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43篇
综合类   24篇
水路运输   48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1.
厦门大力倡导公交优先理念,政府加大对公交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厦门公交行业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坚持科学发展道路,制定适宜发展策略,促进公交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2.
四面体框架群三维水动力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面体框架群(TFR)防护方法在我国的河流工程中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然而由于其复杂的几何形状,采用传统的量测手段准确量测四面体框架群内的流场遇到极大障碍,这限制了研究者对四面体防护方法的深入理解.本文利用CFD通用代码Fluent,建立了用于计算四面体框架群流速场和阻力大小的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采用可实现κ-ε紊流模型封闭雷诺时均方程.研究表明该数值模型可以有效补充物理试验研究工作,有助于理解四面体框架复杂的三维流场和防护机理,分别给出了阻力系数CD与雷诺数Re以及升力系数CL与雷诺数Re的关系图.  相似文献   
113.
梁静  李星 《时代汽车》2021,(7):190-191
西安市已经连续多年入选全国十大最拥堵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阻碍西安长远发展的顽疾,2020年初以来,西安市的交通问题有进一步恶化态势,为了缓解这座城市的交通压力,保障城市竞争力,本文针对当前西安市交通亚健康程度严重、停车位严重短缺、交通通勤时耗过长等问题,剖析了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4.
115.
白铭海 《隧道建设》2014,34(Z1):135-140
近接隧道等地下结构由于其空间位置及多条隧道的特殊性,在工程开挖时,影响工程建设的因素比单一洞室和独立结构施工时多,这些额外的影响因素会引起周围岩体应力重分布甚至再次重分布,导致围岩和结构一系列的力学行为变化。交叉隧道是近接隧道中的一种,施工时,其加载、卸载效应,横向、纵向及空间效应等会因隧道开挖的时间先后、空间位置及开挖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本文依托广州地铁5号线与6号线交叉段近接施工工程,通过ABAQUS三维建模,对5号线上跨6号线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既有结构物6号线隧道在新建5号线隧道施工完成后,其永久初期支护内力并未因新建5号线隧道的影响而显著增大,相比,地表沉降的变化要大得多。对此,本文通过比较其相互间内力、变形的影响关系,为实际工作中优化设计方案、选择合理施工顺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6.
埋入式连续桩板结构温度效应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埋入式连续桩板结构温度效应的计算方法,在分析超长框架结构温度作用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埋入式连续桩板结构温度效应分区的概念,建立了温度作用计算模型;引入变形协调原理,同时考虑板-填料、桩-土相互作用特性以及钢筋混凝土桩列的不同弹埋性性质,导出了埋入式连续桩板结构温度力的计算公式.理论计算和实测结果表明,纵向位移的理论值是实测值的1.2倍,用此计算方法分析埋入式连续桩板结构的温度效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7.
李星 《汽车维修》2010,(3):30-31
<正>装有国Ⅲ电控柴油机的车辆在设计上别具特色,其中之一便是它的"跛行回家"功能,即在车辆行驶中,当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某些元件因出现故障而失效后,多数情况下发动机不会停机,而是进入降级模式,发动机仍维持运转,只是输出功率受到限  相似文献   
118.
轨道服役状态劣化、轮轨病害频发是高速铁路长期运营必然存在的现象.基于Archard磨耗理论计算得到几种不同状态的扁疤,并提出一种考虑轨道结构变形的沉降预测方法;将轨道结构有限元(FE)模型和车辆系统多体动力学(MBD)模型耦合,探究扁疤与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和刚度变异多重轮轨病害的联合作用机理以及车辆动力性能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9.
结合南昌红谷沉管隧道干坞坞底施工,对干坞坞底处理重难点进行分析,通过采取坞底合理优化分区促成管段预制流水化施工、基底软层分区换填、预制基座格梗枕梁采用角钢超平、起浮层采用"混凝土+滤水导流槽"、合理优化排水系统等技术措施,顺利完成干坞坞底施工,满足了管段荷载、快速预制和起浮等各方面要求。  相似文献   
120.
刘永 《隧道建设》2015,35(9):878-882
为了研究爆破掘进对地下储库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工程爆破震动的衰减规律,采用理论分析及现场监测的方法对爆破施工地表振动特性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萨道夫斯基公式对掌子面掘进前方地表振速监测数据进行拟合,相关性较好,而掘进后方相关性较差;2)爆破时存在角度效应,即针对掌子面掘进后方地表振速监测数据进行拟合时,若爆源距与掌子面在水平面投影夹角在0~33°时,监测数据相关性较强,大于33°时监测数据相关性较差;3)掌子面掘进后方相对于掘进前方对地表振速具有放大效应,且在掌子面后方,爆源距在水平面投影越是接近于垂直掌子面,这种放大效应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