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86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倾斜荷载下群桩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Coodman单元模拟桩土界面的相互作用,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倾斜荷载下群桩的受力特性进行探讨,并开发出适用于各种荷载形式的计算程序。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充分反映桩土作有机理及群桩作用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碎石桩复合地基作为纵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一种,不仅在工程中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还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对碎石桩复合地基现有半理论半经验公式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其纵向协调变形,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进行探讨,使对碎石桩的设计计算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3.
岩溶区桩端持力岩层安全厚度计算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赵明华  袁腾方  黎莉  蒋德松 《公路》2003,(1):124-128
通过对岩石形特性及其破坏机理的深入分析,对岩溶区桥梁桩基桩端持力岩层安全厚度的确定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便于工程应用,且经济、安全可靠的计算公式,并结合湖南省潭邵高速公路建设,对公式的使用范围、注意事项、影响因素以及合理的安全系数的选取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4.
采用Goodman单元模拟桩土界面的相互作用,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倾斜荷载下群桩的受力特性进行探讨,并开发出适用于各种荷载形式的计算程序.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充分反映桩土作有机理及群桩作用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某跨江大桥超长灌注桩质量问题的综合分析,深入探讨了超长灌注桩的承载机理及承载特性,结合该工程问题进行实例分析,提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6.
探讨软弱土(ψ≠0)地基加筋路堤稳定性分析方法.针对传统分析方法因对加筋材料的加筋作用估计不足,导致计算结果过于保守问题,文中在充分考虑加筋体的加筋作用下,提出了加筋路堤稳定性分析新的改进分析计算方法,并同时提出采用演化算法搜索临界滑动面和最小安全系数.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加筋路堤稳定性分析方法与工程实际情况吻合较好,而且混合演化算法能有效地搜索到路堤所有的临界滑动面.  相似文献   
107.
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室内模型承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前人试验模型的不足 ,根据相似理论 ,以某高速公路土工格室 碎石桩复合地基为原型 ,设计完成了一组大型对比室内模型。并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 ,对其承载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得到了有益的结论 ,对土工格室 碎石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大量试桩资料表明,桩身荷载传递函数曲线多符合双曲线模型,故有必要对嵌岩桩荷载传递性状进行非线性分析.为此,引入双曲线模型,以荷载传递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可充分考虑桩土与桩岩荷载传递性质差异的桩-土-岩共同作用计算方法.并将其用于实测试桩资料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双曲线模型的非线性桩-土-岩共同作用计算方法能准确地描述嵌岩桩荷载传递性状,且参数容易取得,是一种工程中可行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9.
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组合桩型复合地基应用日益广泛。该文综合了国内的应用和研究现状,明确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总结竖向增强体的组合形式,分析了目前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成果。其研究结果可为组合桩型复合地基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基于整车模型的桥头路面动力荷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路桥不均匀沉降产生的桥头跳车将导致桥头路面受力显著增大和路面提前破坏。通过建立7自由度整车运动动力模型和路桥过渡段路面-桥面形状几何模型,采用Wilson-θ方法求得了车辆经过不平顺的路桥过渡段所产生振动的时程。计算结果表明,桥头跳车中汽车后轮的最大动荷载明显大于其静荷载,且其最大动荷载并不一定仅发生在桥头搭板范围内,而在下桥方向一定长度范围内。对于长度小于100 m的桥梁,桥梁长度对路面所受最大动力荷载的大小和位置均有较大影响。因此常规仅对桥头搭板进行加强的设计方案是不够的,还应根据桥梁的长度不同,对桥头一定长度范围内路面就跳车所产生的动力荷载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