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日本、韩国将造船能力向中国转移,国内造船业有准备但不充分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正在不断地深化。各种产业向最具资源禀赋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相对集中,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也是促使世界经济能够保持平稳持续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研究世界造船业近百年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演变规律,即世界造船中心由西方国家逐步向东方国家转移。当前世界造船产业的转移,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韩国同欧洲争夺霸主地位一样,产业转移的方向已经开始转向中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从国际船舶市场发展的趋势看,当前的日本和韩国造船企业虽掌握了先进的造船技术,但迫于日益高昂的劳动力价格和日益紧张的造船用地,促使他们一方面在技术研发上下功夫,提高造船效率,保持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是加大在中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力度,以期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和土地优势,转移部分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造船产量出现惊人增长,成为当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中国制造”的船舶产品得到世界市场的广泛认可。近年来。我国新接船舶订单更是稳居世界第一,几乎占全球近半份额。从目前来看。全球造船业和我国各大船企手持订单巨大,我国船企交船期有的甚至已经排到2012年。庞大新船订单面前,我们怎样应对全球金融风暴对国内造船市场调整的影响,规避行业风险防范未然?如何在变化莫测的高成本时代降低造船成本?  相似文献   

3.
中国造船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4年来,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造船业是中国机电行业中较早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造船市场竞争的行业。市场竞争对发展造船技术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造船技术的发展是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并能在国际造船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90年代和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更体现科技实力的竞争,造船技术将更迅猛地发展。中国造船技术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降低造船成本 提高船价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堂伟 《船舶》1999,(5):45-48
目前国际造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船舶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我国船厂的船价已失去了昔日的优势。船价没有很强的竞争力,也就基本上失去了在市场中争夺新船订单的能力。因此,必须在争取国家对船舶工业扶植政策的前提下,通过船厂转换机制、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以降低船舶价格,提高船厂的船价竞争力,这样才能承接到更多的新船订单,扩大我国在世界船舶市场的造船份额。  相似文献   

5.
阴晴  谢予 《世界海运》2015,(2):24-29
2014年,全球新船价格指数走势平稳。全年全球造船业三大指标中新船完工量、接单量有不同程度下滑,年末手持订单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全球船舶市场供需状况没有出现较大波动,欧美船东仍是需求的主要来源,韩中日三国造船业三大指标位居全球前三,中国保持全球造船第一大国地位。主要造船国家发展呈现不同特点。未来全球造船市场供需状况会逐步改善,但短期内仍将处于失衡状态。同时,在造船强国发展战略的推进下,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造船行业的良好大环境下,我国的造船事业正在朝着世界第一的目标努力,船舶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发展造船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造船企业与世界先进造船企业的差距依然很大,船舶行业要发展就必须重视信息化的建设,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国内造船行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强调以信息化推动我国造船业的现代化,实现造船业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冷水泼向造船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航 《中国船检》2005,(3):42-45
在全球航运市场运力紧缺、运价攀升等因素的推动 下,2004年国际船舶市场延续了2003年罕见的造船热潮,新船订造依然高度活跃,船舶价格继续大幅攀升。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预测,2005年我国造船业还将继续快速增长,造船产量将超过1000万载重吨,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将达17%左右。形势喜人,我国已圈定渤海湾、长江口及珠江口为三大造船基地,沿海各省纷纷上马造船项目。在这股造船浪潮中,船舶界专家深表忧虑却三缄其口。那么,谁来为我们的造船热泼冷水?  相似文献   

8.
《广东造船》2012,(1):32-33
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2012第五届广州国际海事展2011,对中国船舶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与全球造船市场停滞不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造船业这一年在造船完工量、年末手持船舶订单两项指标均呈现出高歌猛进的态势。与蓬勃发展的船舶工业相对应,伴随着中国  相似文献   

9.
李仁鑫 《世界海运》2009,32(4):37-38
我国的造船业曾经是以国有大企业为主,中国船舶重工、中国船舶工业两大集团占据了全国2/3以上的产量。然而近年来,在中国船舶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中国船舶知名度的征程中,民营造船企业已跻身前列。  相似文献   

10.
李清源 《珠江水运》2013,(20):74-74
纵观国际造船史上的历次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最终结果基本都是,一批实力更强大的造船企业脱颖而出,一批技术更先进、性能更优良的新型船舶闪亮登场,进而推动全球造船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应该说,这是国际船舶市场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促进造船业不断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因此,造船企业应正确看待本轮结构调整的必然性和长期性,及时调整发展策略,积极推动转型升级,争取早日实现“浴火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