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巍  李宝钢  佟寅  张勇 《船舶》2021,32(3):8-16
该文简要介绍了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的布放回收系统组成、功能和特点,归纳总结了布放回收系统的设计要点,为我国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海洋深潜调查工作做一定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2.
载人潜水器在母船上系固时的安全性是7 000 m载人潜水器母船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准确预报载人潜水器在母船上系固时受到的作用力,对于潜水器系固装置的设计及系固安全性评估至关重要。根据耐波性理论,针对潜水器搭载母船的实际线型和航行海域情况,提出了基于搭载母船耐波性预报的潜水器系固时受力的简便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计算不同海况时的受力情况,能适应潜水器不同存放或维修工况下系固设计的需要,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载人潜水器母船国内外发展现状,并结合我国新时期载人深潜科学考察需求,提出了我国载人潜水器母船基本设计思路,旨在为我国新型载人潜水器母船的设计与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京生 《港口科技》2011,(8):48-49
伴随着“向阳红09”母船一声汽笛长鸣,7月1日,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5000m海试(中国大洋第25航次)从江苏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我国载人深潜科学考察对母船网络信息系统的需求,阐述了载人潜水器母船网络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总体设计方法,并对各分系统设计与实施进行论述,旨在为我国新建载人潜水器母船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载人潜水器母船网络信息系统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结合我国载人深潜科学考察对母船网络信息系统的需求,阐述了载人潜水器母船网络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总体设计方法,并对各分系统设计与实施进行论述,旨在为我国新建载人潜水器母船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船舶》2017,(5)
<正>9月16日上午,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为中国大洋协会设计的"深海一号"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在武船重工开工建造。"深海一号"是目前世界新型、先进的载人潜水支持母船,该船将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作业提供水下、水面支持及维护保养,以充分发挥其在深海科学考察、海底资源勘查、深海生物基因研究领域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8.
载人深潜器支持母船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研究国外载人深潜器支持母船发展现状,针对我国"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技术特点,提出其支持母船在安全性、合理性、装备支持、业务拓展等方面的一些思考,对于下一步我国载人深潜器支持母船设计建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搭载作业工具是借助深海载人运载器对深海地质、环境、生物和矿产资源等开展针对性科学研究的水下作业工具的统称,各式搭载作业工具能够不断提升和完善载人潜水器深海科学研究、调查勘探的综合作业能力。文章首先对我国首台7,000m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及其作业工具进行了介绍,简述了国外同类型潜水器作业工具配备情况,然后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及应用的基础上,深入解析了我国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搭载作业工具技术现状,最后探讨了深海搭载作业工具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 000米级海试中,D44潜次首次实现了全程无动力上浮下潜运动,为改进载人潜器无动力上浮下潜运动模型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文章对D44潜次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可变体积收缩率的概念来改进潜器无动力上浮下潜运动模型,开发出了更为可靠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无动力潜浮运动分析系统,为7 000米级海试以及今后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载人深潜器供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可靠稳定的供氧系统是载人潜水器研制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比较了各种类型水下运载器如潜艇、载人深潜器等对载人密闭舱室内氧气浓度的不同要求。针对载人深潜器载人舱内的客观条件,从动力、空间大小、浓度要求等方面论证其对供氧的特殊要求。分析了常见的几种密闭环境下的供氧技术,如物理供氧、电解水、氧烛、超氧化物等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供氧技术及研制了样机。使用该样机进行封闭空间内的有人供氧试验,以验证该项技术的效果。试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技术的有效性。在完成样机试验后,又将样机随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1000m、3000m和5000m级海试。海试的成功验证了样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周亮  张新宇 《船舶工程》2013,35(1):92-94
"向阳红09"船是7000m载人潜水器水面指挥支持系统的母船。重型A形架是布放、回收载人潜水器的关键设备。在多变海况下作业时,A型架可能承受的最大载荷高达1000t.m。如何在母船改装进程中,确保其基座及与之连接的船体结构的强度、刚度满足要求,是该项目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有限元法对重型A形架基座及相关船体结构进行强度计算,分析超大载荷对相关船体结构的影响。并优化结构形式,确保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10月3日,由中船重工牵头研制的"深海勇士"号载人作业潜水器在我国南海圆满完成全部海上试验任务后,胜利返航三亚港。"深海勇士"是中船重工牵头研制的我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作业能力达到水下4 500 m,是继"蛟龙"号之后我国深海装备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它的海试成功,全面验证了潜水器的各项性能指标,标志着"深海勇士"号载人作业潜水器研  相似文献   

14.
统计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框架结构2015—2018年期间发现的缺陷,分析缺陷的位置、分布及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潜水器下潜作业运动过程,认为潜水器在布放、回收、母船系固、水面漂浮工况下载荷较大,在构件连接处的节点位置容易出现裂纹,提出减少缺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深海一号"是中国第一艘为"蛟龙"号业务化运营提供支持保障的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文章从船型优化、支持保障能力及功能兼容性、电力推进系统谐波抑制、环境友好、水下辐射噪声、适居性等方面对该船在设计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说明,并与国内外同类船舶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深海一号"的各项主要指标均优于国内外典型同类船舶.  相似文献   

16.
搭载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团队的“向阳红09”船在完成历时49天,航程1万余海里的海试任务后,于8月18日顺利返回江苏江阴苏南国际码头,共有来自13家单位的96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海试任务。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各种类型水下运载器如潜艇、载人深潜器等对载人密闭舱室内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的不同要求。针对载人深潜器载人舱内的客观条件,从动力、空间大小、二氧化碳浓度要求等方面分析其对二氧化碳清除的特殊要求。分析了常见的几种密闭环境二氧化碳清除方式如一乙醇胺、固态胺、分子筛、碱石灰、氢氧化锂等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种二氧化碳清除技术及研制了样机。使用该样机进行封闭空间内的有人二氧化碳吸收试验,以验证该项技术的效果。试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技术的有效性。在完成样机试验后,又将样机随潜水器进行海试。海试的圆满成功进一步证实了样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封面人物     
《航海》2017,(6)
正崔维成教授,是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负责研制11 000米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和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是上海交通大学第一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他曾担任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5 000米海试现场副总指挥、三位试航员之一。2013年5月17日,他作为"蛟龙"号研制和海试团队的代表,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接见,并获颁"深潜英雄"勋章和  相似文献   

19.
大气环境控制技术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科学技术》2014,(8):127-132
介绍各种类型水下运载器如潜艇、载人深潜器等对载人密闭舱室内大气环境控制的共性要求。针对"蛟龙"号的客观条件,从动力、空间大小、浓度要求等方面分析其对大气环境控制的特殊要求。分析常见的几种密闭环境供氧及二氧化碳吸收技术如物理供氧、电解水、氧烛、超氧化物、一乙醇胺、固态胺、分子筛、碱石灰、氢氧化锂等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一套环境控制样机,并将样机随"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1 000,3 000,5 000及7 000米级海试。海试的圆满成功进一步证实了样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5000米级海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是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之一,其目标是建造出一台可以执行规定使命任务的产品。海上试验是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的关键阶段,2009年8~10月和2010年5~7月,分别完成了1000m和3000m级的海上试验任务。论文主要介绍了在2011年7月1日~8月18日之间完成的5000m级海上试验,内容包括海上试验的基本情况、海试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海试过程中发现的故障及处理情况以及对今后技术改进的启示。最后给出5000m级海上试验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