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66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介绍了一种客车ABS控制器开发方法,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和控制算法实现,扩展逻辑门限方法对路面的识别,并建立了整车9自由度模型仿真试验台,以半实物仿真的形式对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验证,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2.
63.
建立了汽车制动钳的两自由度非线件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振动系统的稳定性及其系统结构参数对奇异点和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利用数值方法分析了系统振动的频谱结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制动颤振是一种振动失稳现象,扭转刚度和制动时的法向作用力是影响制动颤振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4.
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合动力汽车参数多目标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设计参数众多的状况,提出了一种对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参数和控制参数同时进行优化的多目标优化新方法--自适应遗传算法.在ADVISOR平台上,以一辆使用逻辑门限控制策略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为例,分析并建立了以动力性能指标为约束的混合动力汽车参数优化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其目标函数包含最小油耗和最佳排放性能.针对遗传算法容易早熟等不足,采用带自适应交叉和变异算子的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技术相结合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5.
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制动产生的振动及噪声问题进行了分类,对国内尚未开展研究的制动颤振问题的发生机理、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制动颤振的产生是由于制动盘和摩擦衬片之间的粘一滑运动造成的,制动颤振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又包含线性和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方法、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和有限元法,其影响因素包括系统的摩擦因素、机械系统参数和动力传动系的参数等。最后指出未来的工作应在于系统地研究制动颤振的产生机理,振源及传递环节上各参数的影响,指导系统的参数匹配和优化。  相似文献   
66.
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速比连续变化特性可以使发动机转速工作在理想状态下,其速比的控制一直以来都是该系统的核心控制问题。通过对发动机试验数据的处理,获得发动机最佳经济性(动力性)目标转速图。从实时控制的角度出发,应用Matlab 2006a中发布的基于汽车物理建模的工具箱SimDrlveline,建立智能驾驶员、速比控制模型和传动系统模型,并仿真计算汽车在跟踪给定行驶方式下的动态过程,为进一步开发无级变速器(CVT)的控制系统提供必要的前期工作准备。  相似文献   
67.
在分析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基本方程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动汽车的交流异步电机驱动系统结构形式,设计了交流驱动矢量控制方案,然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了驱动系统的伪真模型。结果表明,采用矢量控制的交流驱动电动汽车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传统换档规律弊端的分析,对驾驶员意图识别和行驶环境识别的研究,提出了基于驾驶员意图识别和行驶环境识别的智能换档控制系统。该系统能较好地解决传统换档规律中的问题,使汽车具有更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69.
基于动力学方法估计自动变速器坡道换挡控制所需的道路坡度和整车质量。建立7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动力学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估计变速器输出轴转矩,将其作为道路坡度和整车质量估计算法的输入。基于整车纵向动力学方程,采用改进型递推最小二乘法设计道路坡度和整车质量实时估计算法。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估计算法能在不增加传感器的前提下实现较为准确的道路坡度和整车质量估计。  相似文献   
70.
四连杆式独立悬架性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连杆式悬架是技术比较先进的悬架形式,可以从设计上保证车辆良好的直线行驶性能并最大程度减轻载荷的影响。通过对一般结构悬架的力学分析,总结了车辆在纵向与侧向运动特性要求下的悬架设计规则,同时建立了四连杆式悬架多刚体系统模型并对杆件位置姿态和车轮定位参数等特性进行了仿真,经过数值处理获得了四连杆悬架的各项性能。最后还通过对比麦弗逊式悬架,说明了前者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