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133篇
综合类   84篇
水路运输   103篇
铁路运输   55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372.
373.
浙江省航运公司船舶设计室根据沿海市、县属地方海运企业亟待更新改造船舶,但又缺乏资金的状况,经过调查研究和技术经济论证,组织设计了几种吨位的节能经济型钢质沿海货轮。300吨级是其中的一种,富春江船厂已建成交货两艘。  相似文献   
374.
淮北相王大桥桥面很宽,总宽达45m,横向需设置2个混凝土斜主塔柱,主梁采用宽幅多箱室混凝土梁,加之下塔柱较矮,温度和收缩徐变等作用力较大,通过主梁和主塔墩支座连接,很好地解决了主桥各种受力要求,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采用主动施顶的施工新法,有效地解决了斜塔施工的诸多难题。本桥为国内外首次创造性地采用支座体系宽幅多箱室混凝土主梁无背索斜拉桥。  相似文献   
375.
高速公路拼接段EPS轻质路堤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针对在深厚软弱地基上进行高速公路的拼接拓宽工程,新老路基之间将会产生差异沉降的特点,基于理论分析和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的要求,提出采用EPS超轻质硬泡沫塑料作为路堤填料,以达到减小路堤荷载和控制新老路基间差异沉降的目的,并依托具体工程实例对EPS轻质路堤的沉降变形特性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揭示了现场实际加载条件下EPS的压缩特性和地基竖向沉降、水平位移、不同深度处土体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在对实测资料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速公路拼接拓宽工程EPS轻质路堤的设计方法,并依据现场实践对设计施工要点进行了总结。实践表明,EPS显著改善拓宽路堤的受力特性,减小新老路基间的差异沉降,在设计施工中应解决好EPS块体密度、上覆层厚度的选择,路基排水和地下水位的控制、EPS材料质量检验和控制以及施工放样等问题。  相似文献   
376.
船用柴油机尾气控制与净化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油机兼具经济性与良好的动力,在船舶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船用柴油机尾气中的颗粒物,CO,NOx,SO2,HC等物质对环境存在较大影响,因此国内外的研究者开展了船用柴油机尾气控制与净化措施的探寻。研究当前国内外船用柴油机排放标准,并总结柴油机尾气的排放控制与净化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7.
基于两色法原理,可利用彩色高速相机测量喷雾火焰的温度和炭烟浓度(KL)二维分布的时间演变,为先进柴油机燃烧系统设计提供必要信息。通过使用单台彩色相机的两个独立感光通道,两色法测量装置得到大幅度简化。两色法的测试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双波长的选择,带通滤片的透过性,光路的设置等,然而相关研究并不充分。本文在对两色法的测试不确定度及误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之后,并对柴油丁醇混合燃料在不同环境氧体积分数下的火焰温度和炭烟浓度(KL)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78.
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轮胎气压监测系统轮胎换位自学习匹配方法。该方法基于间接式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和轮胎受力特性对换位后的轮速信号特征进行分析,运用BP神经网络识别轮胎换位方式。通过采集轮胎换位后各车轮轮速数据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从而实现神经网络对轮胎换位的准确识别,使得TPMS在无人工干预下可自行识别轮胎换位状态。道路试验结果表明,完成训练后的网络可实现对未换位、交叉换位、前后换位和循环换位的有效识别,准确率达97.52%。  相似文献   
379.
为了提升城市中心区多类型用地配建停车设施的泊位利用效率,基于车辆停放的空间和时长占用特性,明确基于时空消耗的多类型用地组合停车设施容量概念,建立停车时空资源消耗模型。结合停车共享理念,设计片区组合停车设施时空资源匹配的优化流程,建立面向"溢出停车需求、共享泊位供给、时空资源分配"的理论模型和计算流程。进而以组合用地各停车场泊位综合占有率最小为目标,运用用户均衡理论建立了停车供需时空匹配优化模型,并将所提方法应用于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商场、酒店、医院这5种典型用地类型配建停车设施构成的算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停车设施服务居住区停车需求的共享泊位分配数量由停车场泊位需求的空间数量和停放时长共同决定,并非所有存在剩余泊位的停车场都适用于通过开放共享来提升片区停车设施的利用效率;行政办公区配建停车设施(匹配占有率39%)无论长时还是短时,均最适合匹配居住区溢出的夜间停车需求,其他依次为匹配效果接近的商场(匹配占有率16%)和酒店(匹配占有率15%),医院(匹配占有率0)与居住区溢出需求的匹配最差。提出的停车资源匹配方法能够精确计算不同停车需求时空特征所对应的泊位共享分配方案,可为精细化共享停车策略的制定提供量化支持。  相似文献   
3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