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570篇
综合类   332篇
水路运输   154篇
铁路运输   164篇
综合运输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目的 为构建人乳头瘤病毒 1 1型 (HPV1 1 )DNA疫苗 ,从尖锐湿疣病变组织中克隆疫苗靶基因E6。方法 利用改良提取染色体外游离DNA的方法制备模板DNA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基因克隆。结果 从病变组织中扩增出了全长人乳头瘤病毒 1 1型E6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架 ,并插入中介载体T easy中构建重组质粒 ,转化JM1 0 9扩增后经酶切、PCR及测序分析 ,证实克隆成功。结论 该实验的成功为下一步制备HPV1 1的治疗性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72.
生物柴油特性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是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生物柴油含氧而基本不含硫和芳香烃,具有良好的燃料品质和环境友好性.从能源战略角度分析,生物柴油是最为重要的代用燃料之一,柴油机不需改动即可使用生物柴油.柴油机使用生物柴油不仅利于改善燃料结构,而且可以降低有害物排放.  相似文献   
973.
热喷涂修复轨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修复轧辊的工作试验,在进行电弧堆焊修复和热喷涂的比较基础上,对运用热喷涂修复轧辊的技术作了详细的介绍,从而对提高修复轧辊耐磨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74.
975.
为研究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承载机理,以拟建潮河大桥为例,设置4根试桩和10根锚桩展开承载特性现场试验,4根试桩中S1~S3采用桩端后压浆施工工艺,S4采用常规钻孔灌注桩施工。结果表明,不同地层下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成桩机理不同,对于潮河大桥弱透水性软弱地基土层,桩端承载力的提高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提供,且桩端后压浆施工技术能显著提升钻孔灌注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降低桩基沉降。  相似文献   
976.
977.
对我国主型12号道岔进行动力学测试发现,空车通过道岔侧向时脱轨系数超过限值要求。为此实测钢轨型面,对其轮轨接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磨耗后的道岔下股钢轨轨顶呈明显扁平状,轮轨接触点向车轮踏面外侧转移,使得轮径差减小;上股钢轨轨肩磨耗明显,形成两点接触,减小了导向力矩;双重因素作用下降低了道岔侧向通过性能。优化轮轨关系是改善道岔区动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结合道岔区实际运营状态,提出一种适用于道岔区的钢轨打磨廓形,优化了道岔区轮轨接触参数。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钢轨打磨廓形可有效改善轮轨相互作用特性,明显降低车辆通过道岔侧向时的动力学指标,提高道岔区安全运营裕量。  相似文献   
978.
针对铁路网络安全防护现状,结合铁路网络安全知识图谱的应用需求,研究铁路网络安全领域知识图谱构建技术,应用该技术构建了某铁路局集团公司的互联网安全知识图谱。该知识图谱在铁路网络安全态势动态监测与响应、全资产库建立和资产集中管理实现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79.
祖永昶  司宇琪  王波 《综合运输》2022,(4):25-29+3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多地对摩托车采取“禁摩”管理措施,对提升交通安全、改善交通秩序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和城市化发展,交通拥堵、出行需求多样化、交通体验个性化等特性日益凸显,摩托车作为一种较为灵活、便捷、经济的交通方式,再次受到部分出行者青睐。禁摩措施是否应该继续执行引发了社会关注和热议。本文对国内主要城市的禁摩措施情况进行梳理,剖析实施以来,对交通、出行、行业带来的利弊影响,结合未来摩托车产品细化、需求定位变化的发展趋势,从牌照、通行、源头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建议各地结合当地交通实际确定对摩托车是“禁”还是“放”,避免“一禁了之”变为“一放了之”。  相似文献   
980.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引汉济渭秦岭隧洞、滇中引水香炉山隧洞等工程的相继开工建设,使富水破碎极软地层带来的TBM卡机、高地应力极硬岩地层带来的岩爆等TBM施工问题日益凸显。文章首先对比阐述了国内TBM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常遇到的软弱破碎、极硬花岗岩等典型不良地质及其对TBM掘进所带来的影响,在总结分析辽西北供水、引松供水、引洮供水等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隧道局部塌方、TBM卡机等案例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极端复杂地质条件TBM掘进关键技术为对象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述,结果表明:(1)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是TBM施工应对极端复杂地质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尚无法对前方中远距离地质状况进行准确量化预测;基于微震监测分析结果,根据可能发生的轻微、中等、强烈等不同等级的岩爆,制定对应处置措施;节理发育、炭质板岩、断层破碎带等不同软弱破碎地层,应采取针对性的防卡机措施,同时可根据不良地质段的长度来选择合适的脱困方案;(2)TBM推力、推进速度、刀盘转速及扭矩等掘进参数的异常波动,是表征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状态的重要指标,TBM掘进前,根据前期预判的全断面硬岩、软弱破碎等围岩条件,分别选择合适的掘进参数;TBM掘进过程中,应基于掘进参数异常变化,纠正地质条件预判并采取对应的调控措施,进而确保TBM处于最佳掘进状态;(3)针对既有TBM难以适应现有地质条件的情况,以引洮供水隧洞、引红济石隧洞、引汉济渭隧洞等工程为例,对TBM改造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述。最后,针对极端复杂地质条件下的TBM隧道工程建设新问题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展望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