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92篇
综合类   58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重量达16,200t番禺30-1导管架滑移下水完成后使用了起重能力达3800t的蓝疆号进行施工,本文采用MOSES对蓝疆号在导管架安装过程中的作业及待命工况,以及锚系完整和一根锚系受损工况进行了一系列的静、动力系泊分析。计算分析采用了8个典型的波浪入射方向:0°,45°,90°,135°,180°,225°,270°,315°以及相应的风和流,针对每个方向都进行了完整系泊计算和受力最大的一根锚系破断工况的系泊计算,得出了锚所受的最大水平及提升载荷、船体的运动响应情况、缆绳上的最大作用力等计算结果。通过不同工况的计算结果显示蓝疆号在施工时的系泊能满足该环境载荷工况的要求,但8号和9号锚系需要增设表面浮筒,并对锚系预张力有一定的要求,以避免锚系与输气管线发生接触而损坏管线,文中为大型工程船在海上施工作业系泊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2.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内容进行了介绍.给出了识别与决策的方法,对促进我国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和推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3.
国家海上专业救助队伍是海上应急救援保障体系的中坚力量,是国防交通战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应海上值班待命和救助需要,交通救捞系统各救助局建造并投入使用了多艘先进的救助船艇,先后列编了多艘大功率救助船舶.实践也证明这种大功率救助船在实施海上人命、财产救助,维护海洋环境清洁,助力国家能源发展和经济建设,维护国家海...  相似文献   
34.
对某电动车的驱动电机转子进行了结构强度分析,针对强度分析结果进行结构拓扑优化和形状优化分析,优化后方案与原方案相比减重18.8%。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机转子各项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5.
文中完成了对荔湾3-1导管架海洋平台运输工况下的运动响应监测分析,现场监测克服了计算模拟时的物理模型的边界条件假设影响和水池试验的缩尺比的影响,可以得出真实的运动响应相关参数,并且可以随时发现拖航过程中出现的运动情况,及时与拖带拖轮沟通,避免出现运动峰峰值超过上限值的危险工况;并且测量的结果也验证了模型试验和理论计算的结果,为今后大型导管架平台结构拖航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6.
37.
38.
将GO法引入到CRH3动车组轮缘润滑系统可靠性分析中.根据轮缘润滑系统的结构原理图构建GO图模型,基于GO法的运算规则及GO法状态概率公式对轮缘润滑系统进行可靠性定量计算,并对其可靠性做出评估.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轮缘润滑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评价提供了科学的量化根据,并为类似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正>改革开放促进了运输市场的繁荣,截止目前为止,湖北省共有营运客车32098辆,开通客运线路6784条,其中跨省线路889条,日发班次33499个,极大地改善了广大群众的出行乘车条件。然而在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的状况下,也产生了发展盲目、实载率低、竞争无序等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这些问题一直阻挠着道路客运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去年以来,我们在规范道路运输经营行为上,采取堵疏并举,依线规范,成立联营体的办法,在引导市场良性运行方面作了初步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0.
针对沥青混合料疲劳耐久性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与不科学性问题,从疲劳试验方法及疲劳性能表征模型两方面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表征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其未来发展方向。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主要通过室内外不同疲劳试验进行研究,不同试验方法所用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尺寸、形状,试件内部所处应力状态及试验条件皆各不相同,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由沥青结合料与不同粒径矿料通过搅拌和碾压而成的多相、多组分、多尺度黏弹性混合料,其力学响应具有显著的时间、温度与应力状态相关性,不同试验方法所对应的加载速度、试验温度及应力状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故其试验结果呈现出显著的不确定性,其疲劳性能表征模型参数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此外,常用的室内材料疲劳试验方法大多为一维或二维应力状态下的疲劳试验,这与沥青路面结构实际服役过程中所处的三维应力状态不符;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表征方程大多来源于一维应力状态下的疲劳试验结果,因此,用简单应力状态下的材料疲劳试验方法与性能表征模型难以客观表征三维应力状态下沥青路面结构的疲劳抗力,从而导致沥青路面疲劳耐久性设计存在较大的偏差。建议开发与沥青路面服役状态一致的三维应力状态下的疲劳试验方法,并建立三维应力状态下疲劳表征模型,以消除不同试验方法及试验条件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表征的影响,提高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表征的有效性与完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