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基于Lab VIEW系统平台开发的柴油机缸内压力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以及采用的硬件和软件,实验证实该系统可成功地采集到柴油机的实时缸压,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可移植性好,易于修改和调试。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船舱热温度实时采集和感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船舱热温度感应系统的设计方法,系统功能模块组成包括了船舱热温度采集模块、传感器模块、AD电路模块、复位电路和温度过热的中断保护模块等,采用PCI桥接芯片与51单片机进行总线传输控制,结合上位机通信模块进行船舱热温度感应后的智能分析和远传控制,采用嵌入式ARM进行系统的程序加载控制设计,提高温度感应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在集成DSP环境下完成系统硬件开发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船舱热温度感应系统具有很好的温度采集和传输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3.
应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基本构成方法,设计了某船舶自动舵放大器在线故障诊断仪,并讨论其信号测量电路、小信号调理电路、干扰隔离电路及故障诊断流程等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DSP的动调陀螺寻北导航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的寻北导航系统主要以动力调谐陀螺为敏感设备,创新地采用TMS320VC5402芯片作为主处理器构建寻北仪的计算机系统,取代通常构建系统时所用的PC机或单片机,并以CPLD为主要控制辅助组件设计并调试数据的采集、处理、输出、信息通信等硬件电路和相关软件,充分利用DSP快速运算、信息存储、逻辑判断和数据处理等能力完成多种控制任务,在实现寻北功能的同时又使系统的精度、控制和解算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对空间无线电通信信号的接收处理,开发研制了通信信号接收与数据采集系统.本文简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技术中的开放式总线技术、高速A/D采集技术、数字下变频技术、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智能天线技术等内容.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对通信信号接收与数据采集系统基本硬件结构进行了设计,并通过工业控制计算机中软件控制系统硬件进行了通信信号数据采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数据采集系统完全可以完成对实际通信环境中多个通信信号的接收和数据采集工作.  相似文献   

6.
功率放大器在机电控制系统中应用广泛.本文介绍了单片机控制的PWM直流功率放大器的结构形式、硬件电路以及软件设计.并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实现了主电路保护,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当对弱磁场进行测量时,对磁场采集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Σ-Δ技术模数转换器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并对测磁系统进行了多通道扩展。通过硬件和软件优化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硬件优化包括抗混频滤波和消除供电电源带来的干扰,软件优化包括对采样数据进行FIR低通滤波、标度变换和平滑滤波。实验证明,设计的磁场采集系统精度良好,满足了项目中对于系统扩展和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高速USB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严格遵循USB2.0协议,实现了主机和测试设备之间简单、快速、可靠的连接和通信.该文介绍了这种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组成、驱动程序和固件程序的设计以及采用虚拟仪器软件LabWindows/CVI在VISA技术上开发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功率放大器在机电控制系统中应用广泛。本文介绍了单片机控制的PWM直流功率放大器的结构形式、硬件电路以及软件设计。并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实现了主电路保护,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起重机控制的特点,设计出以PLC为核心的起重机电控系统,介绍了变频调速控制原理,设备配置,以及系统控制软件运行流程,该系统在保证实现系统控制功能的基础上,简化了硬件电路,提高了系统控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船舶远程通信信号过于微弱,检测起来十分困难,传统的检测系统硬件和软件工作联系不密切,能够检测到的范围很小,具有局限性。为了解决此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微弱信号检测系统,分别对硬件和软件部分进行设计,硬件部分由采集器、放大器、过滤器以及微弱信号处理器4部分组成,软件编程有通信信号采集、微弱信号放大、干扰信号过滤和微弱信号处理4步。与传统检测系统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证明研究的系统检测范围广,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本研究对于船舶通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种高精度电流源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高精度,可预置的数字显示直流电流源的软件、硬件设计方法。该系统是基TC8051F040单片机开发的。文中给出了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系统具有性能可靠、结构简单、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故障诊断系统容易受内部运动部件惯性力的影响,无法准确判断故障原因,为此,提出高频冲击信号下击穿柴油机敲缸故障诊断系统设计。系统硬件由振动传感器、信号调理器、数据采集卡这3个硬件结构组成,主要负责采集和处理振动信号;系统软件是在LabVIEW开发平台完成的,主要负责测试待读取采样和电压信号。软、硬件结合完成高频冲击信号下击穿柴油机敲缸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实验分别测试2个系统测量A1缸的振动信号,在根据获取的一系列参数进行计算误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系统在采集精度上明显高于传统的故障诊断系统,能够准确判断击穿柴油机敲缸的故障原因。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基于以太网的船舶机舱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硬件采用双路监测报警系统,互为补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采用网络型结构,并专门选取具有以太网接口的设备,避免了设备接口的转化问题,使系统架构变得简单快速。软件具有较强的功能,界面接口丰富,可以完成参数显示、报警输出、故障诊断、曲线绘制、参数设置等功能。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易于实现和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原有机舱动力装置主机监控故障诊断系统数据负载能力较差,导致多主机舰船机舱动力装置主机监控故障诊断精度较差的问题,设计新型多主机舰船机舱动力装置主机监控故障诊断系统。设计数据分析器,提升系统的数据分析能力,其余硬件引用原有系统硬件。在主机中安装传感器并设定信号数据库,完成动力信号的监控与采集。计算数据库内数据的有量纲参数,获取信号数据的特征值。在系统中增加机器学习模块,将特征提取后的数据进行训练,完成对主机故障的诊断。结合上述硬件与软件,多主机舰船机舱动力装置主机监控故障诊断系统设计完成。展开系统测试,与原有系统相比,此系统的负载能力较好。由此可知,此系统的使用性能优于原有系统。  相似文献   

16.
芮万智  夏立 《船电技术》2009,29(2):23-26
文章分析了传统故障诊断系统的特点,介绍了一种高分辨率谱估计算法-MUSIC算法,并针对该算法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微处理器的异步电动机嵌入式故障诊断系统,重点阐述了系统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的设计,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具有硬件电路简单、可操作性较强、实时性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航运业的发展,对船舶操纵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需要对船舶航向控制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提出基于物联网的嵌入式船舶航向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所设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主要由芯片、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显示模块、温度采集电路、信扫描电路、复位电路、声光报警电路和负载控制电路构成,重点阐述了对各个硬件部分的设计电路。根据控制信号判断的方法对软件部分进行设计,完成物联网下嵌入式船舶航向控制系统的设计。为了验证所提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仿真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该系统能够对船舶航向进行实时控制,抗干扰能力强,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船舶通信系统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现场通信、定位、无线电预警、导航等多种功能。船舶通信系统主要可以分为地面通信、卫星通信、定位系统和海上安全信息收发等几种,通信设备包括电台、VHF无线设备、雷达和信号基站等多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船舶通信信号设备的自动化水平逐渐提高,同时,其故障率也随之提高。为了保障船舶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通信信号设备的故障诊断和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船舶通信系统的信号设备,利用虚拟仪器技术Labview设计和开发了一种船舶通信信号设备的故障检测系统,并对该故障诊断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程序进行详细介绍。本文对改善船舶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故障诊断速度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船舶运输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船舶电子设备的稳定工作对于保障船舶运输安全以及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船舶电子设备故障进行诊断研究可以有效发现设备故障位置,并及时采取措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和DSP技术的船舶电子设备故障诊断系统,以DSP为硬件核心实现神经网络解决电子设备故障诊断问题,重点介绍神经网络算法的实现以及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20.
目前提出的船舶通信信号传输系统传输稳定性差,导致传输耗时过长、效率差。基于BDS的船舶通信信号设计一种新的船舶通信信号传输系统,系统硬件由监控终端、数据基站、通信服务器、主控模板、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和卫星通信模块组成,通过包括UHF卫通、IN-MARSAT-C海事卫星以及S卫通3个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由信号采集、文本输出、确定安全传输码、检测目标实现软件流程。结果表明,基于BDS的船舶通信信号传输系统能够有效提高传输稳定性,缩短传输耗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