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308篇
综合类   162篇
水路运输   163篇
铁路运输   137篇
综合运输   3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虽然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在支座处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处施加了预应力,但仍然存在桥面板拉应力过大导致混凝土开裂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以山东省广饶县小清河特大桥2 号主桥为例,在对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的设计难点及其相关技术措施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基于部分组合技术及桥面板混凝土分步浇筑技术,对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的支座处负弯矩区的受力性能进行优化设计。基于Midas Civil 有限元模型,重点对该组合梁桥负弯矩区的抗裂性、支点反力及全桥刚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时使用部分组合技术和桥面板混凝土分步浇筑技术,桥梁营运期内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始终受压;仅采用部分组合技术或桥面板混凝土分步浇筑技术,桥梁营运期内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受到拉应力作用,且拉应力较大。由此可知,综合使用部分组合技术和桥面板混凝土分步浇筑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的拉应力,防止混凝土桥面板开裂,改善桥梁耐久性。  相似文献   
112.
在对铁路货车车体进行疲劳试验时,会因为试验加载系统中某个环节非线性因素的存在造成模拟误差较大。在试验模拟加载系统控制理论的基础上,依据试验模拟原理,采用试验系统传递函数解析、具体误差原因分析的手段,定位得到系统传递关系中影响试验模拟精度的关键为心盘连接处的非线性及阻尼因素。通过取消心盘连接处的磨耗盘、减小车体与模拟摇枕间的心盘连接间隙,最终提高试验系统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113.
轨道车辆轮轨力的计算精度直接影响车辆运行安全性及舒适性的评估,并影响车辆正向设计数据基础的准确性。基于小波法,利用LABVIEW软件图形化编程语言对间断式测力轮对测试数据进行零线漂移、去噪重构及峰值提取等操作,最终通过测试数据计算得到精确的轮轨作用力。计算结果可为车辆状态评估和车辆设计提供参考性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14.
地铁建设进入铺轨阶段,轨道专业与土建、通信、信号、供电与风水电安装等多专业均存在平行或交叉施工。根据地铁铺轨的系统性特点和多专业施工配合需求,提前预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专业接口和交叉界面,制定接口管理和交叉施工预防措施,协同各专业间加强计划统筹和相互配合,为持续推进铺轨创造必要施工条件。  相似文献   
115.
对闪光焊中电极灼伤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6.
电动汽车可以实现再生制动。本文对变频器再生制动的原理、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并通过仿真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117.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胜 《公路工程》2008,33(4):121-124
探讨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8.
以洪酉高速公路路线方案比选为例,对其公路勘察设计工作模式作一探讨,提出公路勘察设计工作应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认真贯彻设计新理念,这对于高速公路路线方案比选及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9.
在高速公路施工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采用柔性挡墙的方案既能保证边坡的稳定,又能解决排水问题,是一种新型的膨胀土路堑边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0.
永磁操动机构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永磁操动机的基本原理及负载特性,分析了磁场耦合模型及工作过程中的电磁机理的对对合成磁场的电磁吸力,动态铁芯的运动方程及算法原理进行了研究。最后对永磁操动技术的优越性及特点,以及在我国应用前景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