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运情报》2007,(9):27-27
2006年往北美东岸货物在往美国货物中所占比例7年来首次比上年减少0.4%(23.1%),其主要原因是零售业者进口的消费品转向运输时间短的西岸卸货,再利用卡车运往内陆。但今年5月美西往内陆的运价大幅上升,而往东岸货物运价的升幅有所不同,两者的运价差别在300美元左右,由此,较低价格的消费品回归东岸。[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尧乐 《海运情报》2007,(4):29-29
一、集装箱货流 2006年上半年亚洲往欧洲的集装箱货流,远东班轮公会(FEFC)所属15家船公司的运输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4.1%。  相似文献   

3.
尧乐 《海运情报》2006,(5):17-17
日本内外环运(总部大阪)自6月起开展仙台往上海的海上拼箱货直达运输,每周1班,将根据货流情况增加航班。所运输的为汽车零件、化学品、精密机械等。  相似文献   

4.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4,(4):1-5,17
日本《货物》杂志等回顾了2003年的国际海运贸易并对2004年作了预测。从2003年东西基干航线的货流看。以欧元走高为背景,亚洲发往欧洲的货流增长20%强。往美国的货流虽然上升。但增长率为9.3%。低于10%。这两个增长率与2002年的情况正好相反。2004年往欧洲、北美的货流将继续增长。亚洲往北美为12%,亚洲往欧洲为9%。在亚洲区域内航线,日本到发的各航线的货流情况稍有不同。且达不到2003年那样的增长率,但预计南行为5%~6%。北行为9%~10%。  相似文献   

5.
趋向成熟、稳定的中日航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中国/日本航线的集装箱货流双向合计比上年增长10.1%,达到约287万TEU,突破300万TEU已近在眼前。中日航线集装箱货流第一次突破200万TEU是在2003年,从那时起仅3年运输规模就扩大了5成。1998年以来,中日间的集装箱货流连续7年以两位数增长。对于日本,中国已牢固地确立了进出口都超过美国的贸易伙伴国的地位。然而,中日间的经济关系已经成熟,一直扩大的贸易已出现增速减慢的征兆。虽说去年仍是两位数增长,但双向货流的增长已明显放慢。在这种情况下,在中日航线营运的船公司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变化。与中日航线的持续兴旺相反,日本方面认为航线环境已极为严峻,主要是中国地方船公司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往日本的运价为适应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往中国的运价因货流不平衡经常处于低位。由于日本大型厂家进人中国,日本船公司从数年前起就正式开展该航线的运输,但经营非常艰苦。然而,部分中国船公司已从中日航线撤退,日本主要船公司也已减少中日航线的运输,这是从未有过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日本、亚洲/美国间的北美航线是占世界海上集装箱运输量约20%的世界最大的基干航线,近年由于中国经济的腾飞,该航线的运输量不断被刷新,从而造成了美国西岸的压船和港口混乱,另一方面也使北美内陆运输发生了很大的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一、亚洲往美国(东行)货流 2009年亚洲往美国(北美航线东行)集装箱货流为1134.1万TEU,比上年减少14.8%,货流量下跌到2004年的水平(见表1)。然而,与上半年相比,全年的货流变化率已经好转。在雷曼冲击的2008年第三季度以后持续下降的美国经济增长率,进入2009年下半年后总算转为增长,经济状况的恶化有了少许缓和。  相似文献   

8.
丁力 《海运情报》2004,(12):16-16
亚洲往中东集装箱货流迅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公会船公司的运输量达到51.65万TEU,比上年同期增长34.5%。其中6月的货流比上年同期增长31.60/0,达到10.65万TEU,第一次实现月运输量突破10万TEU大关。上半年的货流已接近3年前2001年全年的货流(55.6万TEU),预计全年突破100万TEU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9.
集装箱运输     
《海运情报》2005,(5):37-38
中远集运等将开设亚洲/南美东岸航线,中远集运和韩进将调整亚洲/欧洲航线,中海集运2004年营业利润增长1.8倍,中日国际轮渡公司开展往天津的快速交货服务,欧洲航线西行2004年集装箱货流增长16%,2004年远东往波斯湾货流增长20%以上,2004年南北航线南行货流继续以两位数增长,马特松明年2月开设美国/中国集装箱航线,墨西哥航运加强中美支线运输,马士基海陆与南非海运联合开设新集装箱航线。  相似文献   

10.
就运输全过程而言,国际多式联运国家境内的内陆运输、海上运输及收货地国家(包括发货地国家)境内的内陆运输是三个环节,涉及海运、公路、铁路、沿海及内河水运多种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北美航线,由于货流充沛和船舶供给紧张,今年以来班轮公司相继调整航线。各公司在有限的船队中。根据有效的货物聚集、配船和收益调整航线.以扩大运输。各公司尤其将着眼点放在占往美国货物50%的中国发运的航线。除了CKYH集团于4月开设中国往美国西岸的航线外,新世界联盟恢复了冬季停止营运的航线。其他主要船公司也专心致志地着手开设新航线。  相似文献   

12.
《海运情报》2008,(1):32
预测2008年亚洲往美欧班轮航线的集装箱货流将继续增长。据日本三大海运公司的供求预测,起拉动作用的亚欧航线西行将增长2成左右,保持2007年的增长水平。其原因除了欧盟主要国家的发展外,还有东欧的经济发展扩大了货流。美国因个人房贷问题等经济增长放慢,前途不明朗,但个人消费的底气仍很足,预计北美航线东行将增长5%-9%。亚洲往美欧集装箱船的箱位利用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闵光 《海运情报》2006,(11):28-28,30
今年上半年亚洲往欧洲的海上集装箱货流(航运公会数字,以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4.1%,达到318.7万TEU,实现两位数增长。在往北欧方面,往英国、荷兰等主要国家以及往俄罗斯、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新兴市场的货流扩大。在往地中海地区方面,货流增长近2成。除了往占最大比例的意大利的货流增长12.2%外,往土耳其的货流增长39.4%,增长率居第一位,往埃及、黑海地区等东地中海地区的货流扩大。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货流近20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亚洲往北美的海上货流看,20年前占3成强的日本发运货物,2003年9月已下降到7.4%,缩小到约五分之一左右。而亚洲区域内的货流却惊人地增长。以可作比较的1993年与2002年的集装箱只数相比,约10年间扩大了1.2倍。  相似文献   

15.
由于欧洲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2009年亚洲往欧洲集装箱货流比上年大幅减少约15%,而欧洲往亚洲的东行货流增长4.5%。在运输需求减少、新造船大量供给的压力下,西行的运价一度下跌到上年一半的水平。但是,由于集装箱船公司采取了将船舶停止营运、闲置,拆解老龄船乃至减速航行的运力调整合理化措施,下半年市场回暖,已恢复到上年同期90%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尧乐 《海运情报》2004,(9):33-34
亚洲/印度、巴基斯坦航线自去年以来货流持续增长。由于印度经济的发展及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以中国的出口货物为主的货物量增加。然而,与持续增长的货物量相反,印度许多港口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在装卸效率、内陆运输方面都有问题。在印度港口中建设得最好  相似文献   

17.
美国幅员辽阔,内陆城市众多。目前,从远东运往美国中部、南部以及美国湾各个港口的集装箱货物一般均经由美国内陆运输。因此,远东——美国太平洋岸的集装箱运辖实际上已发展到可经由美国太平洋港口将集装箱货物运至美国内陆城市,特别是美国中、西部的集装箱货物均使用多式联运方式。此种运输方式替代了原来由收货人、发货人安排的货物从港口经由铁路中转至内陆城市的运输。这对货主来说.不仅可节省运输时间,提前收到货物,而且手续简便,在货运量集中时铁路还可给予货主一定的优惠。  相似文献   

18.
丁力 《海运情报》2005,(6):11-11
2004年亚洲往美国东岸集装箱货流首次突破100万FEU,创历史最高纪录。据美国通关数据公司PIERS/JOC的调查,去年亚洲往美国东岸(往美国湾)的货流为1078631FEU,比上年增长18.6%。东岸货物在往美国货流总量中占21.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过去近20年往东岸货物所占比例一直在15%~16%左右.但从2003年起达到20%以上。预计今年4月以后往东岸的货流将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9.
《海运情报》2002,(11):35-36
日邮、商船三井、川崎汽船汽车和拥有轿车卡车专用船(PCTC)部门的日本各公司,由于基干航线以外的货流增长,运力供给紧张,已决定投入冷藏船等PCTC以外的船舶。用冷藏船运输整车,在运输效率和租船费方面的成本都比PCTC船高。虽然日本各船公司正在订造6000车位的大型新船,但500—1000车位的小型PCTC船供求很紧张。  相似文献   

20.
钟秋 《海运情报》2004,(8):23-29,11
海上拼箱货运输的经营较复杂,是各无船承运人(NVOCC)的专门业务。往北美、欧洲的拼箱货物量已达到顶点,今后海上拼箱货的主要市场肯定会转向亚洲,业者必将开展激烈的竞争。本文介绍以日本为据点的16家主要无船承运人所开展的海上拼箱货运输的现状与今后的战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