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柯  范海震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5):110-112,118
为了满足高速数字图像摄像机的视频数据实时存储的需求,该文给出了一种基于NandFlash的高速电子存储系统的设计。高速电子存储系统具有CameraLink摄像机接口、存储数据的文件管理功能和FTP网络下载功能,最大存储容量为3.84TB,最大数据写入速度可以达到3.2Gbps。  相似文献   

2.
网络监听已成为仿真测试系统对被试系统运行数据进行采集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被试系统和仿真测试系统的快速发展,需要解决网络监听对不同网络协议、操作系统和网卡的适应性问题。介绍适应于不同网络协议、操作系统和网卡的网络协议栈技术,阐述网络监听的原理,提出利用网络协议栈技术进行网络监听的两种方法,给出这两种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通过仿真试验证明,利用上述方法能较好地完成对被试系统运行数据的采集。  相似文献   

3.
设备控制系统是集装箱码头生产作业大型设备远程控制系统,基于FTP传输模式的一键更新还原功能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在对设备控制系统进行更新优化时进行备份与还原,减少误操作,提高可靠性,从而降低更新程序失败导致生产作业停顿所造成的影响.结合港口轨道式龙门起重机自动化改造项目实例,给出了FTP传输模式实现方案和工程应用实例,可为相...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舰船机电控制系统特点和测控技术领域PLC和Labview两者优点,基于字节流数据包的数据灵活性,设计PLC和Labview通信数据包模型,并遵循模块化程序设计原则完成通信接口程序设计,解决舰船机电系统集中控制器和人机接口数据交互的描述问题和通信接口程序通用性问题。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设计的数据包模型和通信接口程序能够实现数据快速可靠安全的交互。该技术可应用于舰船综合监控系统和类似系统的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5.
虚拟维修技术对于舰船、航行器等复杂装备的维修性设计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详细分析舰船维修性设计对于虚拟维修仿真的应用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舰船维修仿真应用系统的架构,设计该系统的组成及各模块功能。该应用系统架构包括数据层、功能层、接口层及用户界面层4个层次:在数据层,可实现数据的数据库存储和本地存储;在功能层,设计了多个仿真数据管理功能、运动捕获数据处理功能以及可视性、可达性和舒适性等多个高级分析功能;在接口层,提供了与Teamcenter(TC)平台的数据集成功能,可实现从TC下载舰船JT模型至仿真系统中,以及将仿真结果和场景文件等上传至TC;在用户界面层,设计了人性化的系统操作界面,可实现客户与系统之间的友好交互和操作。最后,结合Jack仿真软件,实现舰船虚拟维修仿真应用系统的原型,该原型系统为开展舰船虚拟维修仿真数据的管理与应用以及运动捕获技术在虚拟维修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无线电台通信技术作为一种传统的通信方式,仍然是一种社会必需的通信手段。为了实现更好的无线电台通信效果,在对通信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OPNET网络仿真工具,建立了无线电台通信网络模型。详细描述了模型的工作流程,数据包格式以及各节点的功能实现。最后对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仿真实验表明建立的无线电台通信网络模型满足设计要求,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处理单元与片上网络之间的数据交互能力,基于单边通信协议设计了一款片上网络传输接口。该接口通过直接存储访问实现了存储器与网络接口间的高效数据搬移,降低了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延时,同时减少了CPU的干预。16核片上多处理器环境下的实验结果表明,对比CPU干预型的片上网络传输接口,论文设计的网络接口能有效提升片上多核处理器的并行计算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大数据环境下,传统的舰船网络参数配置方法在大量用户数据干扰情况下,很难保持灵活的应用能力。为此,提出大数据环境下舰船网络参数配置方法研究。依据舰船网络的实际需求,规划待配置参数,生成网络参数规划文件,定义与文件数据相匹配的通信协议,将网络参数配置相关指令下发到参数消息头中,在通信协议的支持下,实现网络参数消息的传输,完成网络参数配置。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大数据环境下舰船网络参数配置方法 PDP激活成功率高、参数之间相关性强,该方法拥有灵活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构建一个网络通用数据传输加密平台,可以实现在一台机器上对多个未写入加密解密算法的程序的数据包进行不同的定制加密或解密。平台工作在NDIS中间驱动层,对经过的数据包进行过滤,找到需要加密或解密的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包,再根据配置文件中应用程序对应的加密算法和密钥,分别对这些数据包进行加密或解密。本文通过使用NDIS中间驱动(IMD),良好地实现了平台机制,并较好地满足了通用性和扩展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数据挖掘聚类技术下船舶网络安全保护态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船舶网络交互安全可以直接影响船舶日常工作,为了有效提高船舶网络安全保护质量,引入数据挖掘聚类技术,以此为基础设计船舶网络安全保护技术。在当前船舶网络环境下,建立多条数据基本链,不断迭代,完成网络数据挖掘,再辅以三维云数据聚类技术,完成数据聚类,根据聚类数据类型特征,设计3种不同的访问控制路径,获取特征细节层次,最后建立保护控制端口,根据网络访问数据的特征细节和稳态率,明确响应时间,以此作为排序依据,进行访问控制排列,实现船舶网络安全保护。实验数据表明,应该船舶网络技术后,船舶网络非法占用比降低了26%,程序非法捕捉率提高29%。  相似文献   

11.
海上高频电子邮件技术[1]是海上高频数字通信技术的重要部分,使用PACTOR-Ⅲ协议和现有海上中/高频无线电设备,经由全球链路网( GLN)与陆上用户进行通信.海上高频数字通信技术主要包括PACTOR-Ⅲ协议和T总线协议.对海上高频数字通信的带宽和传输速率、调制、编码和码率、振幅因数与发射机输出功率、数据包的结构、控制信号、信号特征等技术问题的分析,对海上高频段新通信技术的引进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陈美谦  迟岩 《船海工程》2007,36(5):115-118
采用模块化分层设计,上位机利用C#编程语言在Visual Studio.NET开发平台上设计管理软件;前端机借助现场智能仪表,采用组态王Kingview开发监控软件对船舶机电设备的配电进行监控、报警和保护;并借助MODBUS协议和AIBUS现场总线技术,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上位机与下位机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处理,实现了船舶配电网数据的采集、交换、监控,提高了船舶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保障海上船舶运输数据的有效采集和监控,需要对海上船舶运输数据环境监控系统进行设计。采用当前算法进行监控时,存在监测范围小、成本高、功耗高、实时性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低功耗适用于海洋运输环境的物联网动态监控的节点设计方案。该方案先定义基于物联网的海上船舶运输环境数据监控系统模型,将此系统模型分为无线传感网络、汇聚节点和监控中心,在此基础上对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以及监控中心的硬件均进行设计,并给出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组网过程,设计出基于物联网的海上船舶运输环境数据监控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海洋环境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和动态监控,具有低成本、功耗低和丢包率低等方面的优点,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分布式舰载作战系统状态监测,需要研究分布式系统数据采集的一般技术。首先研究分析了分布式系统的特性及常见模型,讨论了作战系统数据采集的技术难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结合作战系统分布式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个通用的数据采集模型。基于该模型开发的数据采集系统已应用于新型舰载作战系统上,较好地解决了作战系统网络的数据采集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舰船动力网络控制系统的实时性、时间确定性和时间同步的要求,本文对现有的网络时间协议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根据网络控制系统高实时性、短报文、简单实现以及低负载的特点,实现了一种简化的网络时间同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满足舰船动力网络控制系统的要求,并能为网络控制系统提供毫秒级的同步精度。  相似文献   

16.
彭东 《舰船电子工程》2013,(12):104-107
利用XML技术对异构数据库的集成方法及其实现进行研究。针对目前信息系统综合集成中对于异构数据库的集成需求,提出利用XMLSchema具体实现数据转换与集成功能,在关系数据库的数据表定义和XML数据文件之间建立映射机制,实现数据库数据与XMI。文件中数据的双向交换。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提高异构数据集成的效率,节省信息集成的成本,实现对现有数据库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7.
刘轶强 《船电技术》2013,(12):42-45
为实现智能电网参数的无线传输,本文利用蓝牙技术、NRF24L01高频频射收发技术结合Android系统设计了一种无线传输与控制平台.在系统采集端、中枢服务端分别采用PIC18F1320和PIC16F876为核心控制芯片,控制终端是基于Android系统的数据处理与存储软件.最后以电网环网柜中母线温升参数的采集与传输为例对本无线传输与控制平台进行调试,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AIS模拟器的系统构成及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模拟AIS无线网络通信和AIS报文的解码实现.对AIS的深入研究和扩展应用提供了全面可靠的数据,该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节点具有双收发器多信道的自组网,对动态分配协议进行了改进,使得一些短报文可以在没有可用数据信道时直接在控制信道上传输,从而解决信道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研究表明,改进后协议的网络吞吐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