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44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船舶动力装置仪表与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维修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船舶仪表与控制系统工程过程中的故障问题,从维修角度研究了故障诊断系统。简述了故障诊断的原理、推理模型及诊断过程,并给出了诊断实例,该方法实用性强,可供船舶仪表与控制系统维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为满足我国城市物流的发展需求,规范城市物流配送汽车的生产与使用管理,引导城市物流配送汽车的标准化发展,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相关部署,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负责组成工作组开展城市物流配送车辆技术要求标准研究,制定了国家推荐性标准《城市物流配送汽车选型技术要求》。为便于对城市物流配送汽车相关配置与技术性能要求的理解和标准的宣贯推广,本文重点对标准中城市物流配送汽车类型结构、安全配置等技术要求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3.
在充分考虑涂抹层效应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种以二十结点六面体等参单元耦合十六结点等厚度接触面单元的耦合单元,来模拟排水井地基中的涂抹层,并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程序。通过程序计算分析了两算例,计算结果合理可靠,表明构造的耦合单元模型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4.
结合深圳滨海大道施工实践 ,探讨SMA应用于低纬度、高温、多雨沿海地区的修筑技术。总结介绍沿海高温多雨地区高等级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配合比、施工机械组合、面层松铺系数、施工温度控制、碾压遍数和速度、大断面抛物线路面成型、平整度控制等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16.
为进一步推进甩挂运输发展,促进运输车辆与装备、运输组织与管理、运输场站设施及信息化等基本要素标准化,通过对国内外甩挂运输及其标准体系现状的研究分析,建立我国甩挂运输标准体系,为在我国开展和促进甩挂运输以及相关标准制修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EC-120有机降粘温拌改性沥青进行旋转粘度、常规性能指标、流变特性等试验研究,试验表明,EC-120作为一种熔点在100℃左右的有机添加剂,与沥青相容性好,制备容易,不存在离析问题。试验还表明在温拌改性沥青中,EC-120可降低沥青的高温粘度,提高中低温粘度,从而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和压实温度;可降低沥青针入度,提高软化点和抗车辙因子,从而大幅改善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会使温拌改性沥青的延度降低,疲劳因子增大,蠕变劲度增大,变形速率减小,对沥青的抗疲劳和低温抗开裂性能略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低温地区实体工程中RAP高掺量下路用性能和现场压实温度的问题,针对RAP不同掺量(0%、30%和50%)下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通过车辙试验、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及试验掺量的对比,研究聚酯纤维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Superpave试验方法和变温压实试验,以4.0%空隙率为控制指标,研究聚酯纤维对两种RAP掺量(0%、30%)下温拌沥青混合料最佳压实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添加纤维相比,聚酯纤维的添加显著改善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且均满足规范要求;在RAP掺量为0%和30%时,聚酯纤维使温拌沥青混合料最佳压实温度分别提高了9℃和10℃,即聚酯纤维对温拌沥青混合料最佳压实温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周刚  张琳 《公路与汽运》2010,(5):158-161
结合汉寿沅水大桥20m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安装架设工程,介绍了20m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一次浇筑施工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施工工艺流程、操作要点以及所需的机具设备,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工艺完善、简便、施工速度快和工效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以赣江公铁两用大桥西支主桥设计为例,研究一种适应上层8车道公路、下层对称双线铁路+4车道公路混合布置的主梁断面形式。提出带挑臂双索面箱桁组合断面、带挑臂单索面箱桁组合断面、矩形箱桁组合断面、矩形钢桁梁断面4种主梁断面方案,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各方案静动力性能及受力特点,综合考虑方案构造特点、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公铁运营安全、景观效果等,确定该桥选用带挑臂双索面箱桁组合断面。该桥斜拉索最大索力16 000 kN,锚固在下层钢箱梁两侧,通过有限元实体分析对锚拉板和钢锚箱式两种索梁锚固形式进行比选研究,钢锚箱形式受力合理、应力水平低、经济性好,设计采用钢锚箱形式。带挑臂双索面箱桁组合断面桥面空间布置合理、下层公铁行车干扰小、梁端竖向变形最小、经济性好,是一种适应公铁混合布置大跨度斜拉桥主梁断面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