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0引言船舶引航安全是港口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航运业的发展和国际贸易进出口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各个港口引航站的船舶引航量日趋繁重,引航工作环境与条件也越加复杂,引航难度和强度不断增大,引航安全风险渐增。  相似文献   

2.
船舶引航工作对船舶的进出港安全、港口的高效率运营、保护港口水域环境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又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和挑战性。灌河外通黄海,海河相通,分海港和内河两大作业区,有船舶进出航行。针对灌河复杂的通航环境及大幅度增加的通航密度,对该水域的船舶引航风险进行分析,指出气象、水文条件复杂,航道狭窄、转向点多且转向角度大,船舶种类多、通航局面复杂,被引船舶因素和船员等四个引航风险因素,并提出降低引航风险的措施,以保障船舶引航安全。  相似文献   

3.
随着港口业务及航海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航海新技术在港口引航管理中得到应用。说明应用的范围有三个方面,即引航导航系统、引航监控系统和引航调度系统。介绍了应用新技术的名称、方法和青岛港引航领域应用的成果、内容和效益。  相似文献   

4.
船舶引航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由于船舶建造技术的进步与航运业发展的需求,船舶日趋大型化与高速化,港口交通密度不断增大,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引航工作风险增加。从实际引航案例入手,根据FSA的方法和步骤,即危险源识别、风险分析、控制风险的备选方案、费用与效益评估、提供决策建议,总结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和选择最佳引航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进出南京港的船舶数量越来越多、尺度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长江南京段船舶引航压力增加、风险增高。船舶引航的安全直接影响着港口和航道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有必要对长江南京段引航风险进行系统地研究分析。本文利用熵权法和模糊理论两种数学方法,构建长江南京段船舶引航风险评价模型,实现对引航风险地定量评价,以期提高航道内船舶引航的安全性,减少船舶引航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港口水域引航船舶的风险控制监督,分析引航员工作现状、岸基支持系统和被引航船舶驾驶台支持系统的组成和基本要求以及引航团队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其主要支持系统,归结出对引航员在船的监督和支持的基本要求。引入团队管理的引航作业将提高引航作业的安全性,有利于进出港船舶的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7.
引航工作对于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港口作业效率、维护航行秩序以及保护港口水域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际和国内航运市场的发展,船舶吨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通航密度越来越大,对引航员的操船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据统计,2012年度广州港引航艘次共14696艘次,其中发生引航事故18起(包括一些小事故,例如触碰码头)。笔者结合在广州港多年引航的工作经验,通过对影响引航员应急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培养引航应急能力的措施,以降低引航风险,减少引航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台州港的引航作业对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港口作业效率,维护航行秩序及保护港口水域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引航安全有利于促进台州港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也和国家主权和对外开放整体形象都有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采取调查法,对台州港引航作业中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经过对台州港引航作业的现状的调查,当前船舶引航的风险主要集中在自然环境风险,引航员风险以及船舶风险三大部分,根据这些风险采取对应的制度保障,人员保障和技术保障来做好应对。这些引航风险和应对措施对台州港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对其他港口的引航作业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船舶引航作业本身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复杂行业,加上密集的海上船舶交通流、船舶大型化的不断发展,这些因素无疑给厦门港船舶引航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提高港口船舶航行安全,保持港内水域的安全通畅已经势在必行。因此,有必要对厦门港的引航风险进行辨识与评估。本论文在风险识别阶段,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一线引航员、海事专家、大学教授进行问卷调查,在综合分析厦门港引航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引航工作实际情况,确定了影响引航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并将其细分为:人员、港口环境、设施和设备以及管理系统四大类,进一步细分为17个子因素,并提出厦门港引航风险防范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南京港作为我国重要的江海型港口,经济地位突出,水上交通条件优越。目前,随着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的开通,为南京港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船舶进出南京港,这给南京港的船舶引航带来了挑战。为了保障南京港引航安全,加快港口又好又快发展,有必要对南京港船舶引航风险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基于集对分析(SPA)构建评价模型,分析南京港船舶引航风险,以期为船舶引航风险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LNG船舶尤其是大型LNG船舶进出港数量不断增加,引航风险越来越大。由于LNG船舶具有特殊危险性,且大型LNG船舶相对操纵性差,其进出港引航难度和强度不断增大,有必要进行有效的引航风险评估,从而控制风险,保障LNG船舶港内作业的安全性。针对目前关于LNG船舶引航风险定量化评估的研究较少,且鲜少考虑引航过程中风险变化的现状,以深圳大鹏湾LNG港口为例,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对引航员登离船舶、船舶进出港、船舶靠泊操纵、带缆作业及离泊操纵这五个阶段的危险性进行研究,分析各阶段风险因素,评估不同因素所产生的危险程度。分析结果显示,各阶段的风险因素不同,以管理因素与人的因素影响最为关键,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险性分值较高因素所导致的风险。研究结果为制定引航方案和应急预案提供参照,有助于控制或者降低大型LNG船舶引航风险。  相似文献   

12.
随着港口体制改革的深入,引航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操作阶段,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港口码头作业实践、港口业务量和引航体制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引航体制问题作如下探讨。一、我国港口引航体制现状分析1.引航工作对港口作业的影响引航是由船方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船舶大型化的趋势越发明显。在此背景下,港口的引航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创新性地引入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以及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of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对港口引航风险进行定量评估,从而为有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撑,进一步提高港口引航安全。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海上钻井平台等大型海工船引航作业复杂且技术要求高的问题,通过分析常规引航方案的要点和难点,结合DP系统及其设备的稳定性、冗余度、定位精度以及人机对话系统优势,分析DP系统在大型海工船引航操作的可行性,并结合大型钻井平台在进出港操纵的实践验证,总结DP系统在引航操纵应用时注意事项,为DP系统协助海洋工程船舶在港口界面的引航操纵等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天津港水域浮冰对船舶作业的影响、浮冰对引航作业造成的风险、冰期引航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出了天津港冰期引航操纵的安全措施,对保障港口在冰期期间的安全生产、降低引航风险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南京港港口经济得到快速地发展,到港船舶越来越多、越来越大,长江引航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引航员登离船安全直接影响船舶及港口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对港区内引航员登离船风险进行研究。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情况,通过分析引航员登离船时存在的各种风险,提出相应应对措施,避免发生引航事故,保障引航员、引航船舶及港口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宁波港的快速发展,进出港船舶大幅增加。引航工作又是港口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和最后一道工序。能否安全及时地完成引航工作,直接关系到港口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引航艇能否安全及时地完成与被引领船之间的引航员转运任务,是能否完成港口作业工作的关键。特别当有大风恶劣气候影响时,引航艇与被引领船舶之间引航员的转运十分困难和危险。为此我把宁波港引航艇在大风浪中转运引航员的操作方法特作以下分析和研讨。  相似文献   

18.
为保障珠江口大型船舶安全引航,针对大型船舶进港过程中的高风险航段进行管控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港口水域引航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引入未确知测度数学模型,采用Copula函数测量风险因素之间的权重关系,建立基于未确知测度的港口水域引航风险评估模型。结合大型船舶的实际进港多个场景,对珠江口引航过程进行量化评估,揭示相对显著的重要航段引航作业风险态势特征。实例验证表明:大型船舶在珠江口进港引航中,船舶在引航中后段的风险程度为中等;潮流是影响船舶引航风险态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胡杰  谢双魁 《世界海运》2020,43(5):32-35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无人机应用越来越丰富。探讨将无人机技术同港口引航实操相结合,通过引航案例,阐述无人机技术在港口引航领域的特色应用。无人机在特殊引航工况环境下,可为引航员提供常规引航设备以外的重要信息,为港口引航安全提供进一步保障。  相似文献   

20.
0 前言随着港口业务的快速发展,不断增长的船舶总量、大型化和专业化的运输船舶对通航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港口船舶引航业务也发展迅猛,要求更高。宁波港的引航艘次也和其他港口一样年年快速增加(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