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路面结构、分隔带及边缘排水系统等方面对海绵城市的道路设计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并通过案例分析,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道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硅灰掺量、砂率及天然骨料替代率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改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制备出抗压强度较高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再掺加保水材料以制备保水性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并研究其蒸发冷却效果。结果表明,提高硅灰掺量可增大拌和浆体量并改善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提高砂率可显著增加拌和浆体量,而提高天然骨料替代率则改善了骨料颗粒级配,因此三种措施均能有效提高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硅灰掺量为7.5%、砂率为10%、天然骨料替代率为20%时可制备出28 d抗压强度达27.3 MPa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此时掺加保水材料制备保水性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当保水材料掺量分别为3%、5%及7%时,试样28 d抗压强度将分别降低了35.9%、51.6%及57.1%。其中,保水材料掺量为3%的透水混凝土具有持续有效的蒸发冷却效果,而保水材料掺量为5%及7%的透水混凝土则仅具有显著的早期蒸发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陈亚杰  王洋  葛灵佳  葛永达 《船舶工程》2017,39(S1):290-292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不同时期建设的信息系统中的用户管理、权限控制和日志审计管理各不相同,在对信息系统的运维管理提出较高要求的同时,也关系着企业的信息安全。结合国内科研院所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现状,提出设计开发一套基于构件的权限控制安全平台,实现统一授权和审计管理并成功应用,提高了企业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效率,加强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4.
运用数理统计法对马歇尔试验的变异性进行分析,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若干控制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透水砖路面透水功能耐久性差、强度不足的缺陷,借鉴欧洲、北美的成功建设经验,结合国内建设条件,试验研究了缝隙透水型路面的关键设计参数、透水功能测试方法和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缝隙透水型路面具有良好的透水功能和力学性能,缝隙率宜大于7.5%,采用ASTM C1787M方法测试透水系数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设计了一台对置式直线压缩机驱动三台并联的完全相同的直线脉管制冷机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中三台制冷机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均能够获得与单台制冷机独立工作时相当的性能。在充气压力2MPa,工作频率50Hz工况下,三台制冷机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分别为:36.5K、37.3K、36.3K。在充气压力2.5MPa,工作频率54Hz工况,在压缩机能力范围内,77K液氮温度下获得了最高的试验制冷量230W制冷量,并且整机相对卡诺效率达到13.2%。  相似文献   
17.
主机监控系统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船舶的生命力、机动性、可操纵性,降低机组人员的疲劳强度和保证船舶的安全运行。本文阐述了国内外主机监控系统的现状、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公共体系结构下信息化主机监控系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船舶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包括早期以直流为主的电力系统概况和当前基于交流电制的电力系统的现状和特点,并就电力系统发展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探讨,最后结合现代工业化发展方向,从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云计算平台等方面,预测船舶电力系统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技术,以国外先进FCS架构为例对FCS技术优势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FCS技术在某海洋平台上的典型应用。由于FCS技术在信息集成、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面的优势,增强了现场信息集成能力、开放性、互换性、互操作性和可集成性,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和维护性,降低了系统及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针对船舶双燃料发动机燃料低压供储气系统的燃料泵控制,提出一种改进后的PID调节算法的控制算法,满足各工况下双燃料发动机供气压力及流量要求。在样机台架试验过程中,对比经典PID控制方法和该算法控制的燃料泵后端压力等,该方法输液稳定,确保缓冲罐压力平稳,控制精度高,反应时间快,超调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