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月27日11时06分,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新一代卫星AIS验证载荷"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通过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新一代卫星AIS验证载荷"运行高度约500千米,能够接收船载AIS终端、岸基AIS基站信息,并通过下行通信链路开展信息播发,可用于"卫星AIS"星座组网、"卫...  相似文献   

2.
空间AIS系统是利用低极地轨道小卫星装载AIS收发机,从太空接收并存储船载AIS发射的船舶相关信息,再转发给岸上相关用户的一种新型的船舶交通全球实时监控系统.此文阐述了空间AIS系统产生的背景、研发现状、系统组成特点、关键核心技术细节等,并对空间AIS系统与LRIT系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掌握航道水深信息,引入了航道水深实时监控系统的概念。该系统是基于测深仪和AIS设备而构建的,系统由多个监控点和一个监控中心组成,监控点的测深仪采集到该点的水深数据后经过处理器调试送人AIS,由AIS将这些水深及位置信息发送出去,监控中心的AIS接收这些数据信息并将其经过解码处理之后在开发的电子海图上显示出来,从而实现水深的实时监控功能。该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实现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于盈  孙亚龙 《中国水运》2014,(9):182-183
基于航海保障领域对中国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和AIS航标应用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研究了符合IEC62320-2标准要求的AIS航标终端设备,该设备基于北斗二代定位系统,具有标准I型AIS航标所有功能。该设备由北斗二代导航定位(兼容GPS导航定位)模块和AIS通信收发机组成,能够自动在AIS信道上发送符合ITU-R M.1371标准协议规定的21号AIS航标电文。基站接收后,能够发送到系统中心利用相应软件系统进行显示,其他船舶接收后能够直接在ECS和AIS显示终端上进行显示,可在雾天和夜间能见度不良情况下为船舶导航,可有效提高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5.
陈明 《中国水运》2016,(4):29-30
AIS是以自控时分多址联接为核心技术,在海事VHF频段自动连续发送本船静态、动态、航次信息及安全短消息,同时也自动接收周围船舶发出的这些信息,并与海岸基站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新型的导航系统。本文浅述AIS克服了雷达导航的种种弊端,而且免除了频繁的对话、复杂的计算,全部实现自动化,把船舶水上航行和进出港的安全保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基于ECDIS的分布式AIS数据接收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合了分布式AIS数据的ECDIS是航运安全管理的新型技术平台。论文论述了基于ECDIS的分布式AIS数据接收平台的原理架构与网络环境的选择,设计了系统网络环境下的通信模式,实现了分布式AIS数据的接收。  相似文献   

7.
AIS输出信息的采集及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对AIS基本结构以及其输入输出接口,输出信息的帧封装及解析原理等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完成了AIS信息采集处理的软件的设计。实验表明,所得的AIS信息准确可靠。该技术的研究,是基于AIS信息的应用系统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AIS电文解析是目前海上船舶监管信息系统获取船舶各种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设计串口模块、显示模块和AIS电文解码模块实现了AIS船舶信息编码的接收、解析和显示,从而支持各种应用船舶信息的业务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强制使用,海事系统及船公司为了对船舶监控,将接收大量的船舶AIS信息。为了存储海量的船舶AIS信息而又确保数据的质量和降低存储成本,就要对AIS信息进行压缩处理。论文结合AIS数据的特点和实际航迹研究的需要,在Douglas-Peucker算法的基础上,将此法结合船舶运动轨迹数据的特点进行了改进,从而提出了动态D-P压缩法。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在保持较低失真度的情况下,对AIS提供的船舶运动轨迹数据进行有效快速的压缩,对船舶航迹再现、回放等研究和应用起到了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IMO(International Mariti me Organization)对船舶配备AIS(Automatic Indentification System)设备强制性要求的实施,世界沿海国家AIS基站建设迅速发展,AIS的应用日益普及。利用AIS资源,建立广泛共享、实时服务的船舶助航信息服务新体系将有助于船舶的航行安全。研发AIS基站网络系统收发接口、AIS服务器及数据库、AIS信息WEBGIS(Web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平台,实现以符合国际I HO-S57标准电子海图数据为基础,叠加实时的AIS信息,运行于互联网上的AIS信息WEBGIS平台。用户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登陆互联网,在通用的网络浏览器上,可以方便、及时地浏览、查询和获取AIS及船舶助航信息。同时管理部门可用该平台通过AIS基站播发AIS安全信息及航标动态信息。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AIS信息终端设计方法。考虑到不同应用场景对于实时性和操作性的不同需求,终端可以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使用S3C44B0X ARM7主板和嵌入式的实时操作系统u C/OS-II,实现AIS信息处理,时隙查找和信息传递等功能;第2部分使用S3C2440A ARM9配合Windows CE平台,通过UART接收来自AIS模块的信息,实现海上GIS功能。同时,在该终端中还实现了CDMA模块,从而能够与岸基控制中心实现双向、长距离的通信。  相似文献   

12.
<正>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是一种船舶导航设备,由发射部分、接收部分及显示单元组成,采用全球唯一的MMSI(海上移动通讯业务标识码)作为识别手段。通过自身VHF天线按照固定的时间段发送本船信息并接收周围船舶AIS发来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船舶资料:MMSI码、船名、呼号、IMO号、船  相似文献   

13.
邱学刚 《航海》2021,(2):51-54
通过AIS设备,船舶和岸台能及时掌握周围水域内所有船舶及动态信息,实现实时互相通话协调,及时采取避让行动,有效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但是,目前AIS设备使用中存在设备故意关机、数据设置错误、设备故障频发、使用非标设备等诸多问题,导致船载AIS信号无法被其他船台和岸台有效接收,直接影响了AIS设备的功能实现,严重威胁了水上交通安全,制约着海事管理的方向和效能。基于多年的现场执法实践,在积累大量的AIS类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本文对船载AIS设备信号无法被他船台和岸台接收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卫星探测AIS的分析及其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船舶远距离跟踪探测的需求不断增强,卫星探测AIS技术应运而生。文章介绍了卫星探测AIS技术的概念及各国对待该技术的态度,分析了其核心结构功能及性能特点,并从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探讨了卫星探测AIS技术的发展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PC机能够从AIS设备接收信息进行处理与存储。AIS信息是以NMEA语句的形式出现的,主要有13种,符合IEC61162-1和ITU1371-1协议。分析信息的构成和解析信息得到数据的方法,并使用Delphi多线程的技术完成对AIS信息的解析,数据存储于SQL Server2000数据库中,满足了长期数据存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模型的工作原理及系统构成进行研究。设计AIS数据接口和PC机接口之间的硬件转换电路,运用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芯片的串口通信实现数据信息的采集,完成对AIS信息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7.
目前各国海事搜救机构普遍采用全球遇险与安全系统设备获得与传送搜救信息,其效果不尽人意.文中通过分析船舶配备的AIS、LRIT及GMDS等设备的技术原理和工作性能,探讨了AIS、LRIT对获得与传送搜救信息的重要作用和优点,证明AIS、LRIT设备可应用于搜救信息的获得与传送.  相似文献   

18.
AIS设备自诞生以来,就以其巨大的优势在航运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也有其自身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通过在SQL Server2008数据库平台上建立样本数据库对接收到的解码后的AIS静态信息进行检索比对来分析其精度的方法,并对不符合精度要求的AIS信息向驾驶员或VTS工作人员等AIS设备使用人员发出预警并纠错。  相似文献   

19.
为自动识别系统(AIS)留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雅林 《船艇》1999,(4):43-46
根据修订的SOLAS协定第5章的规定,到2002年,300总吨以上的船舶需要安装AIS设备。AIS是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的英文缩写。它利用VHF向其它的AIS自动传输诸如标识数据、位置数据等信息。接收方的AIS可以安装在船上,或者  相似文献   

20.
针对星载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接收系统覆盖范围广及运动速度快等特点,以及现有的非相干算法存在不足,提出一种相干接收方案。首先分析星载AIS信号的特点;然后介绍相干接收方案的结构,并详细论述各部分的解决方案;最后在Simulink中实现星载AIS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仿真系统,验证接收系统的误码性能。仿真实验表明,此接收系统能有效提高抗噪声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解决非相干系统抗干扰能力不足的问题,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