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6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11.
为提高信号交叉口半感应控制效率,减少绿灯损失时间,分析了半感应控制特性,建立车辆检测器选址模型,研究半感应控制配时参数计算方法,提出了可变单位绿灯延长时间模型;以福州市某交叉口为例,采用Synchro仿真软件进行成果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合理设置半感应控制车辆检测器位置和配时参数,可使交叉口单车平均延误从32.63 s下降到27.35 s,平均速度从24.50 km/h上升到30.83 km/h,排队长度从32.40 m降低到14.87 m。  相似文献   
12.
慢行交通混合过街时相互干扰较多,过街特性与一般的行人或电动自行车过街有所不同。本文对福州地区5个信号交叉口的慢行交通过街交通流和交通冲突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描述慢行交通混合过街交通流特性并建立交通冲突模型。研究得到电动自行车过街平均速度的均值是7.89km/h,行人过街平均速度为4.37km/h;随着慢行交通密度的提高,慢行交通速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最后将冲突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作比较,检验了冲突回归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对惠州至博罗沿江一级公路因路面排水出现的问题进行计算分析,提出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以行车试验为基础,通过与白天行车状况的比较,探索夜间在高速公路行车时,在直线路段上车速与驾驶员心率之间的变化特点以及在平曲线路段上车速与半径之间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速公路长大连续纵坡路段平、纵线形及其组合特性,在检查现行《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中关于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方法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长大连续下坡路段运行速度协调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高速公路长大连续下坡路段运行速度协调性的评价方法,以为设计部门对长大连续纵坡路线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大量膨胀土试验,对广西崇(左)上(思)二级公路3种膨胀土击实土样的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膨胀土的起始含水量和起始干密度对其变形的影响是主要的外部因素;根据膨胀量试验、膨胀力试验和收缩试验的试验数据,得到了膨胀量、膨胀力和收缩量与起始含水量和起始干密度的相关关系。同时,研究了干湿循环对击实膨胀土膨胀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膨胀土的路基设计和路基处理等膨胀土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分析处在城市主干道上的环形交叉口设置信号控制后的设计通行能力。并与不设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相比较,看其通行能力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平曲线半径对行车心生理反应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动态心电仪(ECG)和GPS等仪器,在一段60km长的高速公路路段上,于正常交通流条件下,对10名驾驶员进行行车试验,并从大量试验数据中提取出试验车不受超车、被超车和跟车行驶影响的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试验数据深入的分析,建立自由流下在高速公路平曲线上行车时,车速、半径和心率增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在对模型的分析讨论中,确定符合驾驶员行车时心理舒适要求的、设计车速为80km h的高速公路平曲线半径的最小值。这为高速公路在对应设计车速下最小平曲线半径的控制找到了以人为本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平曲线半径与车辆行驶速度之间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采用动态GPS仪,现场测试高速公路上车辆行驶的动态速度,并与高速公路各种平曲线半径相对照,寻找不同驾驶员在平曲线半径与行驶速度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再与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上的平曲线半径—设计速度相对比,分析高速公路平曲线设计指标使用的恰当性和高速公路平曲线上实际行车状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