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河航道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基本形成了以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航道网和珠江三角洲航道网为骨干的"两横一纵两网"内河航道网。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提出"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航道是实现内河水运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本文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航道现代化的内涵、框架体系和主要任务,对于我国在进一步加强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航道维护和应急保障能力,推进航道管理服务的转型升级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可为政府部门实施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亚武 《中国港口》2011,(10):14-15,21
<正>2010年中国内河货运量完成17亿t,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内河水运发展目标,2020年全国内河水运货运量将达到30亿t以上,建成1.9万km国家高等级航道,长江干线航道得到系统治理,成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骨干、对外开放的通道和优势产业集聚的依托。因此,随着国家对内河水运建设投资力度的增加和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内河港口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内河港口建设能否适应这一发展需求,能否促进综合运输  相似文献   

3.
2010年,国务院批准《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明确到2020年,国家将投入430亿元用于长江干线航道建设。今年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并把建设畅通的高等级航道、加快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放在了各项任务的首要位置。3月,国家内河高等级航道"十二五"建设工程在长江、西江、京杭运河同时启动,全面拉开我国系统治理长江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运》2012,(10):8
秉承"科学、严谨、创新、一流"的航研精神建设全国领先、世界一流内河航道科研基地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以一流的科研水平为内河水运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取得了不俗业绩(1)联合重庆交通大学成功申报国家内河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内河航运技术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研发平台。(2)交通运输部长江航运技术行业研发中心通过认证,是交通运输部首个行业研发中心。  相似文献   

5.
《水运工程》2012,(6):96
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近日在南昌召开。交通运输部与长江沿岸七省二市均表示,"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完善协调机制,合力推进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现代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营造有利于长江水运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确立的"十二五"期间长江水运发展的主要目标为,长江干线航道提前5  相似文献   

6.
刘长俭 《中国水运》2011,(11):48-49
内河水运已进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时期。但在看到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看到制约当前内河水运加快发展的深层次的障碍因素。在规划、建设、发展、管理等方面,要进一步扫除障碍,实现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内河水运发展目标。荩我国内河水运进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时期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推动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和港口  相似文献   

7.
<正>据按照最新公布的《加快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行动方案(20132020年)》,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1.9万km高等级航道,内河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1.4万km;内河货运量达到30亿t以上。一些关键的"瓶颈"河段将得到有效治理。据统计",十二五"前两年内河水运建设中央投资达180亿元。纳入《"十二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的88个项目中有50个已经开工,长江沿江亿t大港达到8个。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我国内河水运发展步入了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3月24日,随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宣布国家内河高等级航道"十二五"建设正式启动,以高等级航道为重点、规模空前的全国内河航遣"十二石"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加快长江千线航道系统治理、实施西江航运干线扩能l二程、推进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建i泛一一"十二工"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绘就。  相似文献   

9.
智能航道是内河航道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内河水运发展对长江航道的业务需求,提出长江智能航道关键技术体系,包括3个层次20项关键技术,建立关键技术体系与内河水运发展目标之间的支撑关系图,明确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研发任务,为长江智能航道技术整体同步突破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智能航道是内河航道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内河水运发展对长江航道的业务需求,提出长江智能航道关键技术体系,包括3个层次20项关键技术,建立关键技术体系与内河水运发展目标之间的支撑关系图,明确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研发任务,为长江智能航道技术整体同步突破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运》2011,(7):62-64
"十一五"期是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成效显著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交通运输部会同长江沿江七省二市人民政府成立了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以《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和《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为指导,共同制定实施了《"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  相似文献   

12.
《珠江水运》2011,(5):88-89
本刊讯:2011年3月24日上午,国家内河高等级航道"十二五"建设启动仪式在湖北荆州公安长江中游荆江航道建设工程现场、江苏省京杭运河苏州段航道建设工程现场和广西南宁西江老口航运枢纽建设工程现场同时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湖北主会场仪式,宣布国家内河高等级航道"十二五"建设启动,这标志着我国内河水运建设拉开了新一轮发展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陈小玲 《珠江水运》2012,(13):20-22
广东省建设水运强省,航道建设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东省航道系统的"十二五"项目各前期工作已经全部启动。航道是水运发展的基础,只有建设好、保护好航道才能发展水运。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也证明:没有现代化的航道,就没有低耗、高效、安全的现代化水运。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建成畅通、高效、  相似文献   

14.
长江航道是长江航运的基础和先导,也是全国内河航道体系的重点,在全国内河水运系统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在"十二五"水运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对今年工作定调,要求按照稳  相似文献   

15.
阳春三月,美丽的长江两岸杜鹃吐蕊、桃花怒放,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3月24日上午,国家内河高等级航道"十二五"建设启动仪式在湖北、广西、江苏三地同时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湖北荆州主会场启动仪式,并宣布国家内河高等级航道"十二五"期建设正式启动。这标志着全国内河水运建设拉开了新的序幕。  相似文献   

16.
海事资讯     
《中国海事》2011,(7):74-80
声音VOICE交通运输部和有关部门、沿江各省市认真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资金和政策保障力度,切实推进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现代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开创"十二五"水运发展新局面,为沿岸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内河水运发展形势与趋势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内河航道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缺乏成效机理、成效评估指标等基础问题,首先明确了内河数字航道的概念及发展定位,指出了本阶段的成效目标,从技术进步、机制完善、体制发展、模式变革等方面剖析了内河数字航道的成效机理,概述了交通运输信息化成效评估的一般方法,从航道条件动态监控能力、航道数据资源组织能力、航道业务数字化应用能力、航道信息服务能力等4个方面构建了内河数字航道成效的评估指标,并以长江干线数字航道的建设与运行为例构建了成效评估实例,为内河航道信息化的深化和优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推动构建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内河水运体系。  相似文献   

18.
观点     
《中国海事》2012,(9):3-3
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是贯彻国务院加快内河水运发展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力推进我国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的重要举措。该工程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标志着我国内河航道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  相似文献   

19.
内河水运是中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综合利用水资源,对内核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内河水运的运输能力是非常大的、占地面积小、能源消耗量地、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战略中,做好内河航道的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将数字航道技术用于水运事业中,可以提高内河航道的管理效能,内河航道的运行效率更为显著。本论文针对数字航道技术在内河航道管理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运》2012,(6):65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以一流的科研水平为内河水运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取得了不俗业绩。(1)联合重庆交通大学成功申报国家内河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内河航运技术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研发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