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前针对疏浚底泥的减量化与资源化技术研究成果颇多,工程应用却依然存在较多技术难题。针对疏浚技术成果工程化应用难的问题,对目前疏浚清淤工程常用的疏浚方法、底泥脱水工艺、絮凝药剂的选配以及后期的余水深度处理技术工程应用进展进行总结分析,指出研究成果工程化应用的难点,并对今后疏浚工程管理与研究提出建议:一方面,应加强内河湖库底泥污染基础调查及治理规划,完善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另一方面,应加强设备智能化与自动化研发,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2.
黄佳音  马凯 《水运工程》2018,(S1):135-140
针对疏浚污染土的科学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指出当前疏浚污染土利用手段的不足之处,介绍疏浚土制备回填土、免烧建材型材、绿化土等资源化利用方式,进而从3个维度即岩性特征、营养盐及重金属等污染情况、有机质及盐分含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疏浚污染土资源化利用途径选择的依据,并据此对太湖与白洋淀疏浚土分别成功制备免烧砖和绿化土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上述3个维度判别环保疏浚土资源化利用途径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白洋淀疏浚工程产生的大量底泥,研究疏浚底泥改良制备绿化种植土的资源化利用方式。采用膜覆盖好氧发酵方法,设计3种辅料方案,对照CJ/T 340—2016《绿化种植土壤》标准分析试验过程中底泥的物理化学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辅料的有机质、营养元素等含量直接影响底泥的发酵效果,农田废弃物作为主要辅料与底泥混合发酵效果最好,底泥的土壤入渗率、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提高44.3%、18.0%、22.8%、10.0%,有利于改善河湖底泥的改良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疏浚底泥大规模资源化处置提供支撑,实现环保疏浚产业链的闭合。  相似文献   

4.
滇池环保清淤工程工艺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源污染是湖体重要污染源。通过环保清淤,清除污染底泥是降低内源污染负荷的重要措施。针对滇池内源污染的问题,昆明滇池环保清淤工程历经20余年,随着技术的进步,滇池底泥脱水工艺历经多次变革,采用了由单纯自然干化到自然干化与人工辅助干化、土工管袋围堰、底泥脱水固结一体化技术逐步相结合的创新工艺。在此基础上,提出精确疏挖技术、高效底泥脱水减容技术或设备以及底泥的资源化利用是湖泊环保清淤工艺技术发展方向,为国内外湖泊环保清淤、底泥脱水干化及固化底泥资源化利用工艺的选取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河湖疏浚底泥的固化处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旭更  胡保安 《水道港口》2011,32(5):367-372
通过固化处理将河湖疏浚底泥转化为固化土是目前一种有效的资源化利用途径。文章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疏浚底泥固化技术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物化反应、水分转化和骨架构建3种固化过程机理,并对影响固化土力学性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分析,主要包括有机质含量、固化材料掺加量、含水量、养护龄期与粘粒含量,同时介绍了目前固化工艺的工程实践,分析了面临的问题,得出了工程经验。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总结,探讨了河湖疏浚底泥固化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水道港口》2015,(6):583-586
疏浚后的底泥处置是港口、航道及湖泊治理中面临的问题之一。疏浚底泥具有陆地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可应用于园林绿化。为分析其可行性,选择太湖月亮湾疏浚底泥,分析了底泥p H、有机质含量、总氮、有效磷、速效钾、含水率、重金属Cu、Zn、Pb、Cd含量。结果表明:底泥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元素等营养物质,且其他指标含量适中,因此月亮湾疏浚底泥作为景观园林用土是可行的;同时,太湖月亮湾的疏浚底泥未被重金属污染,可直接利用。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以内源污染物消减和控制为目的的环保疏浚时,如何合理确定疏浚范围及底泥疏浚厚度尚无统一标准。文章结合山美水库环保疏浚工程的特点,利用勘察取样和底泥化学分析的方法,对污染底泥进行分类及等级划分,推荐采用"视觉法+含量分析法",分析其中氮、磷及重金属的含量和污染特性,对疏浚厚度进行判断,逐步缩小和确定疏浚范围。  相似文献   

8.
湖泊疏浚泥固化筑堤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无锡五里湖疏浚泥的处理问题,第一次利用国产大型淤泥固化处理专用设备和复合型淤泥固化材料,对疏浚出的底泥进行了固化处理和筑堤试验。通过对堤体现场取样测定了填筑土样的强度、变形和渗透性性质,结果表明采用淤泥固化处理设备固化的淤泥28d强度、变形和渗透系数能够满足堤防筑堤的要求,可以作为土方材料进行使用,实现了疏浚泥的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大量疏浚泥难以处理的难题,同时也证明了国产淤泥固化设备在处理淤泥问题上具有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太湖梅梁湖生态疏浚工程实施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9—2011年太湖梅梁湖生态疏浚工程实施前后水质和底质的监测分析,考察评价生态疏浚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生态疏浚工程直接去除了梅梁湖污染底泥层,疏浚后梅梁湖水质、底质条件得以改善,水生态呈现逐年恢复趋势,生态疏浚对于降低湖泊内源污染负荷,控制底泥污染,改善和提高疏浚区域的水环境、水生态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有环保疏浚与吹填工程中,在挖掘污染底泥时对周边水体的污染物含量有严格控制,新型环保疏浚与吹填机具采用全封闭螺旋绞刀配合高压水泵来进行底泥挖掘输送。该机具装置结构简单,施工便利,输送浓度高,成本低,无污染,是对现有环保疏浚领域中防污染扩散技术的一次创新,适用于沿海、沿江、内河、湖泊环保疏浚与吹填工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江南造船数字化生产计划关键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造船数字化生产计划体系以构建一体化的计划共享管理平台为核心,通过网络优化、电子看板等技术综合管理建造计划、设计计划、生产准备计划和物资配套计划,使计划管理达到事前、事中和反馈控制,有效提升计划的可执行性,提高生产效率、压缩生产成本、缩短整体建造周期。  相似文献   

12.
传统修船管件更换工艺方法效率低、精度不稳定、人工和材料成本高、生产周期长,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融合测绘、软件、船舶制造与加工等关键技术,采取非假模取样方式进行修船管件更换的新管逆向设计,开拓一种数字化的管件制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根据船舶辅机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特点,研究面向大批量定制的船舶辅机开发设计技术及实现其设计制造一体化的集成技术、方法与手段。通过研究可以实现船舶辅机的变批量定制,快速响应市场和提高企业竞争力,还可以利用现有模块创造出新产品,提高产品创新能力,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通过基于PDM的船舶辅机大批量定制系统,实现船舶辅机设计制造一体化及其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重用。  相似文献   

14.
潜艇舱室大气环境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海军对潜艇空气质量越来越重视,并将舱室大气环境控制水平作为衡量潜艇总体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为"环境质量因素"赋予仅次于武器系统的重要地位。随着潜艇在水下隐蔽航行时间的不断延长,对舱室环境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调通风向节能、健康、舒适的方向发展;舱室供氧和二氧化碳清除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再生的方向发展;有害气体的净化向高效和综合净化的方向发展;大气环境监测由分散仪器向集中在线连续监测的方向发展;大气环境质量评估由单一方法发展为主观和客观因素综合评价。根据国外潜艇舱室大气环境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我国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即需要重点开展潜艇舱室大气环境综合控制、连续监测和量化评估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compares Chinese, Korean, and Japanese shipyard prod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shipbuilding over recent years has influenced focus areas related to shipyar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 performance. Software system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local challenges of shipyards are compared with shipbuilding outputs among these three countries. Various technologies developments, shipyard production and the problems in Chinese, Japanese, and Korean shipyards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Finally, future areas of research are pointed out.  相似文献   

16.
Most analyses of marine microbial systems in the seasonally ice covered areas of the Southern Ocean have been based on data from the major embayment areas of the Ross and Weddell Seas. In this study data were collected at stations covering a range of regimes from full ice cover through to open water in the Bellingshausen Sea. A major feature of the production system was a rapid retreat of the ice-edge, which uncoupled the marginal ice zone from a phytoplankton bloom which remained associated with a frontal system. This bloom was maintained, and probably initiated, in an unusual environment generat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arginal ice zone and the front. Size-based analyses of the microbial system were derived for ice-covered, recently ice-covered and open water sites. Estimates of standing stocks and key rate processes were combined to produce a single food web network for each station. The under-ice system was one of low production and low recycling but apparently high retention. As the ice retreated the microbial systems to the north began to develop, but these were constrained by grazing pressure. The bloom in the area appeared to be sustained even though estimated losses were far higher than production, although the high sedimentation losses expected were not observed. The carbon flow network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 marginal ice zone and the frontal system appears crucial to the phytoplankton. Microzooplankton grazing is implicated as a major controlling factor. The local microbial dynamics a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material which was produced at an earlier time and somewhere else in the Southern Ocean.  相似文献   

17.
马强  任威  林建国 《船舶工程》2013,35(2):104-107
为提高原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造船行业的绿色环保发展,更好的保护人和环境。尝试将清洁生产的理论与方法导入造船业,提出造船行业清洁生产的概念,分析船舶工业清洁生产的意义、内涵、模式与途径。认为在船舶工业推广清洁生产,创建绿色造船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和再生利用,引进环境管理体系,加强清洁生产管理,能够增强船舶工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长兵  林宇  周然 《水道港口》2007,28(4):300-304
从"循环经济"理念的拓展入手,分析了港口项目环保工作中涉及"循环经济"的不同层次,提出了港口环境保护工作中"循环经济"的具体落实措施;结合"天津港吹填淤泥造陆实践"等实例,探讨了如何充分发展"循环经济"对港口环境保护工作的促进作用,并对"循环经济"与"港口环境保护"的结合点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结合环境特色及城市总体规划,介绍武汉四新大道景观桥梁总体布局及设计思路。根据桥梁景观功能,将13座桥划分为5组,分别阐述桥梁桥位布置、风格定位、桥跨布置、桥宽布置、结构形式及桥梁材料。桥梁形态各异,桥型具有原创性,并运用新理念、新工艺和新技术,突显武汉水城特色及都市风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