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94篇
综合类   78篇
水路运输   51篇
铁路运输   77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01.
本文介绍了标定牵引功率为3280kW、符合Tier2标准的GEES44DC干线机车的排放测试结果和使用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对机车排放的影响。使用含硫约400ppm的试验燃料进行基准排放测试,然后分别使用掺混比为2%、10%、20%和100%的生物柴油(由大豆提炼的)进行测试。气态和颗粒排放物按照美国联邦法规第40章92款进行采样。测试结果表明,与基础油相比,在美国环保局(EPA)干线机车牵引循环和调车循环时每种掺混油的颗粒物(PM)排放量均有所降低。混合10%生物柴油时,PM排放量降低最为显著。相比较而言,继续增加生物柴油比例对于进一步促进PM排放降低的效果有限。使用生物柴油时,就PM排放而言,调车循环比干线循环时降低更显著。使用B2、B10、B20混合燃料时循环加权氮氧化物(NOx)排放量的增加不明显,在试验误差范围内。然而,使用B100燃料干线机车牵引循环时NOx排放增加近15%。除使用纯生物柴油时碳氢化合物(HC)排放在干线和调车分别降低了21%和24%外,其他各工况碳氢化合物排放量在正常试验误差内。与使用基准油相比,测得干线牵引循环下使用B20和B100燃料一氧化碳排放量分别降低了17%和24%。使用B2和B10混合燃料时,体积燃油消耗增加了约1%。使用B20混合燃料时,体积燃油消耗略高于2%,使用B100燃料时增加了近7%。  相似文献   
302.
管会生  张瑀  杨延栋 《隧道建设》2015,35(4):377-381
为了解决盾构关键掘进参数的合理配置问题,实现盾构在不同地层条件下安全、快速、高效掘进,以新街矿区斜井隧道工程为依托,在研究斜井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双模盾构掘进参数配置的原则;分析计算双模式盾构在2种掘进模式下的最大切深、土舱压力以及盾构推力、刀盘扭矩等关键掘进参数,确定了在EPB模式和单护盾TBM模式下的最大切深分别为28r/min和19 r/min,并提出了在6个地质区间下双模盾构关键掘进参数的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303.
吴和北  管会生  张瑀 《隧道建设》2015,35(2):191-196
盾构选型的合理性和关键参数的准确确定是盾构法工程施工成败的关键。针对成都地铁7号线火车南站至神仙树区间地质和水文特征,结合盾构对不同地层的适应性比较,论证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就盾构施工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盾构各个系统进行选型分析。在盾构推进阻力和刀盘回转阻力计算方法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地质参数,计算出该区间内最大的推进阻力为10 659 k N,最大刀盘回转阻力矩为4 072 k N·m;选取合适的储备系数,确定盾构最大推力和刀盘装备扭矩的建议值分别为26 648 k N和6 108 k N·m。最后通过与实际值进行对比,验证了盾构推力和刀盘驱动扭矩理论选型值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04.
基于复杂网络的舰船电力系统结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简化和构建了现有舰船电力系统拓扑模型,并运用复杂网络相关理论,计算了不同网络拓扑下的网络指标参数,分析在负载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指标的变化,从而说明当前舰船电力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同时,是对综合电力系统合理化设计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05.
系统薄弱环节的辨识是系统可靠性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反映出可靠性与系统元件的相关性,从而发现系统可靠性的薄弱部分,为系统规划和运行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基于最小割集理论,利用可靠性追踪原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环形舰船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通过计算该环形舰船电网各元件对系统不可靠度的分摊,辨识出对系统可靠性影响较大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306.
基于直流区域配电系统的网状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  付立军  叶志浩  王琦 《船电技术》2007,27(4):193-196
本文在综合电力系统的输电网络研究方面,分析了直流网状网络在舰船容量设置以及故障重构方面的优点,阐述了直流区域配电系统在隔离故障和优化舰船设计方面的优势.对于基于直流区域配电系统的直流网状网络,提出了此类网络在继电保护研究方向上主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307.
高架快速路网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于2004年12月20日开通试运行.选取试运行前后的典型工作日2004年12月16日和2005年1月6日作为对比日期,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处理比较和交通畅通率的统计汇总,分析对比目前开通的6块可变情报板影响较为直接的延安高架路北侧、南北高架路(中心区内)的主线、出口匝道的交通状况.  相似文献   
308.
为模拟交通荷载,引入并改进三车道元胞自动机得到汽车荷载作用位置的随机动态变化,同时利用汽车动力模型、列车-钢轨-隧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得到交通荷载量值随时间的动态变化。首先建立叠合式公轨隧道有限元静力模型并进行分析,随后将交通荷载导入公轨隧道有限元模型中,对公路隧道衬砌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获得衬砌的水平应力时程曲线、最大应力响应值和振动加速度,并获得不同隧道布置形式下最大加速度分布曲线、最大应力分布曲线。为减小公路隧道底板拉应力,对2种隧道之间的垫层布置形式进行了措施优化,最后对垫层与动力响应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静力条件时铁路隧道造成公路隧道下部刚度差异,不同铁路隧道布置形式会分别加剧或减小公路隧道底板拉应力;动力条件时动力响应值在2种交通荷载共同作用时达到最大值,其中最大拉应力为2.77 MPa,与静力分析相比增加了7.36%,且公路隧道最大振动加速度由列车荷载控制;不同的铁路隧道布置形式下公路隧道的最大振动加速度和拉应力大小及发生位置有所不同,铁路隧道分开、合并布置时,最大振动加速度分别出现在两侧隧洞跨中和公路隧道中墙处,前者最大拉应力值约为后者的1.5倍,且其最大拉应力出现...  相似文献   
309.
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充分彰显出大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方式为掌握各种高尖端技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当前在智能网联汽车中应用毫米波雷达技术已逐渐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但是研究人员在深化探究过程中依然会在研究方向上产生困惑,因此所以文章通过简述智能网联汽车和毫米波雷达的基本概念,在详细介绍当前研...  相似文献   
310.
肖晗  叶志浩  纪锋  颜清松 《船舶工程》2018,40(12):43-48
为了定量确定整流发电机突加负载时的瞬时电压变化与储能补偿功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等效和曲线拟合的瞬时电压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整流发电机直流侧的突加负载折算到交流侧,并利用整流桥的电压特性,分别给出了空载突加和带载突加时的瞬时电压表达式;然后,将储能装置的投入等效为负电阻的形式进行功率补偿,通过计算得到瞬时电压与补偿功率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PSCAD仿真结果对理论计算进行曲线拟合,得到调整后的瞬时电压与补偿功率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研究储能装置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