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8篇
  免费   194篇
公路运输   1430篇
综合类   1662篇
水路运输   1767篇
铁路运输   691篇
综合运输   5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382篇
  2017年   339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549篇
  2010年   561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486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劲性混凝土柱施工技术难点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对劲性型钢混凝土柱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和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以及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2.
主要阐述HXD1型电力机车控制回路接地故障的检测原理及故障发生后的解决措施.并对HXD1型电力机车控制回路接地检测装置原理接线图进行了汇总整理,方便了维修人员对HXD1型电力机车控制回路接地故障检测原理的掌握.  相似文献   
43.
分析了列车运动的力学模型,并概述了影响牵引计算的各项分力得出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Simulink的资源环境,形成了运行计算、性能计算、线路数据处理、制动力计算、综合控制等多个相对独立、易于参数修改和扩展的模块,以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最后经过功能封装和输入输出连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列车牵引计算和运行仿真模型,该模型可有力地支持列车牵引系统设计和列车线路运行分析.  相似文献   
44.
马恒  范伟  刘彪  刘勇 《都市快轨交通》2013,(6):184--189
针对沈阳有轨电车项目结构设计进行全面总结,详细介绍大跨库房的结构选型、计算及有关特殊问题的处理;对超长车库进行计算分析,采取预应力及其他施工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最后介绍正线车站的设计情况,总结施工配合中存在问题,以期为后续设计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45.
对一起机车误上码从产生原因和机理上进行了初步研究与分析,认为邻线电磁感应干扰是导致机车误上码的根本原因,并进行了相关计算,且对如何消除误上码现象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6.
文章介绍了一种车载线束继电器安装的自动化设备,设备采用Dalta并联机器人抓取继电器进行安装,继电器上料由另一台Dalta并联机器人和视觉引导完成。继电器安装过程中,力和位移的数据被实时监控和保存,单颗继电器安装节拍满足≤1.1s,单条线束作业节拍≤45s,满足汽车总装生产线节拍要求。  相似文献   
47.
新能源电动汽车其安全性一直困扰着行业与市场的发展,传统电池管理系统(BMS)储及计算能力不足,难以实 现动力电池的异常状态预测,基于车联网数据,搭建了大数据监控与管理平台,提出了动力电池热失控关键算法,并实现 了算法的平台集成与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此系统应用能够有效评估和预测动力电池潜在安全风险,并能及时有效地指 导安全处置,从而降低整车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48.
转体施工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方法,中国已成功将该技术应用于数百座大跨桥梁的施工。大吨位转体施工中,摩擦力的计算至关重要,但现有工程实践中给出的近似计算方法与工程试验值有较大差距。因此,精确的摩擦力和摩阻力矩计算理论,是转体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采用称重原理获得竖向摩阻力矩,然后利用接触理论求得接触面的应力分布规律,并推导出竖向摩阻力矩理论公式,进而求得摩擦因数。之后,利用获得的摩擦因数,根据接触面的应力分布规律,获得了平转过程中的水平摩阻力矩和牵引力。最后,进一步将前述方法推广到带滑块的转体装置中,获得统一的摩擦因数、摩阻力矩计算方法。将该方法和有限单元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两者高度吻合;和实际工程数据对比,显示所提方法的结果更加合理、准确。主要结论如下:①根据称配重方法计算摩擦因数时,现有近似计算方法获得的摩擦因数,随着球铰参数α的增加误差逐渐增大。②球铰表面接触应力呈现出中间向两边逐渐增大的分布特征,现有计算方法假设均匀的法向接触应力分布与实际应力分布差距较大。无滑块转体装置中,有限元模型计算所得水平转动摩阻力矩比现有近似方法计算的大14.3%;而该方法计算值与有限元结果误差仅为3.0%。③在带滑块转体装置中,与工程实测值相比,现有近似方法和该改进方法获得的水平转动摩阻力矩误差分别为31.4%和23.7%。由此可见,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计算准确度。  相似文献   
49.
王强  沈涛  刘勇 《船舶工程》2021,43(5):129-132,139
针对焊接机器人应用于海洋工程领域厚板焊接中的可行性和焊接工艺进行研究,设置焊接方案和技术参数并进行分析.采用海洋工程领域常用的高强钢Q460E,对焊接机器人焊接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侧壁停留时间"进行试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焊前预热温度为150℃,焊接速度为190mm/min~210mm/min,焊后后热温度为250℃,保温2h,同时配合焊接机器人摆动速度250 mm/min、侧壁停留时间1.2 s~1.4 s时,能获得良好的焊接接头,抗拉强度达到620 MPa,屈强比达0.8.在侧壁停留时间为1.2 s~1.4 s的情况下对预热温度分别为120℃和90℃的工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将预热温度降至90℃时,焊缝冲击韧性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对于对结构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推荐采用该预热温度.  相似文献   
50.
LNG码头平面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是靠船墩位置的设计。针对常规靠船墩位置的设计是按照规范的系数要求选取的,但较难适应所有LNG船型的靠泊。研究如何提高靠船墩对各种LNG船的靠泊适应性:分析LNG船的仓容分布、储罐类型和外型特点,介绍LNG船靠泊准则,并结合某海外1万~22万m3LNG码头工程论述靠船墩的布置。得出如下结论:合理的靠船墩位置不是关于工作平台对称的,而应适当增加船尾方向的靠船墩与工作平台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