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23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胡亮 《城市交通》2009,7(5):78-84
针对我国大城市存在不同性质交通流对走廊核心干路过度依赖的问题,提出路网分流和断面分流两种交通走廊功能保障措施,分别以上海市杨高路交通走廊和库里蒂巴西南交通走廊为例,剖析以这两种保障措施为核心的交通走廊设计要点。对城市发展轴交通走廊提出三种设计模式,对一般性交通走廊提出两种设计模式,分别探讨了每种模式的适用条件、设置要素、优缺点和实施保障要求。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通道的设计关系到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处理不当将会引发社会矛盾.设计者在依据相关规范进行设计的同时,应兼顾当地居民的需要,使设计方案不断趋于完善与合理.  相似文献   
13.
14.
胡亮  李黎  樊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41(6):685-689,695
结合模态截断技术,导出了特征正交分解型谱表示法的随机模拟公式.给出了空间变异地震动的随机描述,并通过引入对地震动谱矩阵的预分解,导出了用于平稳空间变异地震动随机模拟的简化计算公式,避免了较耗时的对复矩阵求特征值的运算.简化公式同样可用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加速,较之原有模拟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最后,模拟了龙潭河特大桥桥址处的空间变异地震动,说明了所推导的方法是正确的,同时形象地说明了地震动特征正交分解模态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公路隧道修建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其中不乏有一些超长隧道。在河北省太行山区,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隧道成为该省高速公路隧道的主体。目前在建的张承高速公路路线全长约62km,全线共设置隧道4座,其中特长隧道一座、长隧道一座、中隧道一座、短隧道一座。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出入口通行能力与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分析大型公共建筑机动车出入口长度影响因素,考虑大型公共建筑用地出行生成率与城市道路车辆反应视距,建立出入口长度模型.该模型利用建筑交通生成计算出入口道路排队长度,并利用视距三角形计算出入口车辆安全距离,取其中较大值为出入口长度.最后以某市公交枢纽站为例进行试算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应用模型所得出入口长度后,公交站出入口道路与临近城市道路的单车平均延误分别减少5.05s与6.37s,平均车速分别提高5.1 km/h与4.81 km/h.可见研究成果有利于大型公建机动车出入口交通渠化与线形改善.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散货船顶边压载舱与底压载舱的连通设计。以某型58 500 DWT散货船为例,深入描述了管子连通和结构通道连通两种型式。结合施工配合,总结了船舶建造过程中,两种连通方案施工时可能引起的安装工艺、焊接工艺、涂层工艺质量不达标,造成管子或者结构通道易腐蚀、磨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核动力航母电力系统容量大、负载多、安全性要求严格等特点,对电力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从国外核动力航母电力系统的电站配置、电制选择、电网结构、应急电力系统配置等方面,分析核动力航母电力系统的配置特点及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0.
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安全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山区高速公路也日益增多.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一些特殊路段采用了连续长坡的纵断设计.如北京八达岭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等,部分路段纵坡坡长达5km以上,坡度也达到3%~5%,由此也带来了严重的行车安全问题.在山区公路严重交通事故统计中,连续长坡路段交通事故占总数的40%以上,特别是在长下坡路段,交通事故发生率更高.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下坡路段的事故发生频率要明显高于上坡路段,所以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的安全设施设计,对行车安全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