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促进我国海运业发展,分析影响世界海运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基于世界海运业现状阐述其发展趋势和发展环境,对我国海运业发展提出建议:围绕"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制定促进我国海运业发展的阶段性计划;积极参与世界海运规则的制定、修订,促进各国海运市场的开放;优化资源配置,统筹业务运营;建立全球化海运业务网络合作联盟;积极与其他物流运输企业合作;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扩大国内外海运市场;强化海运金融支持,壮大海运船队;绿色化运营管理,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2.
海运企业构建国际物流网络的模式包括投资和合作两种方式,它们都能实现海运产业的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从而体现国际物流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投资方式的扩张主要表现为直接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扩大公司船队规模、购并和投资港口等形式。合作方式的扩张主要由航运联盟和代理加盟等企业间合作组织实现。国际物流网络主要采用投资方式扩张而成。  相似文献   

3.
孙文一 《世界海运》2007,30(6):9-11
从中国汽车产量、进出口情况及汽车滚装船运输情况等方面分析中国汽车滚装船运输市场,指出影响中国汽车滚装船运输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中国发展汽车滚装船的建议,如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航运企业发展滚装船队,航运企业从优势航线做起逐步扩大规模,积极揽取其他重大件货以降低亏舱成本,汽车制造商加强与航运公司及港口的合作等。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加入WTO后,随着航运市场、海运辅助服务和内陆相关物流产业的市场准入限制的逐步放开,外资航商凭借其雄厚的财力、灵活的经营手段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逐步对我国物流市场进行渗透和占领。相比之下,不论在物流领域的发展速度,或在物流理念、物流系统的设计、服务质量等方面我国航运企业与国外航运企业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面对这种竞争形式,我国航运企业应该尽快调整自己的经营竞争战略,加快发展物流产业。通过培育物流服务能力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和扩大在新兴的物流市场的占有份额。  相似文献   

5.
郑卓凡 《水运管理》1999,(11):11-13
近年来,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垄断性越来越强,大型班轮公司已成为全球经营人。为了巩固海运市场份额,他们纷纷进入陆上运输市场,走“以陆促海”的道路,港口按干线中转枢纽港、区域性中转枢纽港和支线港的分工也逐渐定型。与之同时,境外航运公司也看好我国大陆集装箱运输市场,他们进入我国内地市场后,采用“先建市场,后建船队”的策略使他们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迅速增加,从而大大增加了我国航运企业的压力。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要求我国的服务业继续对外开放。而航运…  相似文献   

6.
《中国远洋航务》2017,(6):30-35
船队规模 实现跨越式发展 尽管说船队规模领先并不一定就有了市场影响力和话语权,但要取得市场影响力和话语权却一定要有船队规模硬实力作为保障.作为追求"世界第一"航运企业的中远海运能源,自然不会放弃船队规模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组建自有铁矿石船队对我国钢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困扰自有船队的主要因素,建议钢铁企业在有关航线上同主要的矿石生产商及我国航运企业合作,联合组建运输公司,通过融资租赁组建自有船队,该文论证了其可行性,给出相关的财务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8.
与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一样,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很快。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应该进一步完善港口设施、加强市场调控、组成航运企业联营、发展多式联运、加强物流系统建设、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并勇于向国外班轮冲击,以提高我国船队在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政策     
《航海》2012,(4):32-32
中国拟出台海运发展战略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在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江海航运物流发展论坛"上透露,中国将出台海运发展战略,其中包括建设现代海运船队、完善港口功能、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等八大专项内容,最终实现海运强国的目标。他还透露,未来中国海运发展的思路是形成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10.
干散货船队业务经营范围遍及全球,其波动周期和变化规律与全球贸易及世界经济紧密相关.为了探讨干散货货主船队快速发展引发的航运市场风险及货主企业与专业船队合作共赢的途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相关理论知识建立了货主企业与航运企业的动态博弈模型,并提出货主企业与专业船队应将共同组建船队及签订长期运输合同作为主要的合作模式.该研究对于促进干散货航运市场的稳定及货主企业和专业船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