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萃取-活化方法制备了由PVdF2801聚合物电解质膜,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机械强度、在 1M LiPF6-EC/DMC(质量比2:1)电解液中的吸液率、离子电导率、电化学稳定电位窗口等。结果表明30% PVdF2801-20%发烟硅-50%DBP膜的吸液率、机械强度、离子电导率明显优于50%PVdF2801-50%DBP膜, 经过萃取浸电解液后30℃时其电导率为1.8×10-3S/cm,以不锈钢为工作电极时的电化学稳定电位窗口高达 5.1V,与高压阴极之间是相容的,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杂质离子对膜-电极组件性能的影响,通过光电子能谱分析,明确了毒化机理,可得出以下结论:4种离子对膜-电极组件的影响分为两类,Ni 2+和Cu 2+为一类,该影响通过在阴极欠电位沉积和电沉积,使氢的脱附发生在新的界面,致使阴极过电位升高,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Fe 2+和Fe 3+为一类,该影响主要是阻碍膜内质子和水的扩散,使阴极过电位升高,这种影响是可逆的,通过将膜-电极组件浸泡在酸中可得到恢复.本研究对防止膜-电极组件中毒失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船艇》1988,(3)
C149 铝电解着色工艺中形成氧化膜的方法该工艺是以硫酸和硫酸铝混合液作为电解液,采用50赫交流电源对铝及其合金进行氧化。氧化时交流电极的两端均挂有待氧化物,因而生产效率比直流氧化提高一倍,同时省掉了一套整流设备。此外,本发明形成的氧化膜层具有比直流氧化膜层光泽性、色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不同等离子体刻蚀条件对用于电解水制氢领域的Nafion(R)117膜的性能影响.测试经表面刻蚀处理的Nafion(R)膜的含水率、交换容量和电解性能,寻找最适用于Nafion(R)膜表面刻蚀的条件.适宜的刻蚀有效地扩大了Nafion(R)膜和催化电极之间的反应界面,并且使电极形成多孔结构,有利于产生的气体从电极上释放,降低槽电压.但过度刻蚀将破坏膜的离子簇,导致气阻增加,引起槽体性能下降.因此应严格控制射频功率和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5.
不同型面膜盘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3,(12):83-87
以直线型、锥线型及双曲线型3种典型型面膜盘为例,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出各型面膜盘在单一工况与复合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各型面膜盘的应力危险区域分布特点及各型面膜盘的适用条件。为今后根据不同工况条件,在膜盘联轴器的设计中如何能进一步提高膜盘性能指标,优化膜盘联轴器结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船电技术》2010,(12):61-61,64
功能和设计 SINAVY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基本功能和设计见图1,包括: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电化学要素。该要素是膜电极元件,其每一面均由电解液、铂催化剂和碳片组成。从氢气中析出的电子从正极流出,通过电负载,然后流入负极,结果氢的质子从正极析出到达负极并和氧结合形成水。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浸渍-还原法对制备SPE膜-电极组件的影响,本文对浸渍-还原法的2个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机理分析,计算出液膜厚度和[Pt(NH3)4]2+离子在液膜内的扩散系数,并得出以下结论:浸渍过程应为液膜扩散,使[Pt(NH3)4]2+在膜内的分布为直线,有利于还原过程中控制晶核生长速度,从而获得微细的铂颗粒;为了在膜的内表层形成精细的铂颗粒,要求离子膜内扩散是还原过程的控制步骤,同时还要求有快速的界面化学反应及较高的还原剂浓度。  相似文献   

8.
膜电极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决定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寿命以及成本。本文着重介绍了膜电极组成、性能技术指标及技术发展现状,有序化膜电极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技术发展的最具潜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浸渍 - 还原法对制备SPE膜 - 电极组件的影响,对浸渍 - 还原法的2个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机理分析,通过方程计算出液膜厚度和[Pt(NH3)4]2+离子在液膜内的扩散系数,并得出以下结论:浸渍过程应为液膜扩散,使[Pt(NH3)4]2+在膜内的分布为直线,有利于还原过程中控制晶核生长速度,从而获得微细的铂颗粒;为了在膜的内表层形成精细的铂颗粒,要求离子膜内扩散是还原过程的控制步骤,同时还要求有快速的界面化学反应及较高的还原剂浓度.  相似文献   

10.
在由15 g/L Na2SiO3、12 g/L NaAlO2、3 g/L Na2B4O7、5 mL/L C3H8O3、5 g/L C6H5Na3O7及1~4 g/L NaOH组成的硅铝复合电解液中,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AZ91D镁合金基体上制备了一系列陶瓷膜层.利用扫描电镜、膜层测厚仪分别研究了陶瓷膜层的微观结构及厚度;采用全浸泡实验和交流阻抗实验测试了膜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NaOH含量的增加,微弧氧化过程中的起弧电压和终止电压均呈线性下降;膜层的耐蚀性随着NaOH含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膜厚的变化趋势与其耐蚀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NaOH含量的变化主要影响膜层内部致密层的耐蚀性能;当NaOH含量为2 g/L时,膜层最厚,膜层较致密,因而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有关锌电极的发展概况,分析了二次碱性锌电池存在的锌枝晶、电极易变形和电池难密封等问题:讨论了锌电极的结构与组成、电解液、隔膜和充电方法对电极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浸渍-还原法对膜-电极组件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一组较好的制备工艺条件,该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膜-电极组件性能优良,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研制了一种以低熔点、高活性的镁合金为负极、导电聚苯胺为正极的新型海水激活电池,采用动电位扫描方法对镁合金负极、导电聚苯胺正极的电极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恒电阻放电的方法研究了电池放电性能以及电解液浓度、电解液温度和抑氢剂等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镁合金负极在海水中极化较小,自腐蚀速度低,稳定电位较负,与导电聚苯胺组成电池的工作电压高,放电电流大.在3.5%NaC1溶液中,40~45℃,有适宜的抑氢剂存在时,Mg/导电PANI海水激活电池以2.2Ω恒电阻放电,其工作电流密度可达到85mA.cm-2以上.Mg/PANI海水激活电池有较高的电流和工作电压,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饱和器热力过程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饱和器湿空气涡轮循环中的关键部件的一维传热传质均匀模型,得出了热,质交换沿高度分布的理论曲线;给出了水气交换界面的含湿曲线,从而解释了饱和器内的传热传质量与高度的关系及原因;还考虑了水气界水膜热阻对饱和器性能的影响,并提供了水膜热阻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徐言哲  石磊  裴波 《船电技术》2021,41(5):33-37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防护分为内部防护和外部防护,内部防护从电解液、隔膜、电极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改性,外部防护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冷却技术和阻断技术.本文对上述热失控防护进行分类并简要概述,可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CV法(循环伏安法)在铅笔芯电极上成功制备了聚L-苏氨酸修饰膜,研究了铅笔芯修饰电极上的最佳聚合条件和对苯二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该修饰电极应用于流动注射不可逆双安培检测体系中性能良好。作为普通的电极材料,通过电化学修饰方法使其性能更加优化,具有潜在实用价值。由于体积微小、响应灵敏,故有利于在此基础上研发新型简易的生物及电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7.
碱性锌基电池在生活、工业、军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而无汞化要求限制了其发展,无汞缓蚀剂的研究便成了科研一大热点。本文从电极添加剂、电解液添加剂两个方面综述了碱性锌基电池用无汞缓蚀剂的研究现状,为无汞锌基电池的研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隋鑫  张斌  赵书利  王磊 《船电技术》2021,41(1):1-5,10
固态电解质是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包括无机固态电解质、聚合物电解质、复合固体电解质,其中无机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最高,应用前景广阔。但是,无机固态电解质界面兼容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无机固态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物理接触,界面电阻较高。差的界面浸润性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不利影响在高倍率情况下尤为突出。本综述从不同体系详细介绍无机固态电解质材料的性能,包括晶态电解质、非晶态电解质。基于固态电解质内部界面、正极/固态电解质界面、负极/固态电解质界面的研究进展,结合现有实验结果,系统阐述各种界面调控手段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也对未来固态电解质的界面调控及优化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相较于膜电极和双极板而言,密封材料是当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领域被忽视被研究的对象。密封材料虽不参与电池电化学反应,但也是决定电池关键因素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电池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本文主要介绍了PEMFC密封材料的种类和技术指标要求,并综述了密封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0.
吴林君   《船电技术》2008,28(3):133-136
双电层电容器(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s,简称EDLCs)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化学电源之间的新型储能装置.本文介绍了EDLCs的组成和储能机理;综述了不同类型电极材料性能特点及电解液等核心组件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电容器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减小等效串联内阻的途径及应用领域.最后展望了EDLCs核心组件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