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月16日,在印度洋富饶的岛屿罗德里格斯岛上休息8天以后,“浪花”号又开始启航。19日到达毛里求斯。大约中午时分,船在检疫区抛锚。在医生的许可下,一艘拖轮把“浪花”号拖进港口。医生仔细地察看了所有的  相似文献   

2.
"浪花"号来到圣赫勒拿岛的时候,已经是中午.船在詹姆斯顿港抛锚后,"全体船员"立刻上岸去拜访尊贵的岛屿总督R.A.斯滕代尔先生.总督先生说,现在很少有远洋航行的船舶途经这个岛屿.他真诚热情地欢迎我的到来,建议我向大家介绍环球航行的情况,并且亲自做了安排.先是在花园大厦向詹姆斯顿的市民演讲,然后到总督的庄园向总督本人、岛上驻军的军官,还有他们的朋友演讲.在城堡里,美国领事普尔先生把我介绍大家,他特地提醒大家,这个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美国人.  相似文献   

3.
“浪花”号来到圣赫勒拿岛的时候,已经是中午。船在詹姆斯顿港抛锚后,“全体船员”立刻上岸去拜访尊贵的岛屿总督R.A.斯滕代尔先生。总督先生说,现在很少有远洋航行的船舶途经这个岛屿。他真诚热情地欢迎我的到来,建议我向大家介绍环球航行的情况,并且亲自做了安排。先是在花园大厦向詹姆斯顿的市民演讲,然后到总督的庄园向总督本人、岛上驻军的军官,还有他们的朋友演讲。在城堡里,美国领事普尔先生把我介绍大家,他特地提醒大家,这个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美国人。 总督先生在自己的家里庄严而隆重地接待了“浪花”号的船员。我在总督的庄园里住了好几天。据说,庄园里有一间叫做“西屋”的房子在闹  相似文献   

4.
11月28日,“浪花号”离开里约热内卢。出港不久海上就狂风骤起,把海岸边的许多东西都刮得七零八落。不用说,许多船只都受到相当严重的损失。也许是“浪花号”这时已远离陆地,所以没有遭受多少灾难。一路上我注意到,有些船白天的时候开得比我快,能追上和超过“浪花号”,但一到夜里,她们就会慢下来,反而被我赶上。对“浪花号”来说,白天和晚上都是一个样,但对他们来说,那就不同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一艘从我身边开过的“南威里斯号”轮船主动向我提供船的位置。船长告诉我,他算出来的最精确的位置是西经48  相似文献   

5.
3月3日,风从西北方向吹来。“浪花”号离开塔马港,径直向皮勒角驶去。我虔诚地希望事情一直这样顺利,直到船远离陆地。可是上天没有给我这么好的运气。很快,雨就开始下起来。这阵阵暴雨正是太平洋欢迎“浪花”号的第一次洗礼。这时候天已经黑了,夜幕早已把陆地笼罩,即使我想返航回去,退路也已经没有了。风非常强劲,我把帆降下三分之二。大海像是在和我作对,“浪花”号从它们的身上犁过,激起一排排白色的浪花,像是藏匿在大海中的什么怪物露出一排排狰狞的牙齿。  相似文献   

6.
1898年6月4日,我来到美国驻圣约翰领事馆,办理“浪花”号的通关手续。这也是我孤身一人驾驶“浪花”号绕地球航行,最后一次在美驻外领事馆办理通关手续。美驻圣约翰领事亨特先生在本子上对“浪花”号的航行作了简短的评论以后,把本子还给我。现在,这个本子已经完好地保存在华盛顿的档案馆里。 6月5日,“浪花”号开始重返故里的航程,径直向哈特勒斯角驶去。 6月8日,船在灿烂的阳光下航行,此时她正处在北纬22度58分的位置上,而此刻太阳偏离赤道的角度也是22度58分。火红的太阳当头照,许多人一定会认为肯定热得受不了。其实并非如此,在这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之上,加上微  相似文献   

7.
“浪花”号经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以后,风暴又把她刮回合恩角。船体和船帆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船一边向西北方向开去,我一边马不停蹄地抓紧时间修补船帆。虽然说样子并不漂亮,但起码可以使用,即使是大风大浪也顶得住。后来有一艘船上的船员看到“浪花”号的船帆,还以为这是一种新的设计呢! 风暴过去以后,一连几天好天气。“浪花”号在风平浪静的海峡中走了大约20海里。我担心那些火地族人比狂风暴雨还要厉害。事实上,他们驾驶的独木舟破烂不堪,根本称不上什么船。只要有一点风浪他们就不敢出来。天气一转好,他们就要出来活动。  相似文献   

8.
8月25日,“浪花号”准备启程。皇家海军的一艘拖轮把她拖出港口,离开了陆地。驶出大海不久,风越刮越大,迅速地把“浪花号”重新送进大西洋。 我原来打算出海以后,很快就远离海岸,驶进茫茫的大海之中。因为这里是海盗经常出没的地区。可是还没有等我远离陆地,就发现一艘三桅小帆船从附近的港口驶出,紧随在我的后面。  相似文献   

9.
罗银华 《珠江水运》2012,(17):16-17
从珠海到上海,再到夏威夷,本次"海巡31"船出访的很多故事和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美国海岸警卫队的沟通交流,也给了我诸多的启示和思考。科学决策保航行安全8月21日,"海巡31"船抢在14号台风"天秤"的前面,从珠海出发。此时,15号台风"布拉万"在南海生成。抵达上  相似文献   

10.
7月24日清晨,我驾驶着“浪花号”离开葡萄牙的奥尔塔。西南风徐徐吹来,可是伴随着太阳从东方升起,风越刮越大。大约走了一海里以后,我刚把主帆收下来,从陆地的山峰上就刮来一阵狂风,向“浪花号”猛扑过来。我想这回桅杆可完了,赶紧转过舵来,让船头对准风来的方向。这一着刚好来得及,狂风只刮断了两根绳子,刮走了一根绳索和我的洗脸盆,把它们一直吹到我后面的一艘法国教练船上去。 这一天,狂风断断续续地刮个不停,我沿着海边的高山航行,有时躲到悬崖的下面去,抓紧  相似文献   

11.
1896年1月26日,“浪花号”进行全面的整修和补给以后,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起航。出港的时候只有一点微风。宽广的拉普拉塔河面风平浪静,像是一面光滑的银镜。令人高兴的是,一艘拖船把“浪花号”一直送到港口外。 不久,海上就刮起了大风,河面开始波浪翻  相似文献   

12.
1897年2月1日,我返回“浪花”号的时候发现有一个留给我的信封。打开信封,里面有一封信和5英镑的纸币。信上写道: 这5英镑是一位女士赠送给斯洛克姆先生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他的敬意。他孤身一人勇敢地驾驶这么小的一只船跨越辽阔而神秘的大海,当面临危险的时候,没有人能够对他表示同情和帮助。 衷心地祝愿他成功! 直到今天,我还不知道这位好心和善良的女士是谁。我不能拒绝这么仁慈的祝福,但也允许  相似文献   

13.
首航大西洋     
前面就是波涛汹涌的大西洋,我把船上所有的东西都固定好,把中桅放下来,收好系索,船仍然摇晃得很厉害。这当然不奇怪,即使是夏天,在大西洋的洋面上,也未免会遇上恶劣的天气。 实际上,接下来的好几个星期,天气都很糟糕。不过,7月1日那天,一阵子狂风过后,接下来吹起了柔和的西北风,对“浪花号”的航行非常有利。第二天,从雅茅斯出发,我最后一次看了美  相似文献   

14.
一、事故概要及调查简况 2003年12月3日0630时,上海海上救助打捞局经营的利比里亚籍拖轮"华祥"轮拖带厦门海神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所属的"厦船1号浮坞"从厦门出发,拖往上海港.12月7日1455时,发现"厦船1号浮坞"艉部开始下沉.9日0310时,在航经温州海区27°50′40″N/121°19′10″E时,"厦船1号浮坞"下沉加剧,以致"华祥"轮无法继续拖航.同日0730时,"厦船1号浮坞"船艉搁底.10日0600时,"厦船1号浮坞"整体沉底,直接经济损失约1830万元.  相似文献   

15.
10月26日,装备一新、粮草充足的“浪花”号起锚离开美丽的毛里求斯。微风中诸多岛屿渐渐离去,第二天,只有莫卡附近的普西山依稀可见。 不久,“浪花”号靠近留尼汪岛。一个领航员驾船出来查问,我递给他毛里求斯官员签署的文件,然后继续向前航行,此时风浪很大,在留尼汪岛靠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浪花”号的下一个目的地是马达加斯加的得圣马里角。  相似文献   

16.
驶进印度洋     
1897年5月26日早晨,格洛斯特岛露出海面.晚上,"浪花"号在丹尼森港抛锚.丹尼森港依靠在小城镇鲍恩的小山旁,这里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度假和休养的胜地,到处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令每一个来客都感到心旷神怡.港口既宽敞又安全,船舶很容易进出,里面的泊位也非常好."浪花"号到达的时候,鲍恩镇显得十分平静.第二天晚上,镇上许多好心人步行一个钟头,集中到镇上的一所文科学校里来欢迎"浪花"号的到来.这得归功于当地两家报纸的宣传.  相似文献   

17.
俱乐部     
《航海》1994,(3)
船长和他的海轮 船长李伟刚生于61年5月3日,10年来他已与这条海轮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天,他在登船前看了一眼自己熟悉的船号××××,登船后他又看了一眼这个船号在海水中的倒影。这时,他惊奇地发现:船身上的船号与海水映出的船号并不一样,两个号码之差正好是他本人出生的年月日。 事后,船长将这件趣事说给海员们听,大家连声称奇。现在如果告诉您这艘海轮船号中的四位数各不  相似文献   

18.
八十年代开始,我国为外国和香港的轮船公司建造了许多艘现代化的船舶。轮船竣工以后,船厂派出了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保证工程师随船航行,代表工厂履行保证期内的质量服务。他们远离祖国,艰苦工作,维护着国家的声誉和工厂的利益。下面,我向读者介绍上海江南造船厂的两位保证工程师在出口船航行中的工作和生活片断。随船“医生”首次远航西欧的27000吨货轮“石榴”号,从地中海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转过葡萄牙和西班牙海岸,比斯开湾就给它来了个下马威。狂风呼啸,  相似文献   

19.
1898年5月10日,我注意到海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毫无疑问,“浪花”号已经接近美洲。一种奇妙的、早已被我忘记的海浪像美妙的音乐一样拍打着“浪花”号的船舷。我安静地坐在船上,倾听着这神奇的音乐,让“浪花”号自由地在海上驰骋。根据这些海流和海浪不难判断,船已经靠近洛斯罗克斯海峡。据老海员说,这些海浪是由于这里的信风造成的,它们受到巴西、圭亚那和委内瑞拉海岸线的影响而独具特色;也有人说,这是受门罗主义的影响而形成的(182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门罗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主张,后人称之为“门罗主义”)。 信风已经吹了好些日子,海潮现在也是最急的时候,每天可以走40海里。在海潮的推动下,  相似文献   

20.
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笑容满面、身材魁梧的老人,满头银发,脸庞红润,镜片后面的眼睛很亮.坐定不到两分钟,他就谈到了船,飞扬的神思和激昂的言辞,像船头进溅而出的浪花--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舰舶工程专家、中国远洋调查船的奠基人张炳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