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17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2009年注定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我们希望中国2009年能够平安、和谐地度过,但前提是对环境有冷静的分析和认识,如果盲目乐观,则会受到惩罚。总体上来讲,中国经济目前已经进入冬天,而且是严冬。从2008年11月份的数字来看,工业增长、外贸  相似文献   
42.
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海战,协同防空已成为编队防空作战的一种主要模式。针对编队协同防空决策过程中各舰艇成员之间如何协同的关键问题,将编队舰艇成员抽象为决策智能体,基于智能规划理论,提出一种面向编队协同防空决策的多智能体规划方法,能够有效的实现各舰艇决策智能体之间的协作与协调。  相似文献   
43.
采用习惯性流产妇女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42例习惯性流产妇女和42例正常生育妇女(对照组)的精神状况进行了测评。结果:习惯性流产妇女90.5%感到精神压力,害怕再次妊娠流产,比对照组精神症状多,抑郁程度重,焦虑频度高。提示习惯性流产可能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在对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躯体治疗的同时,应提供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44.
基于碰撞检测的舰艇作战计划仿真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舰艇作战计划仿真适用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特点,介绍了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策略,分析了不同策略的侧重点,结合海战特点选取了适合舰艇作战计划的仿真策略。对舰艇作战计划仿真进行离散事件的分类,研究不同事件类型下的时间确定方法,其中重点阐述了通过"碰撞检测"算法,计算舰艇作战中重要条件事件发生时间的方法。在此方法基础上,结合舰艇作战流程给出了方法的应用分析。提供一种可提高舰艇作战计划仿真效率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5.
针对小净距穿越两栋建筑物的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和两侧建筑物倾斜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及其桩基础的影响。结果表明:后行线(北线)开挖引起的隧道轴线上方地表沉降略小于先行线(南线),两者叠加形成的沉降槽呈偏W形;开挖面位置一定时,桩顶沉降大于水平位移,桩底沉降与水平位移接近;随着开挖面接近桩,桩顶沉降和桩底水平位移逐渐增大,在开挖面通过2倍洞径后桩底水平位移逐渐趋于稳定,在开挖面通过6倍洞径后桩顶沉降逐渐趋于稳定;随着开挖面接近桩,桩顶及桩底水平位移朝向隧道,桩中部则远离隧道。  相似文献   
46.
铁路信号数据配置系统用于铁路信号产品工程应用设计、数据配置、信息化及数据分析。通过实现统一的数据图形化处理及数据配置,完成各信号产品配置数据的差异化输出,并纳入数据配置的前端工程应用设计。通过信息化手段,使项目管理层和领导层能随时掌握工程进度,有利于资源调配和项目全局把控。针对工程应用设计数据和信号产品配置数据,进行研究和统计分析,有效提高信号产品的交付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47.
为研究木质素纤维复配SBS改性沥青胶浆的流变特性及微观作用机理,制备了不同掺量的木质素纤维/SBS复合(WF/SBS)改性沥青,利用动态剪切流变(DSR)以及弯曲梁流变(BBR)试验分析了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通过针入度、软化点与延度试验评价了其基本物理性能;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改性共混机理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纤维对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改善效果显著,低温抗裂性改善效果一般。在高温状态下,WF/SBS改性沥青表现出更优的弹性特性,具有更宽的相位角变化范围,更低的温度敏感性。基于扫描电镜SEM试验可知,WF/SBS是一种以物理改性为主的共混体系,木质素纤维的脱黏与拔出效应以及与SBS改性沥青复配后形成的“点+线”式的空间网络结构是促使其高温稳定性提升的主要原因。当木质素纤维掺量为0.2%时,其微观分布形态最优,掺量增加至0.3%时开始出现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