用大圆弧防浪墙具有一定的经济型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护岸防浪墙与陆域形成高程合理的确定是LNG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技术问题,直接影响LNG码头后方库区防护效果及工程量,进而影响项目投资和决策。以阳江LNG码头项目为例,采用直接掩护罐区和非直接掩护罐区功能的护岸分区设计标准,有效减少了防护工程量。在满足LNG库区防潮、防浪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总费用最优并兼顾景观通廊的防浪墙与陆域形成高程联动优化设计方法。开展了4组规则波作用下不同高程水槽断面物模试验,验证了高程优化设计的合理性。不同结构形式挡浪墙越浪量对照试验表明:反曲面防浪墙较直立防浪墙越浪量相对较小,可作为优选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4.
结合实际工程,提出在堤防工程中采用深弧型防浪墙.此防浪墙较直立型防浪墙能降低提项高程,节约工程投资并增强堤防的景观效果.通过对实际工程进行断面物理模型试验,进一步验证采用深弧型防浪墙较直立型防浪墙能降低堤顶高程20~50 cm,在堤防工程中采用深弧型防浪墙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波浪较大或越浪量限制严格的实体式码头,为了提高码头的防浪效果、降低码头顶面高程、减少港区回填工程量,提出码头前沿设置防浪墙的方案,分析防浪墙的结构形式、平面布置原则,探讨防浪墙的优缺点和适应性,以期推动码头前沿防浪墙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弧形防浪墙的模型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测量不同底高程条件下防浪墙顶部的越浪量、迎浪面及底面上的波浪压强和防浪墙的整体稳定性。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后的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波浪要素和水位条件下,防浪墙底面高程的差别将直接影响到迎浪面和底面上波浪压强的大小以及防浪墙的整体稳定性等。最后,根据模型试验结果,给出有助于弧形防浪墙设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周期涌浪和风浪的混合浪具有周期长、波能大的特点,该种环境下的斜坡堤结构设计不能简单地参照现行规范执行。依托某已建工程,采用计算及理论分析对其设计过程和物理模型试验验证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适用于外海长周期混合浪作用下的斜坡堤结构设计要点。结果表明,外坡护面块体的选用和防浪墙顶高程确定等设计需要额外考虑经验系数;墙后堤顶和堤后斜坡需要格外加强,堤顶尽量选用合适的防浪墙结构形式;现行规范的护底块石计算公式在浅水条件下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8.
弧形防浪墙波浪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薛雷平  刘桦 《水道港口》2007,28(2):81-85
在斜坡式防浪建筑物中,为满足越浪与稳定要求,减少工程投资,常在堤顶设置防浪墙。通过三分力天平对常用的直立式、不同墙底高程和墙高组合下的圆弧式防浪墙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直接测量作用其上的波浪力,分析不同形式下防浪墙的整体稳定性,讨论防浪墙形式引起的波浪力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9.
斜坡式护岸顶高程的确定,往往会对护岸工程总体造价产生较大影响.依据工程实例,根据理论公式进行护岸顶高程分析,重点分析了越浪量控制标准.根据越浪量控制标准确定护岸顶高程后,进一步分析越浪水舌作用距离.最后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越浪量以及越浪水舌作用距离理论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1)斜坡式护岸顶高程,应根据护岸实际掩...  相似文献   

10.
介绍连云港旗台港区北防波堤顶高程的确定方法,提出了以"小浪不越浪,中浪允许越浪,但不影响泊稳条件;大浪允许越浪(大浪时伴随大风本身已无法作业),但越浪后波高不大于通过口门传入的设计波高"的原则确定防波堤顶高程、以降低防波堤顶高程和投资的新思路,可为同类工程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防波堤顶高程是决定防波堤造价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有效控制投资,通过采用斜向浪折减、波浪爬高方法计算堤顶高程,并进行模型验证分析。得出在2 a一遇的波浪作用下,防波堤顶高程的降低对港内泊稳条件的影响很小。因此,在确定防波堤顶高程时应结合其功能特点、使用、防护要求,选择合适防波堤高程控制标准及计算方法,进而确定防波堤的顶高程。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由三航局承建的长兴岛毛竹圩大堤横沙渔港综合功能区岸段保滩二标工程顺利完成主体施工。该工程包括新建顺坝长度1 191.93 m;保滩平台面积约88亩,平台顶高程3.50~5.30 m;台地景观建设约9 930m2;承台后侧吹填约22万m3,回填土方约3.7万m3,回填至高程5.0~5.3 m;防浪墙开缺  相似文献   

13.
为安全可靠地降低防浪墙顶高程,在分析国内外规范对越浪量标准界定的基础上,为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海堤拟定了运营工况、设计工况和校核工况这3种工况组合和相应的允许越浪量标准,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对海堤越浪量进行优化设计,使人工岛地面与挡浪墙之间的高差减少到人体正常身高范围,可为过境旅客提供海天一色的景观视线。  相似文献   

14.
为安全可靠地降低防浪墙顶高程,在分析国内外规范对越浪量标准界定的基础上,为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海堤拟定了运营工况、设计工况和校核工况这3种工况组合和相应的允许越浪量标准,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对海堤越浪量进行优化设计,使人工岛地面与挡浪墙之间的高差减少到人体正常身高范围,可为过境旅客提供海天一色的景观视线。  相似文献   

15.
以福建省泉州市的某高防护等级海堤设计为依托,在已完成的物理模型研究结果基础上,尝试采用Flow3D软件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模拟越浪量研究,对防浪墙顶高程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对不同形式的海堤护面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该数值模拟方法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可为今后在其他海堤工程设计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中就圆弧型及抛物型曲面挡浪墙的防浪效果进行了对比,说明曲线防浪墙对阻止越浪是十分有效的。文中还给出了墙面波压力分布的实测数据。试验研究表明,若防浪墙的线型选择得当,可以在不提高堤顶高程的情况下达到阻止越浪的目的。防浪墙曲面的型式及其波浪力计算方法的探讨,对防浪有严格要求的码头与护岸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弧形防浪墙具有优良的返浪效果,工程应用较多。本文以弧形防浪墙为例,基于OpenFOAM开源程序,应用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描述流体运动,建立了波浪与结构物作用的二维数值模型。通过试验验证所建立的数值模型,探讨不同形式弧形防浪墙所受波浪压强分布特点的异同、弧形防浪墙圆弧半径对所受波浪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波浪要素条件下,弧形防浪墙迎浪面所受波浪压强随测点高程的增大而减小,同一测点上所受波浪压强随弧形防浪墙圆弧半径的增大而减小。防浪墙迎浪面受到的波浪力随着波高的增大而增大,随波长的增大先增大、再减小、再增大,且在波长最大时波浪力达到最大值。在相同波长下,波浪力随圆弧半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邮轮码头宽度及顶高程设计的影响因素,结合国内外邮轮码头的设计案例,在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二期工程邮轮码头宽度及顶高程的确定过程中,总结不同类型邮轮码头宽度及顶高程的设计原则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徐敏芝 《水运工程》2014,(10):102-105
顶部设置弧形返浪墙的直立式护岸的堤顶越浪量相对于不设弧形返浪墙的情况小,挡浪墙顶高程设计值可降低。以某直立式护岸挡浪墙顶高程设计为例,按照现行相关规范进行挡浪墙高程计算,然后根据相关文献提出的经验公式进行越浪量计算,为了确定最为经济、合理的挡浪墙顶高程,采用物理模型试验进行越浪量验证,对物模试验的实测越浪量及经验公式计算越浪量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弧形返浪墙顶高程。  相似文献   

20.
杨越  王岗  刘晨 《水运工程》2015,(6):65-69
防波堤的稳定性和消波特性是直接反映防波堤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港池模型试验,研究委内瑞拉卡贝略集装箱码头大圆筒防波堤在百年一遇随机波作用下断面稳定性、波压力、越浪量等的分布规律。试验表明,圆筒迎浪面所受波浪压力最大,且随着入水深度的增加呈递减分布;防浪墙在其23处波压力最大,此时迎浪面为防波堤波压力最大处;在防浪墙与圆筒交界处,由于半圆形防浪墙在两侧漫水的作用,最大波压力出现在两侧;防浪墙顶有越浪现象发生;堤后波高主要由越浪水体及筒间透射的波浪引起,而在堤后150 m处波浪已趋于稳定;圆筒间距对筒壁上的波压力影响不大,而对防浪墙的波压力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