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57篇
综合类   32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基于原来承载板法测回弹模量加载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试验过程中得出的经验,对承载板试验的加载方式进行改进,推荐了一种更科学的加载方式及数据处理方法,从而为路面设计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模量值.  相似文献   
82.
基于法线偏差的旧路平面线形拟合精度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论述拟合法线偏差定义、构成及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以拟合法线偏差表征旧路平面线形拟合偏差;建立了基于法线偏差的旧路平面线形拟合精度指标;提出了采用步长压缩摆动趋近法计算拟合法线偏差的算法,并就拟合法线偏差的符号判定准则及方法进行了讨论。最后对321国道某路段旧路改造设计中的平面线形拟合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按照外业、内业2个阶段,采用拟合精度指标控制旧路平面线形拟合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3.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基层结构抗裂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基层的抗裂机理,采用多层弹性理论程序计算了不同结构类型路面内荷载作用产生的应力应变,基于瞬态传热假设建立了平面有限元模型,计算了降温时路面结构内的温度应力和应变,得到了荷载与温度耦合下各结构层的变形和受力特性。研究发现,当考虑车辆荷载和快速降温共同作用时,快速降温所引起的温度应力远大于标准荷载引起的荷载应力,说明快速降温的温度应力对路面的开裂起主要作用。同时,通过两种结构对比,发现采用ATB 30基层结构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温度和荷载应力应变均小于传统的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因此认为,设置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是一种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4.
为了研究一种刚柔复合式路面动测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在掌握便携式地震波地质分析仪工作原理和测试特点的基础上,假定刚柔复合式路面为双层均匀弹性介质结构,运用瞬态面波频谱分析法研究了Rayleigh面波在此结构中的频散特性,推导了便携式地震波地质分析仪测试刚柔复合式路面动模量与结构厚度的反演方法.通过在典型刚柔复合式路面路表点对点依次采用便携式地震波地质分析仪和落锤弯沉仪法(FWD)测试动模量,承载板测试回弹模量和钻芯测试沥青混凝土(AC)层厚度,建立了各测试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便携式地震波地质分析仪反演的动模量比静回弹模量高出48.0%~73.4%,且与FWD反演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结构厚度反演结果均在实际厚度80%的置信区间内,所有判定系数均大于0.8,表明应用便携式地震波地质分析仪快速评价刚柔复合式路面动参数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85.
郴宁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泥稳定碎石因其高强度、良好的板体性、水稳定性、低廉的造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之中。但是由于该材料对温度和湿度变化较为敏感,所以当温度湿度发生变化时容易产生收缩裂缝,从而引起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降低路面使用性能,破坏路面结构整体的水稳定性,加大路面养护资金投入。以郴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为依托,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从材料选择与级配优化设计着手,降低收缩裂缝的产生;通过严密的施工组织,合理的施工方式减小实际施工与规范规定施工方法的工艺偏差,提高基层的质量。  相似文献   
86.
为了确定重大交通事故下信息发布的空间范围,采用交通波理论,考虑出、人口流量的影响,建立事故状态下交通波分析模型,得到交通事故的基本影响范围;基于提示信息对交通流的影响,以饱和状态为临界标准,确定了所需发布提示信息的范围;分析在实施人口限流和出口分流措施后交通波与事故波的运行性质,根据分流路径上等效的通行能力确定各个出口的最大分流量,得到分流信息的发布范围.研究结果显示:分流后事故影响范围减小了78%.  相似文献   
87.
为研究既有路堤衡重式挡墙体外扶壁的加固技术,根据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采用Geostudio和FLAC3D软件,建立某实际工程挡墙边坡数值模型,对旧护栏立柱钢管加筋的体外混凝土扶壁加固挡墙结构进行模拟,分析挡墙墙身最大剪应力、最大拉应力和边坡稳定安全系数随扶壁加固结构设计参数改变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极端降雨工况下,既有挡墙的最大剪应力和最大拉应力超出了浆砌片石墙身强度设计要求,是墙身产生竖向开裂和局部鼓胀病害的主要原因;体外扶壁加固后,挡墙最大剪应力和最大拉应力显著降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明显提高;扶壁的间距、厚度、高度及钢管的长度、间距等参数优化后,各验算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该研究结果为类似重式挡墙加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新军  郝培文  查旭东 《公路》2007,(4):170-176
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分别对TLA改性沥青混合料和基质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TLA改性沥青中灰分的掺入,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与基质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之间存在一个转换系数,并使得TLA改性沥青混合料最终合成级配比原合成级配变得略细,而且主要影响2.36 mm以下筛孔的通过率。TLA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渗性,可应用于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中。  相似文献   
89.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AM)基层由于其良好的路用性能而备受关注,但粒径大、容易产生离析、难以压实。该文通过大粒径沥青碎石试验路的施工实践,选定最优级配作为试验路的设计级配;介绍了防止LSAM离析和保证压实的有效措施;并通过对弯沉、回弹模量和钻芯试验的检测,评价了大粒径沥青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为LSAM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0.
环氧改性沥青粘结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氧树脂为改性剂,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下面层之间环氧改性沥青抗裂防水粘结层的配比和洒布量研究.首先通过沥青性能试验确定了环氧改性沥青中环氧树脂的合理掺量,然后通过室内组合试件的拉伸试验进行了环氧改性沥青抗裂防水粘结层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树脂掺量为5%时,改性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较好;环氧改性沥青抗裂防水粘结层用量为1.2 kg/m2时,粘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