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214篇
综合类   23篇
水路运输   47篇
铁路运输   54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柴中航 《航海》1994,(8):11-12
  相似文献   
13.
利亚纳(LIANA),紧凑家轿铃木出品,如今落户昌河。虽然此前很早便得知利亚纳国产的消息,但当接到试车任务时我们依然很兴奋。一方面铃木“微车之王”的名头实在响亮,另一方面利亚纳身为铃木最新全球车的身份也吸引着我们。[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舰船回转过程中内、外侧螺旋桨负荷变化规律的新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许多教科书中,螺旋桨推进双桨船在回转过程中内、外螺旋桨负荷变化规律均有如下叙述:回转过程中内侧螺旋桨负荷远大于外侧螺旋桨负荷.这个结论也被某些实船试验结果所证实.但新近完成的某双桨船的回转试验的多个实测结果表明:外侧螺旋桨负荷远大于内侧螺旋桨负荷.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有人已发现过这一新现象,但当时无人记录和分析以进行研究.本文报告和分析了这一新现象.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以往教科书和某些实船试航回转过程中内、外桨负荷变化规律;然后介绍了某新船回转试验的实测结果,论述了实测结果的可信性.本文着重探讨了导致这一新现象的主要原因,如船体形状、船的运动、内外螺旋桨的运动、桨与船的相互作用和桨与桨的相互作用等.  相似文献   
15.
组呼业务在铁路通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中国铁路采用语音组呼业务(VGCS)实现铁路调度通信.VGCS的参数预先配置在系统中,用户可以迅速地实现某些固定的组呼.随着中国铁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铁路场景需要建立临时组呼业务,而VGCS并不能满足全部要求.为此,提出了基于智能网和空中下载(OTA)的动态组呼业务,并设计出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6.
正0引言牵引供电系统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能否稳定、高效工作关系到铁路的安全、可靠运行。正常工作情况下,牵引供电系统应能保证向牵引负荷安全、不间断地供电,使牵引网电压保持在允许的电压水平之间;在保证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功率因数,减少单相负荷对三相电力系统带来的谐波和负序污染,减少电能损失[1]。在现有牵引供电方式下,不管牵引变压器采用何种接线形式,由于电力机车为单相负荷,都将产生负序电流。负序电流的大小和单相负荷的运行状况、变  相似文献   
17.
粉喷桩加固软土复合路基受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进行了路堤荷载下粉喷桩加固软基现场试验研究,以期对软土复合路基的桩土应力比及桩身应力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18.
人工挖孔嵌岩桩的受力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人工挖孔嵌岩桩的静载试验资料,分析了短粗的人工挖孔嵌岩桩的承载特性和荷载传递机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能量变分原理的薄壁箱梁自振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能量变分原理为基础,综合考虑剪力滞后效应、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的影响,推导出箱形截面梁的控制微分方程和相应的自然边界条件,据此获得几种常用边界条件(简支、悬臂、连续、两端固支)的固有频率方程,提出一种能对工程中常用矩形薄壁箱梁自振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通过算例将解析解与板壳有限元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所得公式比以往剪滞理论有一定发展,且为箱形梁桥动力特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齿坎式路基挡土墙抗滑稳定性的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一系列的现场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齿坎对挡土墙抗滑稳定的作用,以及不同齿长对挡土墙抗滑稳定性的影响,并用极限平衡理论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得出结论:尽管齿坎较短,但对挡土结构物的抗滑作用甚大,在试验齿长范围内,抗滑力与齿长呈正比,当抗滑力达到极限值时,齿前土压力达到被动土压力值,而齿后主动土压力为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