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为实现管片接头的受力和接缝防水共赢,利用可模拟复杂接头特性的管片接头力学模型,分析不同位置、不同宽度、不同数量的密封垫对管片接头的力学影响,并探讨兼顾管片接头受力与密封垫防水的接头设计,给出相应改进建议。研究表明: 1)对于软弱地层的管片接头,密封垫靠近接缝面中部布置可以使管片接头保持较高的抗弯刚度,降低接头混凝土压溃和螺栓受拉屈服的风险,确保管片接头的受力安全,并具有良好的接缝防水能力; 2)对于硬质地层的管片接头,其密封垫靠近接缝面边缘布置或采用大宽度密封垫,并配合采用改进接缝面接触方式和改善螺栓材质等综合措施,可达到同时降低接头抗弯刚度、确保接头安全、提高接缝防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32.
针对锂电池的实际使用需求,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OZ3705电池管理芯片设计的低功耗电池管理板。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电池管理板的芯片选择、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实际结果表明这种管理板电路结构简单,功耗低。另外,由于主要利用软件实现各种功能,该管理板利于进行功能改进。  相似文献   
33.
换乘设施规划布局对枢纽换乘效率至关重要。利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及方法,从系统性角度研究枢纽设施与交通需求匹配关系,确定构建枢纽内部换乘系统运能匹配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一般方法。运用该方法构建枢纽内部铁路换乘城市轨道交通运能匹配模型。以北京西站铁路换乘地铁系统相关数据进行实例验证,发现安检设施为铁路换乘地铁系统的运营瓶颈点,经验证发现模型误差在3%以内。针对系统运营瓶颈点提出相应改善措施,运用该模型进行仿真发现,适当增加安检机、扶梯、楼梯以及检票机的数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系统客流运营的效率。  相似文献   
34.
现有各型列车的温度监控系统均为单独设计,设计概念各不相同,故障查找及故障应急方式各不相同,这导致在实际应用中,易造成多发性故障,严重影响实际运营秩序。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各种车型有必要采用统一的标准化温度监控系统。介绍了温度传感器的类型,分析了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了新的温度控制逻辑。  相似文献   
35.
配合盾构法修建地铁车站的技术方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介绍国外利用盾构法技术修建地铁车站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修建地铁区间盾构隧道时,采用直径6m左右单线隧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区间盾构隧道的基础上扩建地铁车站的4种施工方案.根据广州地铁3号线林和西路站的主要技术标准、修建规模以及各施工方案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车站结构.最后,讨论了应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施工步骤、车站结构设计方法、特殊管片的设计、环境控制和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36.
37.
模糊理论在公路隧道围岩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围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11):63-65
目前公路隧道中围岩的分类方法主要以经验为主,常常在特定的围岩地质条件下,不能确切地给出围岩的类别,这对公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带来了不便。本文在多因素围岩分类法的基础上,引进模糊理论,建立围岩模糊分类法;围岩地质条件确定后,用围岩模糊分类法中的隶属度函数计算出各因数的隶属度,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给出确切的围岩类别;围岩模糊分类法的应用将对公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38.
为应对我国交通安全的严峻形势,开发交通行为安全性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系统以交通行为为研究对象,从行为机理出发,综合评判和差分各类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安全性,从而提出有效的提升对策.在对我国湖州、江门、肇庆、中山等市交警调研的基础上,将问卷调查获得的用户需求模糊信息,运用模糊质量机能展开(QFD)方法转化为系统的设计要素,构建了系统设计的质量屋模型.根据专家对各方案设计要素的评价,结合设计要素的重要度,选出满足用户要求的最优方案:架设在Ubuntu操作系统之上,配置Apache tomcat+MySQL+PHP软件.最后,对最优方案进行功能和系统实现细化,为进一步的系统详细设计服务.   相似文献   
39.
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受力分析力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围  孙继东  李成 《隧道建设》2005,25(Z1):17-20
以铰接圆环、匀质圆环和梁-弹簧模型三种力学模式对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的内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用梁-弹簧模型计算的弯矩值介于铰接圆环和匀质圆环的内力值之间.梁-弹簧模型直接考虑接头的抗弯刚度,能够真实地模拟管片衬砌的力学行为,因此在盾构隧道管片衬砌设计中,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0.
李围 《公路》2008,(11)
针对双车道高速公路越江盾构隧道,开发了一种10块等分管片结构,并进行了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通缝拼装管片结构的变形较大,弯矩和剪力最小,纵向螺栓的剪力为零;而错缝拼装的变形较小,弯矩和剪力最大,纵向螺栓剪力较大;两种拼装条件下轴力变化不大;水土分算情况下管片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比水土合算的要小.10块等分管片在特定的错缝拼装条件下,每一环管片的内力和变形是相同的,可改善管片结构的受力特征、减少配筋量.管片一环10块等分有利于优化配置运输能力和管片拼装机械手的拼装能力,同时减少管片的接头数量、增加隧道衬砌的防水能力,值得在我国双车道高速公路越江盾构隧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