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234篇
综合类   116篇
水路运输   104篇
铁路运输   106篇
综合运输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大跨度上承式钢桁架拱桥的地震损伤演化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估大跨度钢拱桥在多维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状态,以一座铁路上承式钢桁架拱桥为研究对象,首先借助OpenSEES平台建立桥梁弹塑性纤维单元模型;接着选取“双参数”损伤指标和应变指标进行损伤评价;最后通过增量动力分析,从构件和全桥两个层面进行损伤评估,并对比两种指标对桥梁主要构件(钢管、钢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的适用性.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变形和能量的双参数损伤指标比应变指标的评价结果会严重1~2个等级;相比于地震波纵向作用,大跨度钢桁架拱桥在横向地震作用时损伤更小,在峰值加速度(PGA)为1.5g时全桥仍处于轻微损伤状态;3种类型构件中,钢管构件损伤数量较多但是损伤程度轻,钢管混凝土构件(拱脚)损伤较早但是损伤程度轻,钢筋混凝土构件(交界墩)损伤最为严重,在抗震设计时,应对相应位置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82.
本文简单介绍隔热膜发展历程及隔热原理,通过设计对比验证试验,定量确定了隔热膜对整车暴晒时车内各部件及空气的温升速率影响,以及在日常使用车辆过程中对整车空调制冷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583.
动车组高级修轮廓计划对动车组使用效率提升、检修成本控制和检修基地效益提高等多个经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而这些经营目标间存在着此长彼消、效益悖反现象。针对多目标互斥问题,将高级修轮廓计划中各业务逻辑关系进行数学抽象,借鉴流体力学中坐标系分析法,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测算每列动车组在何时何地进行何种等级高级修作业,在欧拉坐标系下,记录每一检修地点每一时刻每一等级高级修作业在修动车组列数,并将二者有效耦合,构建多目标0-1整数规划模型。然后利用ε-constraint法求解多目标规划模型得到Pareto前沿。最后,基于上海局部分动车组的实际案例对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相较于以往决策过程,文中所述方法可快速给出系列最优解,大幅度提升高级修轮廓计划编制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584.
以北京西部山区典型危岩体为例,通过现场调查、赤平投影整体稳定性评价、典型单体稳定性计算和运动轨迹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危岩带在自然工况下处于稳定-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和地震工况下欠稳定;危岩体一旦发生崩塌,会以滚动、跳跃、撞击的形式威胁到坡脚处人员及设施安全。针对研究区危岩体在暴雨及地震工况下所处的稳定状态、失稳方式及危害对象的特点,提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585.
电伴热是极地工程装备的一种保温和防冻方式,自然对流是影响电伴热系统换热的关键因素。论文针对极地装备的圆管构件,基于传热学理论设计和建立极地气候环境模拟实验室,用于测量极地环境下的水平圆管自然对流换热,其温度范围为-51.7~0.7°C,加热功率范围为0.5~21.1 W。采用恒热流加热方式,分析加热功率和环境温度对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并基于试验数据提出了瑞利数Ra在3 790~111 000范围时它与努塞尔数Nu的函数表达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水平圆管自然对流换热系数随着加热功率的升高和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与试验数据整体误差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586.
[Objectives]Aiming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which it is difficult to efficiently evaluate protection probability through traditional lightning rod evaluation methods, an efficient numerical evaluation algorithm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an electrogeometric model (EGM) and attractive volume to realize the efficient calcula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probability at any point in space.[Methods]This method first determines the attractive volume boundary of the lightning rod and protection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interception process of the upward and downward leaders. The collection surface and exposure arc of the lightning stroke distance are then calculated, enabling the attractive risk and interception effect of the lightning rod to be quantified. Finally, the attraction and interce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ghtning rod are integrated to establish a numerical evaluation model of protection probability.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is method, the general rule of lightning rod protection probability is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analysis method.[Result]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is method show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classical leader progression model (LPM) theory.[Conclusions] The method proposed herein has a high degree of quantification and can realize the efficient calcula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probability at any point in space, which can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 work. © 2023 Author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587.
研究长时驾驶任务中驾驶人脑力负荷多维特征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对构建长时驾驶任务中脑力负荷的动态测评方法有着重要意义。现有研究缺少对脑力负荷动态变化的深入分析,尚未能揭示脑力负荷多维特征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设计基于模拟驾驶场景下不同任务难度的时间纵向驾驶任务仿真试验,采用双因素(3任务难度×6时间段)组内试验设计,记录了驾驶人脑力负荷的主观测评、驾驶行为绩效以及眼动、皮电和心电等多模态生理测评指标数据,通过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脑力负荷多维特征在长时驾驶任务中的变化机理。结果表明:在长时驾驶任务中,随着驾驶时长增加,驾驶人的主观脑力负荷产生累积增加现象,驾驶行为绩效变差,瞳孔直径先快速变小后趋于平稳,皮肤电导水平先快速变大后趋于平稳,心率变异性pNN20指标随时间缓慢降低,心率低频与高频的能量比LF/HF在一段时间平稳后变大。任务难度对主观脑力负荷、驾驶行为绩效、眼动及皮电指标都有显著影响。不同任务难度下脑力负荷特征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研究结果揭示了长时驾驶任务中脑力负荷的多维特征变化趋势,可为进一步探究长时驾驶任务中脑力负荷的动态测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8.
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在结冰的渤海海域发现了油气资源,进而促进了海冰问题的研究,相继开展了大规模海冰调查、海冰生消与运动、海冰物理力学行为、冰荷载、抗冰结构设计及海冰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国的海冰研究成果不仅保障了渤海油气开发的建设与运行,而且对于目前在黄海和渤海冰区的风电场基础设施建设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文中将从冰区海洋资源开发的角度,回顾我国海冰研究历程。  相似文献   
589.
肇云大桥为主跨738 m双塔双吊悬索桥,为评估桥墩结构抗撞性能是否满足要求,根据实际通航船舶现状,采用概率风险分析法确定设防代表船型为5 000 t级船舶,通过有限元建模实现强迫振动法,得到船撞桥的撞击力动力响应,基于理想弹塑性模型,计算桥墩的等效屈服弯矩。结果表明:桥梁抗撞性能满足规范要求,桥墩构件最小安全储备系数为1.22,桥梁失效概率满足船撞作用设防水准L2级。  相似文献   
590.
以一座独塔柱混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大桥具有结构不对称度高、钢混结合段受力复杂、斜拉索锚固方式多样、抗震烈度高等设计特点和难点,通过采用UHPC混凝土、PSB930高强螺纹钢筋、低回缩锚具新型材料,采用综合调索方法、有限元分析方法、抗震措施等技术手段,采用预应力二次张拉施工工艺,科学地解决了独塔混合梁斜拉桥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达到结构受力合理、安全可靠的目的,为同类型桥梁设计与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