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8篇
综合类   1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文中通过对AC-13、SAC-13和AK-13A相应筛孔通过率的上下限分析,把9.5mm、4.75mm、1.18mm三个筛孔通过率作为空隙率影响的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分析,找出这三个筛孔通过率对集料空隙率的影响程度,为优化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嵌 缝砂的剪切试验,提出嵌缝砂的剪切模式与常刚度模式相吻合,并探讨了嵌挤式混凝土块路面央层剪切破坏的准则。  相似文献   
13.
基于表面能计算黏附功是目前评价沥青-集料黏附性的方法之一,传统计算方法基于材料表面物理化学与杨氏方程,利用已知液体与沥青接触角即可求得。该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沥青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基于两种不同计算模式和Fowke理论求得沥青表面能,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原子力显微镜在进行分析时基于JKR(S)理论可求得沥青表面能,其结果与传统方法计算的表面能结果更为接近,且与传统方法求得的表面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作为新的表面能计算方法;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沥青样品在同样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时,人为影响小、精确度高、评价结果可靠,可作为新的计算沥青表面能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砼嵌挤块路面结构的特点,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面层的施工方法,并对各结构层,特别是面层材料提出了比较具体实用的技术指标。通过试验路近一年运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正交异性钢桥面沥青铺装受力特征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国内外钢桥沥青铺装使用状况与直道试验结果发现,疲劳开裂是正交异性钢桥面沥青铺装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直道试验钢桥模型,针对加劲肋顶部出现纵向疲劳裂缝的实际情况,对应变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对比计算结果与直道试验结果,验证计算的正确性,得到相关的图表公式。  相似文献   
16.
钢桥桥面沥青铺装结构的高温浸水车辙直道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国内外有代表性的6种钢桥桥面铺装结构体系进行高温浸水车辙直道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某些方案的高温浸水车辙的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不尽一致。通过对试验结果深入分析,发现钢桥桥面铺装层厚度和混合料粒径的匹配是造成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优劣的重要原因,进而提出表面层混合料厚度和粒径的适合匹配,这对钢桥桥面铺装结构的完善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铺筑室内土基足尺试验,模拟南方气候条件的变化控制地下水位,实测得到1年内各个月份的土基模量值,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了典型路面结构各个时期内各计算点处的应力、应变、变形,进而对常用的路面设计指标弯沉、疲劳、车辙进行了损伤分析,将计算结果与考虑最不利季节模量的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对于我国半刚性路面,土基模量的季节性变化对弯沉和疲劳损伤影响较大,而对于车辙损伤的影响较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19.
超薄白色罩面作为一种新型路面结构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其特定的路面结构要求超薄水泥砼面层与沥青层层间较好联结,因而层间抗剪性能对保证路面正常使用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了基于便携式剪切仪的层间界面剪切试验,采用水泥砼和沥青砼复合试件模拟超薄白色罩面和旧沥青面层的结合状态,得到了界面剪切强度随温度和竖向压力的规律.同时验证了该试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长沙市芙蓉路拓改工程和长永高速公路复合路面工程,通过对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大规模调查,提出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5项评价指标,即结构承载能力、接缝传荷能力(弯沉差)、路面破损、抗滑能力和平整度。从使用性能和结构性能两方面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