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186篇
综合类   68篇
水路运输   121篇
铁路运输   91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7 毫秒
81.
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大理至保山高速公路第十四同段软基处理,介绍水尼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特点,机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82.
83.
优化球鼻艏形状可以改善船舶阻力性能.本文以阻力最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渔船球艏优化方法.首先对渔船球鼻艏进行参数化建模,以球鼻艏的设计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结合CFD技术对设计变量进行灵敏度分析,甄别出对阻力性能变化最为敏感的若干设计变量;然后,使用穷举搜索法对样本空间进行采样,并通过CFD技术进行阻力预报;最后建立阻力系数与设计变量之间的替代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渔船性能,获得阻力最优对应的球艏形状.研究表明,在设计工况,采用该方法优化后的船型较初始船型总阻力降低2.68%.  相似文献   
84.
为探索老龄超大型油船(VLCC)用途,更合理地制定老龄VLCC用途方案,介绍老龄VLCC用于海上储油、拆解和修理后继续营运等3种不同用途方案,分析不同方案的利弊,采用多决策目标法对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决策用途的反馈及时修正、调整决策,最终形成老龄VLCC用途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5.
基于CATIA的船体参数化建模及稳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CATIA的二次开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船舶AutoCAD型线图自动生成船舶三维实体模型和计算稳性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大量的人工建模和计算时间。利用VB编程,基于型线图自动提取船体的三维点坐标,实现了船舶主船体线框模型、曲面模型和实体模型的快速自动生成,基于实体模型自动获取船体的BOM信息,并进行了船舶静水力和大倾角稳性的自动计算计算。最后,通过一个实船算例验证了该方法操作简单,计算迅速,较之传统计算方法结果更加精确可靠,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分析了当前我国会计服务业面临的问题;加入WTO后,会计国际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了我国会计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7.
1问题的提出 目前,桥上线路的捣固作业方式一般有两种:日常维修由于基本轨和护轨间的净距无法满足普通捣固机捣镐的下插宽度,只能采用人工捣固;大中修施工时,只有将护轨临时拆除后,才能使用普通捣固机械进行捣固作业,结束后再恢复护轨。现桥上大都铺设的是混凝土枕,人工捣固很容易造成轨枕底部掉块,加之人工捣固质量远不如机械捣固,因此,在日常维修中,桥上线路一旦产生高低不平顺时,只能够采取加垫调高垫板的办法解决,“维规”对调高垫板的使用又有严格的要求,对个别水平、低接头的处理可以使用垫调高垫板的方法处理,对长大轨面不平顺和垫板超过容许高度都不可用此方法解决。因此,在桥上能够解决用普通捣固机进行捣固,是彻底改变桥上作业方式的惟一出路。同样,随着铁路提速的要求和客运专线的大量建成运营,机械化养路是工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8.
结合广州地铁天河路段浅埋暗挖掘施工实例,介绍采用加长加密小导管超前支护的技术使隧道通过饱和砂层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89.
新建盾构隧道垂直下穿对既有隧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某新建盾构隧道拟近距离垂直下穿苏州地铁1号线区间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盾构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三维弹塑性数值模拟,分析不同间距时新建隧道垂直下穿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力、弯矩、轴力和土层位移均随着开挖步的增加而增加;新建隧道开挖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在3倍新建隧道直径范围之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新建隧道垂直下穿既有隧道的间距应大于0.8倍新建隧道直径,否则,应采用改变施工参数、加固既有隧道周围土体等施工措施,降低既有隧道截面的应力、弯矩、轴力和土层位移的增加值,确保既有隧道结构的安全和新建隧道的顺利掘进。  相似文献   
90.
基于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盾构管片受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盾构管片拼装块与连接螺栓的非连续性和拼装块之间的接触关系,建立三维非连续接触计算模型。以苏州某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为例,对盾构管片的受力状况进行模拟计算,并与惯用法模型和修正惯用法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盾构管片内拱顶K拼装块部分区域的损伤因子超过了损伤临界值,这些部位将产生明显可见的裂缝;盾构管片拱顶与拱底内侧的受拉区域均产生了塑性变形,拱顶K拼装块的塑性区深度达到截面宽度的55%;盾构管片最大内力组合在两侧拱腰管片的接头处;三维非连续接触计算模型可以更好地反应管片接头对内力的影响和管片混凝土材料的受力及变形特性;模型中盾构管片接头处接触单元的设置消除了其他模型中接头刚度差异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对盾构管片抗压刚度及抗弯刚度均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