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22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20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魏梅  潘放  张大蕾 《船舶》2022,33(2):13-21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智能船舶开始受到船舶行业的广泛关注。同时伴随着航运业对于环保、安全、经济等方面需求的不断增加,中日韩欧等世界各主要造船国纷纷投入到智能船舶的相关研究当中。然而,由于各自造船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不同,各主要国家对智能船舶研究具有不同的特点。该文分别研究了日、韩、欧典型智能船舶项目的研究现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它们的研究路线和特点。研究发现:日本的智能船舶研究具有航运公司主导、局部到整体的推进方式、注重建立国际标准的发展特点;韩国的智能船舶研究具有船企主导产学研结合、发挥信息产业优势、分级发展的特点;欧洲的智能船舶研究以企业和科研机构牵头,以无人船为目标,以现有船舶改造为特点。论文在日欧韩智能船舶发展特点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对于我国智能船舶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公路客运企业处在机遇与危机并存的市场大环境中,一方面随着高速公路客运的不断发展,公路客运企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另一方面高速客运企业受到了来自高铁等多方面的冲击。结合高速公路客运的特点,本文探讨了客运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一些措施,以期振兴客运企业主营业务。  相似文献   
13.
车辆检测传感器可以准确实时获得各种交通数据(包括车流量、车速度、车辆密度、车头距离、占有率等),是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TrafficSystem)中最重要的交通数据采集设备之一。针对道路上车辆检测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车辆检测器技术的发展状况,使用ARM磁阻传感器,将单片机控制技术和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引入到车辆传感器的设计中,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设备安装的工程量,开发出了适用性更强的车辆传感器。  相似文献   
14.
安谷枢纽工程以筑坝获取水头,并采用长尾水渠进一步增加水头发电,电站尾水渠与通航共用一渠。运用数模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尾水渠通航条件等技术问题。研究了电站机组增(减)负荷产生的非恒定流尾水渠水流运动规律、尾水渠水力要素与机组启闭时间、流量的关系,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区块链的概念和关键技术,分析了铁路物流多式联运、国际联运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等各方面的需求,结合铁路货运信息系统的现状,研究了铁路物流区块链多方协作平台的构建,对区块链与货运流程优化、多式联运、全程物流追踪、物流征信、金融及铁路货运安全保障方面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为未来区块链在铁路货运多式联运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在大秦重载线多数货车轴重23~25 t情况下,2014年钢轨强度等级从980 MPa提高到1 280 MPa,2005年~2007年加强了钢轨内在质量和焊接控制、采用加强型弹条、热塑性弹性体垫板等技术加强了轨道结构,2011年后进行了预防性打磨。这些综合技术使钢轨伤损率发生极大变化,本文试图通过2006年、2010年和2016年三个时间节点钢轨伤损率统计分析,获得钢轨伤损类型和伤损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钢轨使用和管理部门进行大秦重载线伤损率控制及选用合适的钢轨强度等级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 980 MPa级的钢轨伤损率低于1 080 MPa和1 280 MPa级钢轨伤损率,累计通过总重17亿吨,980 MPa级钢轨伤损率比1 280 MPa级钢轨伤损率降低约17%;(2) 2016年钢轨焊接伤损率比2006年减少了9%;(3)钢轨内在质量和焊接质量提高、轨道结构加强综合技术作用下,累计通过总重10亿吨伤损率降低约65%;(4)采用钢轨预防性打磨技术,累计通过总重10亿吨钢轨伤损率降低约20%;(5)本研究成果可为钢轨使用和管理部门选用钢轨及维修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高速公路与普通国省道为对象,旨在实现全网范围的轴载谱和当量轴次计算。首先,以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为依据,分析路段轴载谱和累计当量轴次的计算需求;之后,针对现有轴载检测覆盖条件,提出以公路交通情况观测调查数据为支撑的计算方法;进而,针对多源数据的融合目标,建立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实施深度学习计算流程;最后,以徐州市公路网为实例,对所提出方法进行验证应用。推算结果中,全网路段平均轴载谱与实际规律总体一致;验证样本中3轴车偏差最小,6轴车偏差最大;通过计算当量轴次,获得了用于养护决策支持的区域重载路段分布和分级。  相似文献   
18.
GIS-T系统能形象地评价、预测和预报地质灾害,为公路建设管理部门有效控制和防治地质灾害、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先张混凝土空心板放张后端部裂缝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放张后,端部出现水平裂缝原因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始,到二十世纪初年辛亥革命止,近代中国输入西方国际法的过程长达半个多世纪。这其中,19世纪下半期《万国公法》的问世,及此后同文馆、江南制造局相继翻译出版的一系列欧美国际法著作,引进了西方近代国际法的框架体系、基本制度原则、思想观念和概念术语,中国法学界在移植国际法的同时开始了将国际法本土化的工作。20世纪初留日学生对国际法的积极引进,更直接推动了中国国际法学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国际法的输入,启蒙了中国学术界,直接促进了近代中国国际法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