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2月6日,中国船级社(CCS)在北京总部举行的"IACS共同规范软件发布会暨共同规范实施推介会"上宣布,CCS是少数同时开发出油船和散货船结构规范计算软件的船级社之一,这两套软件不仅能满足共同结构规范的船舶设计、审图和计算评估的需要,而且完全实现了两本共同结构规范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2月6日,中国船级社(CCS)在北京总部举行的“IACS共同规范软件发布会暨共同规范实施推介会”上宣布,CCS是少数同时开发出油船和散货船结构规范计算软件的船级社之一,这两套软件不仅能满足共同结构规范的船舶设计、审图和计算评估的需要,而且完全实现了两本共同结构规范的内容。这是令人振奋的成果。参加会议的造船领袖和专家们无不激情满怀,因为他们从共同规范及其配套的软件得到了加速发展的又一股助推力量。  相似文献   

3.
以VLCC为例,着重阐述了中国船级社(CCS)自主研发的结构分析软件CCS—Tools在共同结构规范(CSR)油船设计审图中的应用。IACSJTP油船结构设计程序是CCS最新研究成果,它将使人们从繁冗的CSR评估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通过先进完善的计算手段完成油船的设计和校核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适应海船最新规范标准,满足市场业务发展需求,以自主可控的工程计算软件支撑我国船舶行业的船型设计、分析评估、制造及运维,中国船级社(CCS)对自主研发的海船COMPASS系列计算软件进行了升级和开发,发布了《海船COMPASS计算软件服务手册》(2020版)。CCS海船COMPASS计算软件涵盖船舶结构、性能、轮机、电气各专业,包括规范校核计算、有限元直接计算评估等,共计30余项。可应用于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矿砂船、LNG船、邮轮等各类船型的审图、科研、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适应海船最新规范标准,满足市场业务发展需求,以自主可控的工程计算软件支撑我国船舶行业的船型设计、分析评估、制造及运维,中国船级社(CCS)对自主研发的海船COMPASS系列计算软件进行了升级和开发,发布了《海船COMPASS计算软件服务手册》(2020版)。CCS海船COMPASS计算软件涵盖船舶结构、性能、轮机、电气各专业,包括规范校核计算、有限元直接计算评估等,共计30余项。可应用于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矿砂船、LNG船、邮轮等各类船型的审图、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比新的散货船、油船协调共同规范和旧的双壳油船结构共同规范,选取两艘具有水平桁结构和两艘具有槽型舱壁油船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两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油船,分别按HCSR和CSR规范的要求,进行加载分析计算疲劳寿命,并基于CSR规定,比较底边舱下折角位置处的疲劳寿命。认为HCSR疲劳载荷选取更加合理,评估体系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7.
以某单壳油船改造的双舷侧散货船为例,按照CCS《双舷侧散货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指南(2004)》要求,对船体屈服和屈曲强度进行直接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船的改造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各种构件的屈服强度和板格屈曲强度基本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陈倩  邱吉廷  吴嘉蒙  张帆 《船舶》2015,(Z1):125-137
以20.6万吨散货船为例,通过描述性规定与直接强度计算,对比分析协调版共同规范与油船共同规范的差异,评估新规范对目前散货船结构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30 000 t级散货船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散货船结构共同规范,采用MSC Patran/Nastran、CCS船级社开发的CSR计算软件CCS-Tools和LR船级社的ShipRight SDA 2007.对30000t级散货船进行了货舱结构的整体有限元分析、高应力区域细化网格有限元分析和疲劳敏感区域精细网格有限元分析.并就所遇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元  吴嘉蒙 《船舶》2019,30(1):119-127
散货船和油船共同结构规范(CSR)规定了船体梁总纵强度、局部强度、屈曲强度、疲劳强度等要求。目前,对油船中横剖面结构尺寸优化的研究较多,但设计约束条件通常比较简单,较少考虑CSR中的多种约束条件和载荷,因此优化结果的实用性有待商榷。由于CSR规范条文较繁琐且不断更新,考虑利用船级社规范校核软件进行符合描述性要求的规范计算,在通用优化平台Isight中集成Mars2000软件,实现剖面尺寸自动优化。根据上述优化思路和流程,开发了基于Excel-Mars2000-Isight平台的油船中横剖面结构优化工具。  相似文献   

11.
正油船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CSR BCOT)是IACS各个成员船级社共同建立的一套先进的船体结构规范,是满足IMO目标型规范要求(GBS)的第一套船体结构规范。该规范是在原有的IACS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CSR BC)和油船共同结构规范(CSR OT)基础上,通过尽可能协调对船体结构强度的规范要求而建立的,并于2013年推出。  相似文献   

12.
高鹏 《船舶》2015,(Z1):1-9
散货船和油船协调版共同结构规范于2015年7月1日正式生效。按照IMO GBS的要求,该规范的框架体系和规范要求在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和油船共同结构规范的基础上作出较大改变。文章对该规范的编制原理进行剖析,对理解和掌握规范的编写思路及规范要求的技术背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梦婷 《船舶工程》2014,36(5):30-33
基于目标型标准的油船和散货船协调共同规范HCSR(Harmonised Common Structural Rules)即将于2014年12月实行,其最大特色就是协调统一了散货船及油船这两种船型的一些规范条款。本文主要论述了在疲劳强度校核问题上,相对于散货船结构共同规范CSR-BC(Common Structural Rules for Bulk Carriers),HCSR在载荷工况,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典型热点分析方法,有限元热点插值方法,S-N曲线选取等方面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散货船是当今世界的三大主流船型之一,且呈现了超大型化的势头。为规范散货船的设计,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近年来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相继主持制定了建造散货船必须采用的一系列新规则。2006年国际船级社协会又颁布了《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CSR),中国船级社2006年也颁布了《钢质海船入级规范》(CCS),两个新的规范均从2006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规范对散货船的船体结构设计标准作了较为全面、系统、详细的规定。本文就审查散货船船体结构图纸时应注意的几个结构设计的问题,按2006年CCS、CSR规范的要求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按照CSR BCOT规范(油船和散货船协调共同规范)对某单壳散货船的甲板舱口角隅和纵向舱口围板趾端进行疲劳强度评估及结构形式的多方案比较优化,同时介绍CSR BCOT规范相较之前的CSR-BC规范(散货船共同规范)对散货船甲板舱口角隅强度的影响,供其他结构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3型目标船为样本,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船计算,对散货船油船协调共同规范(HCSR规范)疲劳简化算法评估中舱壁位移引起纵骨端部附加应力(公式法和系数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公式法适用于散货船,不适用于油船;油船应采用系数法。  相似文献   

17.
孙建坤  陈倩  张帆 《船舶》2015,(Z1):30-40
IMO GBS框架下的协调版共同结构规范(CSR-H)对船舶结构设计提出新的要求。文章分析CSR-H和CSR对散货船和油船局部支撑构件(包括板与扶强材)的规范要求差异,并针对典型CSR散货船和CSR油船进行CSR-H符合性验证计算,初步归纳CSR-H对船体局部支撑构件的影响规律,可为CSR-H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主甲板区域是油船和散货船疲劳评估的重点区域,而规范的疲劳评估方法较为繁琐的问题,针对油船和散货船主甲板区域主要承受纵向应力的疲劳节点,提出基于散货船和油船共同结构规范的疲劳强度简化评估方法,通过在设计初期对"船体梁疲劳剖面模数"或"许用应力集中系数"的控制,使得主甲板构件的疲劳强度能得到基本满足,实船算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合理实用,在设计初期可以采用此方法控制船体梁结构尺寸,以避免后期因详细疲劳计算结果不满足规范要求而引起船体构件尺寸等的大量修改。  相似文献   

19.
2006年4月1日,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颁布的《双壳油轮结构共同规范》和《散货船结构共同规范》正式生效,与以往各船级社规范相比,共同规范(CSR)对船舶的安全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本文结合等效设计波原理对《散货船结构共同规范》的载荷和疲劳强度校核制定的理论依据做初步的研究,应用共同规范对一条21万吨单壳散货船典型节点进行疲劳强度校核,并把计算结果与CCS《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共同规范的一些规定的合理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日前,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理事会第52次会议在英国伦敦召开,备受瞩目的IACS油船和散货船共同规范规获得理事会的一致通过,并于2006年4月1日如期生效。会议还确立了上述两套规范未来5年的协调计划。IACS通过油船和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结束了船级社之间在船舶结构尺寸上的竞争,向在坚实的技术基础上建造更为坚固和安全的船舶迈出了一大步,为IACS历时4年的努力画上圆满的句号,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