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30篇
综合类   21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SBS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离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BS聚合物改性沥青是由沥青与聚合物改性剂组成的混合物,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这类体系不稳定,在引力的作用下可能发生相分离,文中采用热贮存试验来测试相分离并通过软化点之差,动态力学分析(DMA),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加以评价,在DMA及FTIR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研究基质沥青的类型,SBS聚合物的性能,剂量对离析的影响。此外,还探讨了离析的流变特性和离析的机理。  相似文献   
72.
利用SHRP结合料规范评价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HRP沥青结合料规范提出的指标对独山子沥青进行路用性能评定,结果表明:独山子沥青经聚乙烯(PE)、废胶粉以及SBS复合改性后,其粘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独山子沥青符合性能分级指标的PG52-22,独山子沥青掺加正品PE和废胶粉改性后符合性能分级指标的PG64-28,独山子沥青掺加正品PE和SBS后符合性能分级指标的PG70-28,独山子沥青掺加废PE和SBS后符合性能分级指标的PG64-28。  相似文献   
73.
木质素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木质素纤维沥青混合料的一系列路用性能试验,其中包括高温变形特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性等,试验结果表明,适当降低其沥青用量可以大大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同时混合料的其它路用性能也有一定的提高。因而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4.
徐亦航  郝培文  徐佳 《中外公路》2007,27(1):166-170
对瑞士、日本按传统的经验设计方法和新理论设计方法设计出的透水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耐久性和功能性等试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设计方法设计出的透水沥青混合料与传统的标准透水沥青混合料相比,拥有更佳的性能。研究还比较了瑞士标准混合料与日本标准混合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5.
层间接触条件对柔性路面路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郝培文 《中外公路》2007,27(1):60-64
考虑不同的层间接触条件,利用层状线弹性程序对路面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联结层与基层的不良接触可导致路面结构寿命缩短多达80%。对于表面层和联结层接触不良的情况,路面寿命对由交通荷载引起的水平荷载特别敏感。采用静态线性二维有限元模型和非线性二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的分析也证实了这些结论。  相似文献   
76.
不同添加剂对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拌沥青混合料WMA(Warm Mix Asphalt)是一种新型、环保路面铺筑材料,它使用一种具有合适粘度的调和沥青,即由两种不同针入度的沥青(软沥青和硬沥青)混合而成,从而可以使沥青混合料在较低温度下拌和、压实与施工,但仍具有与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相同的路用性能。该文主要介绍Aspha-Min,Sasobit和Evotherm 3种不同添加剂对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亮  郝培文  邹天义  黄永烜  杨瑾 《公路》2006,(12):188-192
微波加热是一种全新的热能技术,现已逐渐应用到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和维修中。为了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微波辐射加热下的各项性能,利用微波加热设备,研究了微波加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均匀性和微波加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最佳厚度。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有着快速、穿透深度大以及受热均匀一致等优点,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中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78.
厚沥青路面Top-Down裂缝分析及对路面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鸥明  郝培文 《中外公路》2006,26(5):133-137
Top-Down裂缝是厚沥青层路面的主要损坏方式。该文首先对Top-Down裂缝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使用断裂力学和有限元模型,对有裂缝路面的裂缝扩展机理和裂缝的增长阶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裂缝扩展的机理主要是拉应力作用,路面结构和荷载谱(大小和位置)也很重要;而荷载位置和温度在沥青混凝土中诱发的劲度梯度,连同沥青和基层的劲度,对裂缝扩展也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9.
SBS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分析了中国现行规范用来评价SBS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的优缺点,针对不足之处,参考美国国家公路合作研究计划(NCHRP)的LAST法,自行开发设计了可以自动恒温重复取样的储存稳定性试验仪。同时对不同种类的SBS改性沥青,在不同热储存(163℃)时间下,试验研究其离析后的动态剪切流变性能,据此提出一个新的指标--离析率Rs来评价SBS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建议当-0.2≤Rs≤0.2时认为储存稳定性合格,否则,超出此范围(Rs<-0.2或Rs>0.2),则认为不合格。最后分析评价了该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0.
以“潍莱”高速公路第9合同段综合提高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为例,分析了材料管理,设备选型与合理配置,施工组织管理及施工工艺试验研究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