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40篇
综合类   45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随着我国交通隧道数量的增多、种类的丰富,隧道运营安全、节能和舒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解决上述矛盾,其关键就在于明晰隧道运营光环境与驾驶人的关系。基于此,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将隧道动态光环境信息感知表征方法归纳为视觉辨识能力、视觉功效、视觉负荷、视错觉4类,并阐述其定义、表征模型、评价指标等研究现状。通过对比,厘清目前国内外对隧道动态光环境信息感知表征方法研究的不足,并从驾驶人注视行为和考虑“光生物效应”2个方面论述隧道动态光环境信息感知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在未来的公路隧道动态光环境表征方法研究中,应注重物理量与生物量的结合,并进一步考虑生物量变化对驾驶人信息感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L型挡土墙是一种新型支挡结构。通过在青藏铁路冻土地区设置试验段,分析了L型挡土墙的预制、施工准备工作、路堑开挖、吊装和回填、整坡等施工工序并提出施工要求。综合分析L型挡土墙现场地温测试试验所得数据资料,得出冻土融化深度变化的基本规律。L型挡土墙具有劳动强度低、对生态环境破坏少、运输吊装方便等优点,便于机械化施工,满足高原冻土地区气候环境恶劣的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63.
任昱豪  何世永  潘国兵  梁波 《隧道建设》2020,40(12):1748-1756
隧道内壁作为隧道光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照明计算方法在解决隧道内壁反光增效时,漫反射系数无法准确描述侧壁材料的反射特性,计算结果和实测值之间有较大偏差,不利于隧道照明安全与节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照明计算方法,借助离散元思想,将隧道侧壁离散为若干个反射单元,引入侧壁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借此计算侧壁反射增光作用对路面的影响。研究发现: 相比隧道照明相关规范中的计算方法,改进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差距更小,仅有3.5%; 对不同材料用作隧道侧壁材料时的辅助照明效果,从路面、墙面的照度、均匀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可知,相比于隧道专用腻子材料,隧道侧壁采用蓄能反光发光材料更有助于照明节能。  相似文献   
64.
土工合成材料在高速铁路桥路过渡段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波  蔡英  罗强 《铁道学报》1999,21(4):64-67
从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的相互作用的工作原理出发,探讨了筋土复合体增另赐度、减少沉降的机理,并结合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提出了高速铁路桥路过渡段使用加筋土结构形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5.
土工地锚在边坡稳定中的分析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波 《路基工程》1997,(4):18-22
本文介绍新型 技术“土工地锚”在边坡稳定中的应用,分析其排水,加固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66.
东西朝向公路隧道接近段由于朝向因素,隧道受到东升西落阳光的照射而使得隧道入口内外亮度差异增大,进而产生接近段眩光.为了分析东西朝向接近段眩光对行车安全所产生的影响和改善隧道接近段的行车视觉环境质量,基于洞外亮度L20(S)的20°视场内由于隧道内外景观引起的间接眩光和亮度差异进行分析,并得到接近段眩光时变特性及其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东西朝向接近段眩光时变特性为先增后减,分别于上、下午达到极大值;其与隧道内外亮度差异比变化趋势一致;②当隧道内外亮度差超90%时,接近段易出现由于间接眩光所产生的不舒适乃至难以容忍的眩光,进而影响行车安全性.③可通过避免出现间接眩光、降低隧道内外亮度差和改变20°视场内景观构成来提高接近段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67.
车-路垂向耦合系统的动力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梁波  蔡英  朱东生 《铁道学报》2000,22(5):65-71
针对列车走行的实际情况,将轨道-路基作为参振子结构纳入车辆计算模型,建立了车辆-路基系统的垂向耦合动务分析模型。从系统的观念和体系匹配的角度研究了路基尤其是高速铁路路基设计参数与车辆运行品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8.
为解决电池模块内部单体电池间的温度不均匀性而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和寿命的问题,本文中采用了一种往复流冷却方式,使冷却空气流动方向周期性逆转,以降低单向流空气冷却方式时单体电池沿空气流方向的温度梯度。结果表明,采用往复流冷却方式后,在1C和13.33C放电倍率下,电池温度均匀性分别提高了12.1%和62.4%,电池模块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得到改善,电池使用寿命得以提高。同时,文中还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虚拟试验与正交优化相结合,对影响往复流散热性能的往复流入口的速度与温度和往复周期3个参数进行了优化,并揭示了它们对电池最高温度和温差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9.
研究在非线性边界流条件下,薄膜方程一类非负弱解的存在性,其定义采取分部积分两次来给出.通过构造合适的逼近方程来克服非线性边界流的影响.为获得与逼近参数无关的一致能量估计,需利用熵泛函方法.最后,以紧性定理为基础,获得小参数趋于零的极限,进而证得弱解存在性.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一类四阶抛物方程在一维情况下的时间周期解的存在性问题.方程形式上,最高阶为四阶线性微分项,低阶部分为二阶非线性微分项,赋予方程时间周期条件和边界条件.主要运用Galerkin方法构造基底及近似解,应用Leray-Schauder不动点定理得到该方程对应的线性方程解的存在性,利用近似解的一致性估计,并利用渐近极限的讨论,得到该方程时间周期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