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53篇
综合类   21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介绍了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货车轮对检修过程实现的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42.
城市道路交叉口可变车道诱导标志的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道路交叉口渠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拓宽交叉口进口段的宽度,增加进口车道数。  相似文献   
43.
44.
缓解城市干线交通拥堵最直接的方法是进行干线协调控制,协调控制需要划分交通控制子区,而关键交叉口的判别是交通控制子区划分的关键.立足于交通流运行特征分析,选取交叉口饱和度、延误(服务水平)和行程车速等交通流运行指标,以无锡市梁清路为例,采取定量的方法,对干线关键交叉口进行判别.与传统的交通工程师凭经验判断,该方法更为科学合理,而且判别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45.
基于高速开关阀的气压电控辅助制动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商用车辆纵向驾驶辅助系统对于自动制动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高速开关阀的气压电控辅助制动装置。建立了装置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抗积分饱和的PI控制器,采用脉宽调制方法动态调节高速开关阀,实现对车辆制动压力的主动控制。搭建了电控辅助制动装置的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平台,对其控制效果进行试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装置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制动指令,其稳态误差小于0.01 MPa,响应时间小于0.3 s,同时具有安装方便,与商用车制动系统兼容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6.
基于双模式执行器的商用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商用车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系统的功能,开发了双模式制动执行装置和电子油门控制装置,即基于高速开关阀的商用车气压电控辅助制动系统和双模式油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驾驶员和ACC系统的协同切换控制。在此基础上,以某商用车为对象,设计了ACC系统,结合比例-积分控制器和Smith预估补偿器设计了ACC的下位控制算法。结果表明:该ACC系统速度稳态跟踪误差小于1 m.s-1,距离稳态跟踪误差小于1.5 m;同时油门执行器和制动执行器具有安装方便、与原车电子油门及气压制动系统兼容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7.
安全车距保持技术硬件在环仿真试验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行开发的安全车距保持技术硬件在环仿真试验系统主要由制动执行器、油门执行器、车辆模型和控制算法等组成.该仿真器可用于车辆主动避撞报警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及具有Stop&Go功能的巡航系统的仿真试验,可检验控制器及执行器的性能、设计控制算法等,从而缩短研发周期,节约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48.
汽车纵向加/减速度多模型分层切换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汽车纵向动力学模型的大不确定性,设计了一种基于鲁棒控制理论的汽车纵向加速度多模型分层切换控制系统。通过分析汽车纵向动力学特性,用4个不确定模型覆盖对象不确定性,并应用LM I方法设计对应的鲁棒性能控制器集合。考虑鲁棒控制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对不确定性的系统增益进行估计的切换指标函数,以选择控制器进行控制。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在大不确定性下可以对纵向加速度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9.
高锋  张磊  王建强  李克强 《汽车工程》2006,28(12):1090-1093
在设计油门和制动执行器硬件以及各部分电控单元基础上,通过对相应的控制算法、信号采集和处理算法、CAN协议和通信软件的设计,构成基于CAN总线的安全车距保持系统。通过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CAN控制网络能满足该系统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0.
研究目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在施工时常采用二次浇筑施工方法,但在一些工程施工完成后发现箱梁顶板出现大量裂缝,其中沿横桥向裂缝较多,造成箱梁顶板在施工阶段出现早期裂缝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二次浇筑过程中顶板与腹板混凝土之间的收缩差和顶板混凝土水化热的温度效应。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顶板在二次浇筑时进行水化热温度场和早期应变的连续监测,研究预应力钢束分阶段张拉对箱梁顶板早期裂缝的控制效果。研究结论:(1)由于二次浇筑的连续箱梁顶板与已浇筑的箱室腹板之间存在一定的温差,并且腹板对顶板有一定的约束作用,顶板混凝土有开裂的风险;(2)对预应力钢束进行一次张拉时,顶板早期将产生较大的拉应力,混凝土将开裂;对预应力钢束进行分阶段张拉时,箱梁顶板的早期应变和应力均有一定程度减小,可有效降低箱梁顶板混凝土开裂的风险;(3)预应力钢束采用分阶段张拉施工工艺对终张后箱梁的受力性能没有影响;(4)本研究成果可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