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36篇
综合类   158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对新疆天山公路(G218线)那拉堤至巩乃斯段的两个翻浆土体原状土样进行了室内毛细吸水试验.提出了毛细系数的概念,并研制仪器测定其具体数值Km.结果显示翻浆土体毛细作用强烈,Km为10^-3cm/s.通过4种工况试验结果比较,在翻浆土体中添加抗浆材料和设置毛细碎石隔水层是阻隔毛细水上升的经济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2.
从菲律宾2.17泥石流灾难探讨三峡库区的泥石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2月17日爆发的菲律宾特大型泥石流灾害是物源、地形地貌、降雨及地震等多因子耦合异变的必然结果,降雨、地震→散体滑坡→泥石流是该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大量的村庄、居民生活在泥石流致灾区内而未进行有效的预警预报是泥石流灾难形成的根本原因.本文从泥石流物源、沟谷形态外貌、气象条件、地震等方面把三峡库区与菲律宾2.17泥石流区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三峡库区内的物源类型更多、储量更大、水理性能更差,潜在泥石流沟更多,气象条件更差,人类活动更强,致灾危险性更严重,换言之,三峡库区具备了发生大型、特大型泥石流灾害的条件.探讨了三峡库区泥石流研究与防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3.
针对三峡库区云阳旧县城五峰山滑坡的工程地质情况,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诱导五峰山滑坡的可能因子,提锚桩-板-钢绞线网相结合的导流支挡防治结构体系,研究思路及方法对滑坡综合处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4.
基于对重庆沙滨路沟埋式砼箱涵裂缝的连续现场测试结果,其箱涵内部的裂缝分为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并为箱涵顶板,底板及侧壁的纵向裂横向裂缝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在雨季之前,裂缝发育已经趋于稳定,并就裂缝的雨季稳定,结构安全性及裂缝治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5.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是迄今尚未解决的公路病害,遵循公路泥石流防治的特殊性所开发的速流结构、底埋隧道、翼型墩汇流技术及糙桩技术是该类泥石流极其有效的防治技术[1,2].笔者根据这些单体技术构建了4类综合治理模式,即1)拦渣坝+速流结构,2)底埋隧道+速流结构,3)翼型墩汇流结构+底埋隧道,4)糙底群桩+速流结构,对每类综合模式的适用条件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从1999年以来实施了多个示范工程,显示出极其良好的治理效果,为同类型的特大型公路泥石流治理提供了重要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76.
公路隧道健康诊断与控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路隧道病害与灾害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就公路隧道中常见的撞击回波法、地质雷达、激光扫描等无损健康检测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加以概述;对常见的7种公路隧道病害与灾害的成因与相应的防治技术作了归纳总结,最后对隧道健康诊断与控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7.
通过对重庆沙滨路砼箱涵试验段工程地质环境、裂缝分布及发展情况的分析 ,基于现场连续监测、结构计算及有限元数值计算 ,对砼箱涵内部出现的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进行机理分析 .研究认为 ,箱涵顶部填土荷载、地基纵向及横向不均匀沉降以及箱涵两侧回填土压实度不足是形成裂缝的主要动力原因 .  相似文献   
178.
公路水毁的系统工程方法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公路水毁的系统工程方法论,它包括认识,保护、改造和监测公路水毁系统等4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过程。认为公路水毁具有多维结构,为深入研究区域公路水毁的基本特性和防治,奠定了认识论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9.
泥石流龙头压胀机理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国内外尚无一种理论可以同时合理地解释泥石流阵性流动、沉积相逆序结构及粗大颗粒在泥石流体表层上下浮动等现象。假定在泥石流龙头内部因固液分相流速差异孕发的压胀核,其内部压力逐渐增大至某一临界值时突然爆炸溃灭,此过程称为泥石流龙头压胀机理。压胀核形成与爆炸溃灭产生的颗粒浮力、碰撞力和超孔隙压力可以同时合理地解释泥石流阵流等现象。进一步研究中,应通过实验观测压胀核的形成演化过程,并建立压胀机理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0.
泥石流隧道是道路通过大型泥石流沉积区的最为有效的型式。泥石流隧道的荷载确定是其结构计算的关键,与一般的公路隧道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它承受了泥石流的冲击力。泥石流隧道在泥石流活动期间的荷载工况组合主要有2种,即淤积工况和冲刷工况。泥石流隧道的结构的内力计算主要按结构力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由于泥石流隧道置于泥石流体中,所以还要考虑它的纵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