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仝佗 《水运工程》2021,(8):145-150
锚泊区是内河平原航道的重要配套工程,主要包含船舶停泊水域及系靠泊设施。目前内河平原航道锚泊区多采用重力式结构。传统的重力式结构混凝土用量大、造价较高,且由于干地施工需求,局部航段需设置施工临时围堰。内河平原航道多同时承担防洪、灌溉、排涝任务,河道中建临时围堰施工工期长,汛期影响防洪。针对传统锚泊区结构形式存在的问题,以京杭运河济宁至台儿庄(济宁段)航道“三改二”工程为例,创新地采用趸船浮式结构和高桩墩式结构。与传统的重力式结构相比,该结构无需临时施工围堰,可水上施工,更有利于河道行洪,对地基适应性强。为内河平原航道锚泊区结构形式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对类似工程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内河水系四通八达,内河船舶在航行、营运过程中引起的防火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海事管理机构及船东的高度重视。内河船舶从制造、检验发证到投入营运,牵涉到船舶制造厂、验船师,船员等诸多方面,防火安全从结构、设备到人员的技术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只有切实做好船舶防火结构检验,船舶探火、报警系统检查,船舶灭火系统及设备维护保养,船员灭火技能培训等方面,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内河船舶的防火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长江下游进江大型船舶停泊系缆特点的分析,提出沿江老桩基码头结构局部改造思路,研究新建系缆墩、靠船墩结构,满足超过原泊位设计船型的大型船舶系靠泊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李增光  吴辉 《水运工程》2011,(1):181-186
通过对长江下游进江大型船舶停泊系缆特点的分析,提出沿江老桩基码头结构局部改造思路,研究新建系缆墩、靠船墩结构,满足超过原泊位设计船型的大型船舶系靠泊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研究船舶靠泊时“船体-护舷-码头”的动态耦合作用。[方法]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舷侧与护舷结构有限元模型,模拟船舶靠泊过程中速度、应力、能量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结果表明:护舷与码头接触最紧密时,船舶速度降为零,护舷结构动态变形和相互作用力最大;船舶靠泊时,护舷呈现出较强的吸能能力,约占船舶初始总动能的70%,船体结构得到很好的保护。[结论]进一步分析表明:随着初始靠泊速度的提高,护舷效能呈降低趋势;所研究目标船的极限靠泊速度为2.5 kn,推荐安全靠泊速度为2.0 kn,研究结果可为船舶靠泊速度限制和船体结构吸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船舶系泊问题的试验研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峰  孟祥玮  郑宝友  李焱 《水道港口》2012,33(2):106-112
随着码头及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船舶系靠泊安全是港口设计及使用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船舶及停靠的码头组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相互作用系统,自然环境中的风、浪、流等动力条件以及不同水位、载度和船型的差异均会影响船舶系靠泊的条件,其系泊与作业期间的6个自由度运动量、系缆力和撞击力及其能量分布都是需要关心的重要因素,因此前期的试验研究十分必要。文章通过对目前船舶系靠泊试验研究技术的发展现状的阐述,分别对物理模型试验方法、仪器设备情况以及目前国内外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情况作了相应的探讨与分析,指出船舶系靠泊试验技术的难点与待解决的问题,并结合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大型运输船舶的靠泊要求,通过分析柔性系靠船钢簇桩在马鞍山二电厂码头加固改造中工程的应用,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分析内河码头中应用钢簇桩方案的优缺点,根据实施后实际运行情况反馈对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系靠船钢簇桩方案可满足不同船型和系缆的要求,为今后类似的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苏州港太仓港区协鑫码头工程,为深水煤炭装卸码头,拟建1个5万t级散杂货接卸泊位(水工结构按靠泊10万t级集装箱船设计)和4个500 t装船泊位(水工结构按靠泊1000 t级驳船设计)以及相应配套设施。码头长310 m、宽46 m,前沿满足5万t散货船舶卸船功能,同时满足1000 t船舶装船功能,码头面布设4条门机轨道,一侧为卸船门机,另一侧为装船门机。该码头是我国内河在建的一座具有绿色环保、节能高效、功能多样、高度智能化等特点的现代化散货码头。  相似文献   

9.
内河油船船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单层连续甲板、艉机型是内河油船的基本特征。与海船比较 ,内河油船常年处在一个相对有限的水域及相对密集的周边环境中航行、靠泊。这就要求它比一般运输船舶具有更可靠的安全性和权衡的包容性。针对内河油船特点 ,以及在审图和实船检验工作中所获得的一些体会和感想 ,作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西江某内河大水位差高桩框架码头,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CIVIL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对不同水位下船舶靠泊不同位置时的某高桩框架码头结构受力进行分析,得到了高桩码头结构不同构件的位移、弯矩等结果及其分布规律。此分析方法及结果可为同类型码头的结构设计及运营使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蒋庆 《水运工程》2007,(9):123-126,136
对20万吨级以上、动力要素十分复杂的海域,码头轴线的确定需要考虑船舶对码头结构的作用、码头可作业天数及作业效率、航道引水靠泊作业等多种要素。以大连矿石专用码头工程为背景,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系统测量了波浪、潮流、风等动力要素耦合作用下的船舶对码头结构、系缆设施及护舷的作用;给出了波浪和潮流不同夹角时船舶系靠泊状态下的运动量及缆绳拉力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水文资料及水动力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考虑航道引水靠泊作业之要素,优化确定出码头轴线方位,该结果可为同类码头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姚迪  冯伟 《水运工程》2011,(5):75-79
高桩码头前后沿同时系靠泊会增加后沿船舶撞击力,使码头结构的横向位移及桩基内力发生变化,针对其受力特点,采用ROBOT对两侧系靠泊的高桩码头受力特性和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ROBOT对实际工程计算的适用性。通过较为完整的荷载组合计算分析,指出:对于两侧系靠泊的高桩码头后沿撞击力的增加使码头的横向位移变大,且对直桩的弯矩和剪力影响很大,在设计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单层连续甲板、艉机型是内河油船的基本特征。与海船比较,内河油船常年处在一个相对有限的水域及相对密集的周边环境中航行、靠泊。这就要求它比一般运输船舶具有更可靠的安全性和权衡的包容性。针对内河油船特点,以及在审图和实船检验工作中所获得的一些体会和感想,作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靠泊的船舶(尤其是液货船)系缆断裂,不仅可能损坏船舶和伤及船员,而且可能损伤装卸管路而污染环境甚至引发火灾,后果严重。靠泊的船舶,系缆在船一端,若装有自动刹车系缆机,一般系固在系缆机上;若装有手动刹车系缆机(winch brake),现有规则也不禁止系固在系缆机上。  相似文献   

15.
船舶柔性靠泊是当前集装箱码头运作管理的主要调度模式.针对船舶柔性靠泊系统的特点,建立了集装箱码头船舶柔性靠泊系统的仿真模型,实现了集装箱船舶到港、柔性靠泊、装卸与离港的船舶服务系统模拟仿真.并基于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固定靠泊和柔性靠泊仿真系统对仿真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香港屯门内河码头接靠了两艘由台商代理的远洋集装箱班轮.此事在香港航运界引起轩然大波,而其中反映最强烈的是中流作业商,因为这两艘船舶航行的航线原来属中流作业范围.他们认为,根据规定,内河码头只能内河贸易运输船舶靠泊、装卸或仓储作业,通过海上连接珠江三角洲,屯门码头的做法,违犯了原先的市场定位和业务性质,属"越界"行为,侵犯了中流作业商的合法权益,已向香港特区航运主管部门--港口及航运局投诉.  相似文献   

17.
马守军 《珠江水运》2023,(14):77-79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岸基激光雷达来获取靠泊船舶的辅助信息估计方法。本文通过岸基激光雷达获取靠泊船舶的点云数据,从船舶靠泊时的船艏和船艉处的点云数据中确定了船舶靠泊偏角和离岸距离,然后根据船舶的船艏和船艉处点云的轨迹变化,计算出船舶法向靠岸速度。相对于传统靠泊时利用AIS和雷达获取船舶靠泊速度和航向角,本文算法能够更加直观获取船舶的靠泊偏角、离岸距离和法向靠岸速度,能够降低平行靠泊的难度,提高靠泊作业的效率和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8.
张蕊  杨斌  高谭坤 《水运工程》2011,(10):66-70
分析码头系靠泊结构形式的现状和大水位差码头系靠泊结构形式的特点,并结合库区港口地形及水位变化的特点,提出适用于大水位差码头系缆的新型磁力系靠泊结构,重点介绍该结构形式的组成及工作机理,探讨大水位差码头系靠泊结构形式的发展趋势,从而促进码头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水道港口》2014,(4):422-426
采用数学理论推导与动力时程仿真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对靠泊船舶撞击作用下高桩码头结构的动力响应及动力放大效应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多自由度结构在单点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公式,推荐了数值计算时船舶撞击荷载的时程曲线类型及持时,获取了船舶靠泊撞击荷载下高桩码头结构的动力放大效应规律。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码头结构设计时船舶撞击荷载的取值应充分考虑码头结构的动力放大效应;靠泊船舶撞击下的高桩码头结构对撞击荷载的动力放大系数推荐为2.0。  相似文献   

20.
LNG船型干舷高、外侧弧度大、船体中心不对称于管汇中心,靠泊时会遇到船舶与护舷接触点过高、与护舷接触面积过少的问题,常规靠船结构及设施难以适应多等级船舶的停靠要求,存在靠泊安全隐患。针对此问题,结合嘉兴港某LNG码头进行靠泊结构设计和靠泊设施布置,通过不同船舶在不同作业工况下的船岸匹配,分析橡胶护舷和船体平行舯体长度的匹配度,提出在靠船墩内侧上方设置反向靠船构件,优化内、外侧橡胶护舷布置高程,以满足多种等级船型靠泊适应性,保证船舶与护舷的接触面积,避免护舷局部压强变大,船体受损。采用物模试验测定船舶运动量、系缆力和撞击力等物理量,验证靠船构件和护舷布置的合理性,确保满足LNG船舶安全靠泊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