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60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23篇
铁路运输   22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1 毫秒
71.
刚性路面脱空声识别集成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集成神经网络对刚性路面脱空声的识别与分类能力,用简单的敲击法获取了刚性路面的声响应信号,通过对声信号的频域特征提取,应用集成神经网络对刚性路面脱空状况进行了识别.实验表明所给出的特征提取方法和集成神经网络模型是解决刚性路面脱空识别的一条较为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2.
用分形理论对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骨架间隙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通过对混合料试件的切割获取截面图像,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粗集料骨架间隙的分形维数,提出了计算方法.以FAC-20为例,计算了原始试件和车辙试验中不同加载时段粗集料骨架间隙分形维数的变化情况,在粗集料骨架间隙的分形维数与力学性能之间建立了联系.  相似文献   
73.
桥头跳车是公路常见的病害,如何减轻或消除桥头跳车成为公路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312国道沪宁段扩建工程,提出了用袖阀灌浆方法处理桥头路基补强来解决桥头跳车,从而为解决及防治桥头跳车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4.
在分析货物列车踏面制动方式下车轮踏面热振裂纹和车轮热疲劳裂纹产生机理的基础上,以国内碾钢车轮材料为对象进行踏面制动温度场试验,重点研究制动过程中摩擦热源向转动车轮踏面表面传热的关系,模拟车轮旋转周期内闸瓦摩擦生热和对流换热交替变化的规律,建立车轮制动过程瞬态温度场三维有限元模型,改进以整体输入热流和对流换热的简化模式为基础的传统理论的热应力计算方法。通过在摩擦制动动力试验台进行的制动试验,证明计算模型从宏观和细节方面比较完整地反映了车轮踏面制动热温度场的实际工况。为确定车轮踏面制动极限和作用方式、列车制动距离等技术规范提供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75.
模拟早晚高峰交通出行率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晴  张小宁 《城市交通》2006,4(1):64-67
为了实时模拟交通走廊在一天内的动态交通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通行为的动态交通分配方法。假定单个的出行者统筹考虑工作时间表、交通拥挤耗时等因素,通过选择最佳的离家时间和返家时间以最大化一天内的净效用。引入边际时间效率函数,通过出行者工作持续时间把早晚高峰出行联系在一起,并运用固定点理论求解均衡条件下的实时交通变化。将模型在一个算例上进行仿真分析,发现引入弹性工作制可以减少交通拥挤,并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6.
立足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安检工作实际,分析了现有安检工作中存在的安检能力不足、乘客出行体验差、安检人员工作能力与安检要求存在差距等问题,针对安检效率与安检质量、乘客高效与便捷出行、安检工作水平提升等安检新需求,结合现有制度、环境及技术等,基于乘客信用体系建设,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特点,提出由智能化精准检物子系统、智能化快...  相似文献   
77.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要求高,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手段被用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其中,BIM建模和人员定位系统在明挖基坑工程中广泛应用。然而,将基于UWB(超宽带)定位技术的人员二维空间定位数据叠加到三维模型中时,由于维度不同,数据无法实现三维匹配。为解决数据匹配问题,依托北京地铁12号线北岗子站基坑工程,通过将基坑土方模型进行分层建模,并创建人员模型X方向自变量与Z方向因变量的关系式,土方模型随施工进度逐层挖除,人员模型Z坐标与土方模型动态吻合,实现人员定位与BIM模型的三维共建,从而实现定位数据在BIM模型上的融合展示。通过实际工程对三维共建技术进行应用与验证,为其他类似工程三维共建提供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78.
高弹改性沥青在钢桥面铺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钢桥面铺装面层沥青混合料容易产生疲劳开裂的问题,根据沥青混合料粘弹原理中的累积耗散能和滞后环线理论,提出通过降低沥青混合料每次滞后环线的损失能量从而提高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的观点.根据此原理开发了高弹改性沥青,对高弹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以及疲劳性能进行了试验验证,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变形能力有很大的提高,-10℃低温大梁弯拉应变大于10 000με,4点弯曲小梁疲劳寿命比普通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1 000με疲劳寿命达到190万次,是普通混合料的疲劳寿命的20倍左右.  相似文献   
79.
系统地分析Exchange Server软件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运用中的需求,研究提出了南昌局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结构、邮件系统的功能和安全可靠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0.
沥青混合料试验室现有搅拌装置存在诸多缺点,无法完成MA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为满足MA沥青混合料试验的要求,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沥青混凝土拌合物宏观和微观均匀度作为测定指标,通过安排少量的多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优的搅拌装置结构参数及最优搅拌温度,并找到了影响搅拌质量的首要参数,制造出试验样机,填补了同类试验设备的空白,解决了MA沥青混合料无相关试验设备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