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70篇
水路运输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6篇
  201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平导隧道TBM在掘进过程中遭遇断层破碎带地层,发生3次较严重的卡机事故。为降低施工风险,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采用调研、工程对比与专家论证的方法,分析刀盘被卡的原因,研究护盾延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制定护盾延伸方案,即将护盾与刀盘的间距由原来的360 mm缩减为50 mm。实践表明: 护盾延伸改造效果明显,在Ⅳ、Ⅴ级围岩实际占比达到67%的情况下,继续掘进近1 500 m,未再发生卡机事故,大大提高了TBM的掘进效率。  相似文献   
62.
For recent ten years, the slurry shield tunnelling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jor underneath river/ocean tunnels and urban metro constructions in China. With the gradual maturity of the slurry shield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large diameter slurry shield technology, the numbers of projects and shield machines have been among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However, great challenges aris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lurry shield projects under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such as the stability of the excavation face, cutting tool abrasion, opening the chamber and repairing the machine, slurry circulation with slag, and remanufacturing of the shiel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slurry shiel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Based on typical cases of slurry shield projects, this study analysed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slurry shiel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summarised the current experiences and key technologies. Consider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slurry shield technology, this study clarifies its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China, which is significa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lurry shield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63.
采用管幕-箱涵法施工的超浅埋连接通道跨越运营地铁时,施工前对场地的土堆清理及基坑开挖工作已使地铁隧道产生较大变形,为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营,对后续管幕、箱涵的施工进行严格控制。利用解析计算的方法,根据箱涵相对原状土等效重力大小的不同,建立2种力学模型,分别按照弹性地基梁和普通梁2种模型对管幕的受力进行研究; 推导出2种计算模型下的力学公式,分析在箱涵顶进的过程中,箱涵下方管幕受力和变形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管幕下方地铁隧道的受力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盾构隧道侧穿高架桥桩基条件下群桩遮拦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土体c(黏聚力)、φ(内摩擦角)和桩隧间距X对群桩遮拦效应的影响,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盾构隧道近距离侧穿高架桥桩基群工程为背景,采用三维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盾构掘进过程中桩基的变形规律,得出以下结论: 1)桩基的位移随着盾构开挖面的靠近逐渐增大,当盾尾离开桩基所在平面后逐渐稳定; 2)土体的c、φ值对群桩桩基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和轴力的遮拦效应影响比较大,c、φ值越大群桩遮拦效应越不明显; 3)桩隧间距X对桩基水平位移和轴力遮拦效应影响较为明显,X越小桩体变形和受力越复杂,群桩遮拦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65.
郑州地铁2号线国基路站-北环路站区间隧道在富水粉细砂地层中长距离下穿3条有压给水管线,给水管为混凝土管材,稳定性较差。为满足设计单位和产权单位对施工沉降的要求,分析盾构隧道下穿施工过程中,不均匀沉降导致地层土体变形的施工风险,地层沉降主要受刀盘结构形式、刀盘支撑形式(影响渣土改良效果)、渣土改良剂在刀盘上的注入位置3方面影响。从设备选择及改造、施工工艺措施方面予以优化: 1)盾构刀盘结构形式及相应配置要适应富水粉细砂层掘进和保压; 2)合理的施工参数及工艺措施对地表沉降控制的必要性。监测结果表明,管线最大沉降满足风险源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66.
为解决2车道公路隧道射流风机的空间布局优化问题,依托明堂山隧道工程,采用以往公路隧道射流风机通风效果数值模拟研究中不同的边界条件,将隧道出入口边界条件均设为大气压强,并不预先给定隧道入口风速大小。对影响射流风机升压力大小的因素,如风机纵向间距、风机布置高度、风机横向间距展开讨论,得到: 风机应设在距建筑限界15~30 cm高度处;风机横向净距应设为1.5~2倍风机直径;风机纵向间距应设在150 m以上。明堂山隧道实际风机布置方式所采用的参数均在优化结果范围内,按隧道实际长度及设计射流风机台数建模,模拟结果表明风机在进行优化布局后,隧道通风效果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7.
该文论述了舰载直升机悬停加油系统研制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情况,设想了研究方案,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具体分析,从而得出研制舰载直升机悬停加油系统的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68.
为解决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浅覆土段隧道衬砌上浮与地表隆起问题,以上海虹梅南路越江隧道工程为背景,对该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将引起隧道上浮的上浮力作用分解为基于浆液时变性的静态上浮力和由注浆压力产生的动态上浮力;分别定义上浮力分布段及浆液凝固段的等效地层弹簧刚度系数,基于Winkler地基梁理论建立衬砌上浮模型;由衬砌上浮位移量计算开挖面上部土体的挤压宽度,土体经挤压隆起引起地层“反向损失”,继而求解隧道轴线上方地表横断面隆起曲线及沿隧道长度方向地表位移曲线。结果表明: 1)模型计算所得地表横断面的隆起曲线呈正态分布,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2)沿隧道长度方向地表位移计算值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地表最大上浮位移,且在地表上浮位移隆起量减少前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3)地表隆起位移只在盾尾离开后一段时间内存在,其值先增大后减小,最终趋于0。  相似文献   
69.
为研究盾构法施工过程中任意位置刀具与软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朗肯被动土压理论,以Mckyes Ali理论建立的耕作刀具切土阻力模型为基础,考虑切削土与刀具、地层的法向力、黏聚力以及自身重力等,引入表示切刀任意位置的参变量L和Ψ,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建立任意位置刀具的切削软土三维力学模型。最后,通过与已有模型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通过编制Excel计算界面,保证了该模型工程应用的可行性。该模型适用于盾构任意位置切刀的受力分析,为刀盘刀具的地质适应性设计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切刀受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0.
为解决传统地质素描技术在隧道中施作效率低、数据不连续且原始数据难以再现的问题,采用基于kinect传感器和kintinuous算法的隧道岩体三维重建方法,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确定三维重建过程中光源、TSDF立方体等主要参数指标,将模型试验重建误差控制在1.9%~2.5%,并将该参数指标应用于现场试验,重建出良好的隧道三维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重建模型的全局鲁棒性和细节还原方面较好,具有可视化程度高、数据连续性强、操作简易等优点,有效改善了传统地质素描对裂缝、结构面等数据记录不够准确和不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