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75篇
综合类   141篇
水路运输   92篇
铁路运输   53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水中航行体绕流数值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动力设计是水中航行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采用数值算法分别对水中航行体全湿和带空泡两种不同状态水下绕流问题进行了计算研究,并与风洞及水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数值算法的准确性.同时得到了水下绕流的某些运动规律,研究结果对工程设计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32.
广州地铁二号线车辆防空转/滑行系统的分析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广州地铁二号线车辆防空转/滑行系统的基本特点,通过对列车防空转/滑行及相关控制原理的分析,得出导致列车在线频繁误报空转/滑行信息的原因是列车处理和监控功能存在问题,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和改进。  相似文献   
33.
给出了一般双正交小波滤波器所对应多相矩阵分解形式及所对应的代数结构空间,完成了一个双正交小波滤波器设计程序.此程序不但可以给出任意双正交小波滤波器族参数表示,还可以用来刻划滤波器族代数结构.  相似文献   
34.
考虑起始水力坡降时粘性土渗透系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粘性土的达西定律和水流连续性原则,建立了考虑起始水力坡降时粘性土的渗透系数公式和起始水头计算公式,并通过渗透系数的极差、反算水头和实测水头的最大偏差和均方差来评价所提出的公式和规程公式的误差。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考虑起始水力坡降后,采用所提出的公式得到的渗透系数大于采用规程公式得到的渗透系数值;所得到的渗透系数本身的极差、反算水头与实测水头的最大偏差以及均方差均小于规程中不考虑起始水力坡降时得到的相应值;考虑起始水力坡降后的粘性土的渗透系数更能反映粘性土的实际渗透情况。  相似文献   
35.
山区地形变化多端,在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中,应灵活运用曲线定线,同时注重线形的连续性,使路线与地形相协调;在选择顺河绕行和隧道贯通方案时要谨慎比选;对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也要从路线设计之初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36.
杨青松  马青华  全玉臣 《中国修船》2012,25(1):28-31,34
针对某型船造水机蒸发器管壁结垢速度快、除垢困难的现状,通过对结垢样本定性、定量分析,并充分考虑环保、材料保护、除垢效果、贮藏期限等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确定了以乙醇酸、阴离子表面活性剂、EDTA等为主剂的能有效溶解碳酸钙、硫酸钙混合型垢专用复合型除垢剂及其相应工艺,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除垢难题.  相似文献   
37.
张娜  杨华  严冰  赵洪波 《水运工程》2012,(2):128-133
根据连云港海域的特点,建立能考虑风浪影响的三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真实的"韦帕"台风作用下的潮流场和泥沙场进行模拟,力求更合理地反映近岸泥沙运动规律。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流场、含沙量场和航道回淤结果与现场实测资料进行验证,二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在"韦帕"台风作用下的回淤情况进行了预测,给出了航道的沿程淤强分布,为航道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
在悬挂式PRT(个人快速运输)系统已有结构的基础上,对该系统转向架构架进行结构轻量化优化研究.运用拓扑优化相对密度法中的SIMP(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模型)方法进行走行轮安装座拓扑优化及构架主要板梁厚度优化,并对优化前后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构架不同区域优化后的应力、应变结果对构架参数进行调整,并在考虑构架实际结构及功能性结构的前提下控制优化参数以得到构架整体优化结果.结果 显示,构架优化区域体积大幅减少,轻量化结果明显,且整体结构强度良好,能满足列车在最恶劣工况下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9.
总结了内燃机活塞-缸套系统摩擦磨损的研究成果, 从润滑油改良、表面改性、动力学特性方面综述了系统的减摩抗磨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发展现状, 讨论了润滑模型、润滑添加剂、表面织构、缸套珩磨、表面涂层与动力学特性对系统减摩抗磨的影响, 分析了系统的摩擦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活塞-缸套系统的润滑特性具有非线性特征, 润滑状态与添加剂对系统减摩抗磨有较大的影响, 系统润滑状态的不确定性导致多种润滑模型并存, 需进一步建立系统综合润滑模型, 同时需深入探讨润滑油添加剂最佳减磨剂量及减磨机理; 表面改性技术(表面织构、珩磨与涂层)可以大大减少系统表面的摩擦磨损, 由于织构位置分布、加工参数、加工工艺、表面形貌与涂层材料等对接触表面的影响, 表面改性技术减摩抗磨的综合发展相对缓慢, 需进一步研究表面改性减磨的机理与参数优化方法; 活塞-缸套系统的工作条件苛刻, 系统各部件的相互作用相互耦合, 深入探究动力学特性与摩擦磨损的演化规律关系相对困难, 仍需全面考量服役状态下动力学特性与摩擦磨损之间的关系; 未来内燃机整机性能的提高将迫使活塞-缸套系统需具备更高的减摩抗磨性能, 为实现系统经济性与节能减排的目标, 尚需进一步开展系统高效减摩技术。   相似文献   
40.
阐述了各种视频传输方式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及各种传输方式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