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苏文广 《水运工程》2017,(S2):44-46
针对袋装砂围堤施工存在砂源紧张、砂源较远、土质情况不适合袋装砂围堤就地取砂施工问题,依托文莱PMB石油化工项目进行绞吸船结合袋装砂围堤施工研究,采用大型绞吸船吹填提供砂源进行袋装砂围堤施工,探索袋装砂围堤施工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施工效率、质量、成本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海堤工程通常坐落于淤泥软土地基上,面临潮汐、恶劣天气等复杂的环境条件,确定海堤工程的变形控制标准是一个难题。基于某圈围工程袋装砂围堤的实测资料,从沉降速率、水平位移速率、堤中沉降速率与坡脚水平位移速率的比值3个指标对海堤工程的变形控制标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围堤堆载期间边界效应明显,将沉降速率作为袋装砂围堤稳定性的主要判据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随着加载过程和位置的差异变化调整沉降速率控制标准;受挤淤效应的影响,浅表层的水平位移速率有可能大幅超越规范值,不宜用于控制围堤初期施工。分析基于堤中沉降速率与坡脚水平位移速率的比值提出的临界状态线指标对袋装砂围堤进行变形控制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苏俊剑  龚永康 《水运工程》2015,(12):144-147
连云港徐圩港区某抛石围堤工程项目,需进行围堤下软基沉降观测及固结度计算。砂被和排水板施工后围堤尚未出水,抛石后围堤在最低潮位出水时安放沉降板所得的累计沉降量有缺失,所得固结度偏小,因此提出采用工前工后钻孔探摸法确定软基实际沉降量可得到与工程实际相符合的固结度。同时,采用钢筋笼骨架+袋装碎石的围护方法在抛石施工前安放沉降板,可得到相对正确的累计沉降量和固结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马兴华 《水运工程》2000,(12):10-12
介绍在太仓中远国际城港区一期工程围堤吹真工程设计中,成功地采用深水袋装砂、深水软体排、砂被等多种新结构、新工艺。  相似文献   

5.
土工织物袋装砂是近20年国内推广应用的新型筑堤材料,主要应用于江、海护岸、围堤及防波堤工程。  相似文献   

6.
围堤在远离岸线的大型港口工程建设中是一项决定港口成败与功能的关健工程,随着港口的大型化、深水化,离岸式深海区围堤施工的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为港口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工程实例研究和总结了深水软体排铺设工艺和袋装砂堤心施工工艺在深水围堤施工中的应用的关键技术,说明了该项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围堤在远离岸线的大型港口工程建设中是一项决定港口成败与功能的关健工程,随着港口的大型化、深水化,离岸式深海区围堤施工的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为港口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工程实例研究和总结了深水软体排铺设工艺和袋装砂堤心施工工艺在深水围堤施工中的应用的关键技术,说明了该项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埋设在砂肋软体排上的原形观测仪器,对防浪围堤抛石施工过程进行了全程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尽管抛石初期地表沉降速率很大,但综合测斜、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观测结果分析,地基依然保持稳定。采用袋装砂和塑料排水板的软基处理方法完全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连云港庙岭三期东侧砂被堤工程采用施打砂桩和吹填袋装砂的施工方法,处理淤泥厚度迭12.7米,筑堤长度为407米,通过施工期风、浪、潮及吹填的考验,围堤安然无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连云港港口筑堤的形式寻找到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连云港庙岭三期东侧砂被堤工程采用施打砂桩和吹填袋装砂的施工方法,处理淤泥厚度达12.7米,筑堤长度为407米,通过施工期风、浪、潮及吹填的考验,围堤安然无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连云港港口筑堤的形式寻找到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定床情况下非淹没单一正交丁坝置干汊道口门前主汊一岸对支汊分流的影响。应用水力学基本原理,探讨了在丁坝影响下支汊分流比的计算,得到(12)式,由(12)式计算的支汉分流比与实测值基本吻合。对于无丁坝时的分流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供有丁坝时进行比较,并就本模型试验条件做了一些试验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航道整治工程中采用了一种外形类似"Y"的整治建筑物,取得了较好的护滩效果。选取长江下游典型潮汐分汊河段——白茆沙河段进行地形概化,采用潮流数学模型研究Y形建筑物的护滩效果。结果表明,护滩堤一般就近布置在需守护的滩体前沿等深线附近,护滩堤长度需覆盖滩体迎流面最宽处,护滩堤高程可取潮汐分汊河段特征水位;头部潜堤一般沿滩脊线布置,长度延伸至需守护的低滩,可根据多年历史地形资料选择在滩体稳定的等深线附近,高程则以可满足整治建筑物结构安全即可。  相似文献   

13.
鱼骨坝工程是鱼嘴工程中较为典型的布置形式。通过水槽概化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鱼骨坝周围水流的流速及紊动特性,对坝体周围河床的变形情况及坝体水毁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对鱼骨坝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中,约18 km长的围堤对整个工程的投资及施工进度影响非常大.针对当地建设条件提出爆破挤淤堤和排水板充填袋抛石混和斜坡堤组合的筑堤方案,达到了节约投资和缩短施工工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上海长江隧道工程,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穿越堤防时的堤顶面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隧道半径和隧道收敛率对堤顶面沉降的影响相对简单,而堤身弹性模量、隧道上覆土层厚度、隧道间距对堤顶面沉降的影响相对复杂;堤顶面沉降随隧道半径和隧道收敛率的增大而增大;隧道正上方堤顶面最大沉降和最大差异沉降随堤身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减小,最后趋于一稳定值;隧道正上方堤顶面最大沉降和最大差异沉降开始时都随着隧道上覆土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当覆土厚度大于20 m之后堤顶面沉降减小幅度趋缓;在隧道间距小于10 m时两隧道之间的堤顶面沉降随隧道间距的增大而增大,而在两隧道间距大于10 m时堤顶面沉降随隧道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堤顶面最大沉降和最大差异沉降都和隧道间距呈S形关系。结果表明,当隧道穿越堤防时,可采取增大堤身弹性模量、减小隧道收缩率、采用适当的隧道半径、覆土厚度和间距来减小堤顶面沉降。  相似文献   

16.
阐述长沙综合枢纽二期围堰截流方案,针对截流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并采用1∶100定床物理模型,研究水流对截流戗堤的冲刷、水下抛石料的冲距及戗堤的稳定边坡坡度。试验表明,应选择合适的龙口位置及宽度,以减少对戗堤的冲刷;另外,通过水下抛石试验,得到不同粒径块石的冲距及戗堤稳定坡度,为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上结论已运用于长沙综合枢纽二期施工围堰截流的实际施工中,并保证了截流工程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
当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位于河道的弯曲窄槽段时,由于河道水深较浅、通航水流条件非常复杂,不利于通航。依托京南枢纽二线船闸工程,采用1∶100整体物理模型,对弯曲窄槽型河段多线船闸通航水流条件开展系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原枢纽平面布置方案存在缺陷,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易受弯道顶冲水流的影响,弯道处断面束窄导致流速较大。2)同时隔流堤高程太低,会引起水流翻过隔流堤产生混乱水流的现象。提出改进措施:1)上游隔流堤高程应加高至33.46 m,下游隔流堤高程应加高至32.58 m。2)推荐增设隔流墙、调顺岸线,同时开挖河床等。研究方案为京南枢纽二线船闸工程通航水流条件改善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大型混凝土齿形丁坝首次应用于深水航道整治工程中,其与水流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不清晰。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新型丁坝的壅水特性进行研究,并通过与其它坝型结构对比分析了新型丁坝对过坝水流的影响,进而通过阻挡流量的表征方法对新型丁坝的水流力计算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新型丁坝壅水公式能够较为合理地预测其壅水值,且由于基床的存在,新型丁坝对过坝水流的影响较小,同时,通过阻挡流量表征的水流力计算公式形式更为简便。新型丁坝的引入对长江沿岸水沙及生态平衡起到保护作用,其研究成果可为新型丁坝的设计及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也对其他新型结构设计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主动式钩连体作为国际上一种新型消能护滩结构,以其新颖的结构形式和良好的整体性及突出的消能效果,已经在荷兰等国得到了工程实际应用。利用钩连体模型试验研究其基本结构特性,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水动力特性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透水丁坝坝后回流区长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沿水深方向积分的平面二维水流运动方程组,在采用合理的假定条件下,推导出透水丁坝坝后回流区长度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透水丁坝坝后回流区长度不仅与坝长、水深、糙率、面积缩窄比、河宽缩窄比等因素有关,而且与丁坝本身的渗流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