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舶工程》2009,31(2)
用于扭转运动的带屏蔽电缆经常会失效。动力和数据专家易格斯现已研发出了一种带屏蔽的三维电缆,其单芯芯线可承受高度扭转。在整个适用于拖链的特殊电缆系列中,新“Chainflex CF Robot”名列第一。其应用领域包括了众多机器人应用和非机器人应用,如:转台或主轴传动机构这类高动力应用。  相似文献   

2.
杨艳玲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0):180-182,185
介绍了电子设备中电缆组件装配的关键工艺技术,包括电缆接线端子连接工艺,护套处理工艺,屏蔽接地工艺。并介绍了影响视频电缆组件性能指标的因素,最后给出了装联工艺。  相似文献   

3.
吴伟 《港口装卸》2007,(4):32-32
为了适应高频、高速度和加速度的动态应用,易格斯开发了Chainflex高柔性控制电缆CF9和CFIO。它们已在全球成功运行了15年,如今又通过了UL和CSA认证。新型TPE控制电缆弯曲半径为5倍电缆外径,具有TPE阻燃外护套。其适用温度范围为-35~+100℃,即使在寒冷条件下也能灵活运行。它们耐油和生物油,抗UV辐射,并可同时适用于室内外。  相似文献   

4.
陈汉金 《江苏船舶》2020,37(2):32-33
针对船舶设计中电缆护套温升难以确定的问题,以某船电缆选型为研究对象,归纳出一种船用电缆护套温升简易计算方法。该方法运用电缆等效热路与电路在数学形式上相似的原理,结合简化的等效电路模型计算电缆护套表面温度,最终得到护套温升值。结果表明:该简易计算方法同实际试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董书发  马仕跃 《船电技术》2019,39(1):40-42,46
本文介绍了单芯电缆金属护套常见的接地处理方式,分析感应电压产生的原因。金属护套的感应电压除了和运行负荷的工作电流,电缆排列的方式,线芯的间距有关,还与供电回路数量,护套的接地方式选择有关。最后,结合巴油P70项目采用电缆的参数及分析计算,指出实际敷设中应采用三角型排列,金属护套采用单端接地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李庆凯 《中国修船》1995,(1):29-30,38
船舶电缆的修补是一较新的工艺,在国际上已有修复先例,文中分别介绍了电缆芯线的修补和电缆护套、绝缘层的修补工艺过程,并以澄西船厂的修复实例进一步验证了该工怕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以船舶多芯屏蔽通信电缆的变形压缩为研究对象,应用线性边界元法分析了船舶多芯屏蔽电缆变形引起的耦合响应变化。通过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用线性边界元法计算船舶多芯屏蔽通信电缆,不仅具有较高的精度,而且可很方便地应用于各类船舶电缆的工程计算;给出了两种船舶通信电缆不同位置放置时各芯线间的耦合电容随变形程度变化的关系曲线,以获得合适的敷设位置。  相似文献   

8.
张兰芳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12):175-177
文章针对工程中的电缆耦合问题,着重探讨了软辫线对屏蔽电缆耦合的影响。运用三导体传输线的理论分析了屏蔽层采用软辫线接地情况下的屏蔽电缆受邻近电缆耦合引起的串扰。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因电缆间耦合作用到软辫线上而在屏蔽电缆上引起的串扰电压的幅频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软辫线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屏蔽线的屏蔽效能。  相似文献   

9.
CV电缆在船上广泛应用,但剥除CV电缆护套确实比较困难。虽然一些船厂在剥线工具上作了一些改革,但效果不够理想,因而剥线成了CV电缆推广和应用的阻力。我厂电工车间包成业同志总结了多年来剥除CV电缆护套的经验,改进了剥线方法,使剥线速度提高了4~5倍。这一方法已在我厂广泛采用,一般工人经过半天左右练习,都能掌握运用。现在电工车间老师傅剥2×1~2的CV电缆护套速度为每分钟1~2米。  相似文献   

10.
屏蔽电缆对电磁脉冲辐射场的耦合特性对电子设备、系统的电磁干扰控制和电磁脉冲防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屏蔽电缆的双传输线模型分析方法,计算不同频段电磁脉冲辐射场激励下,两种典型的屏蔽电缆在屏蔽层两端不同接地状态时,屏蔽层和芯线上的感应电流。编织屏蔽电缆芯线上的感应电流比管状屏蔽电缆大几个数量级;由于集肤效应的影响,管状屏蔽电缆芯线上的耦合随着频率的升高而降低;编织屏蔽电缆由于编织电感和小孔电感的影响,芯线上的耦合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升高。对于高灵敏的高频、微波系统,对电磁脉冲的防护时要选用管状屏蔽电缆。  相似文献   

11.
针对工程中的电缆耦合问题,着重探讨了屏蔽电缆的电磁耦合影响。运用三导体传输线的理论建立屏蔽电缆电磁耦合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分析了相关的感性耦合和容性耦合。在此基础上,对某屏蔽电缆受邻近电缆耦合引起的串扰电压的幅频响应特征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将屏蔽层任一端接地都能消除容性耦合;只有将屏蔽层两端都接地,才会影响到感性耦合。  相似文献   

12.
《舰船科学技术》2015,(10):77-80
针对舰船工程中多种不同类型电缆复杂电磁耦合问题,重点研究屏蔽电缆和同轴电缆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屏蔽电缆电磁耦合的变化和影响。运用CST电缆工作室平台,结合工程实际,建立多电缆耦合参数化仿真三维模型,对单根接收电缆体系和2根不同种类接收电缆共存体系进行综合仿真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屏蔽电缆和同轴电缆作为接收电缆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屏蔽电缆中会出现新的电磁耦合,耦合电压的大小和频率与同轴电缆的相对位置有关;屏蔽电缆中旧有的耦合电压大小和频率受同轴电缆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对国外某船厂发生的一起自升式钻井平台深潜泵软电缆烧毁事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由于电缆绞车与深潜泵软电缆不匹配,造成电缆绞车上的软电缆多层敷设;在长时间连续运行过程中,局部软电缆超载过热,超出软电缆护套的保护能力范围,导致软电缆外护套绝缘遭到破坏,从而引发电缆烧毁事故。根据该事故教训对同类项目的软电缆和电缆绞车设计选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并对验证项目的电缆绞车进行改进,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用扩展矩量法对实际电子设备进行EM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电子产品的特点是高速时钟,高密度的插件,薄和轻的机壳和屏蔽层,不但耗电量低而且组成复杂。这些尖端电子产品带来的除了性能增加之外还有电磁干扰的增加,印制板的装配和所需的附件装产生EMI问题,不仅印制板可以成为高频信号源,系统的任何部分包括电缆,导线甚至外壳屏蔽结构都会似天线一样辐射电磁波,成为系统的EMI,现代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程必须有一个精确的,包括全部组件,电缆,接地和屏蔽元件在内的系统级的电磁兼容(EMC)分析。利用矩量法的扩展构架建成数学仿真,对于不同种类的产品进行高效的电磁兼容分析,这种技术允许时域和频域两种分析方法精确评价其抗扰性。  相似文献   

15.
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调试以及使用过程中,电磁干扰会造成电控系统紊乱使得岸桥故障频发。屏蔽作为电磁兼容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屏蔽电缆接线方式直接关系到屏蔽措施的效果。阐述了岸桥通讯电缆和动力电缆的正确屏蔽连接,该接线方式可以有效保障岸桥的正常运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舰船工程中接地电阻对于电缆屏蔽层屏蔽效果影响的问题,重点讨论了接地电阻对于金属编织网屏蔽层屏蔽效果的影响。基于CST电磁场仿真设计平台,结合工程实际,建立发射及接收电缆三维仿真模型,对不同接地电阻对金属编织网屏蔽层屏蔽效果的影响进行仿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定长度的电缆,当接地电阻低于一定值时,随着接地电阻的增加,感应电压最高值对应的频点处,金属编织网屏蔽效果变化不大,其余频点的屏蔽效果略微降低;当接地电阻高于一定值时,随着接地电阻的增加,整个频段内,金属编织网屏蔽效果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7.
以日照港煤码头为例,介绍扁平高压电缆中间头制作及外护套恢复新工艺,修复后的电缆能有效控制电缆进水造成相间绝缘下降而引发的接地、短路故障。  相似文献   

18.
李永江 《船舶》2016,(1):77-80
变频驱动设备在海洋工程和船舶装备上大量应用,促使配套的变频器专用电缆也快速发展。文章针对船用变频电缆在应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船用变频电缆的结构、关键性能、电缆敷设等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各型结构在选型中的优劣、电缆绝缘耐压性能、接地导体和屏蔽性能指标要求,以及电缆敷设中的屏蔽和接地线的接地工艺。  相似文献   

19.
自适应抗磁技术是研究一种有源的磁屏蔽技术,可实时检测来自三维空间的磁场特征,同时自适应产生一个反向抵消磁场,以达到磁屏蔽的目的。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自适应抗磁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研制过程听关键技术及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水密电缆与不锈钢接头的粘合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密电缆橡胶护套与金属接头的粘合性能,是水密传感器设计中的重点。本文从橡胶与金属粘合机理着手,分析了多种影响二者粘合性能的因素。针对氯丁橡胶护套和不锈钢接头粘合的实际应用,给出了合理的硫化工艺、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和匹配的胶粘剂。经水密试验和折弯试验,生产的橡胶样件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氯丁橡胶护套和不锈钢接头的粘合强度满足水密传感器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