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ITS技术在内河海事预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我国内河航运现状入手,对改善我国内河航运现状,提高内河航运的安全与效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主要包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内河ITS技术。  相似文献   
22.
船舶智能避碰软件开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航海避碰专家系统软件开发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对整个软件开发的思路、方法及软件要求作了论述,同时建立了船舶避碰危险度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3.
针对现有航道通航效率评价存在对船舶航行状态考虑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船舶减速的单线航道通航效率评价模型。该模型从船速差异对船舶自由航行状态影响的角度,综合考虑航道长度、船速大小和船舶到达率等参数,用船舶减速幅度和减速后的通航历时衡量单线航道的通航效率η。在统计分析船舶交通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离散仿真软件Arena进行模拟仿真试验,利用蒙特卡洛方法探究并揭示航道长度、船速和船舶到达率等参数变化对单线航道η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单线航道η模型对评价和表征航道η是可行的,可为航道通航能力和船舶交通组织效率分析等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24.
海事监控传感网络系统结构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应运而生.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广阔应用前景,它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根据海事监控任务要求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探讨了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海事监控领域的可行性及适应性,提出了海事监控传感器网络的概念,并对系统结构和框架进行了初步研究,初步探讨了海事监控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功能,并提出了海事监控传感网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5.
针对传统船载货物监控成本高、数据可信度低、系统不易拓展的现状,设计了船载货物的海事监控传感网络系统.系统由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船载监控网络、基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技术(GPRS)的公共移动通信网络和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的上位机监控平台组成.船载监控网络采用分层的网络拓扑结构、自适应成簇算法、统一的通信协议,终端节点采用休眠/激活机制,提高了网络的健壮性和寿命.GPRS网络能将紫蜂(ZigBee)网络采集的传感信息及时投递至远程服务器,监控中心人员通过浏览器即可查询货物各方面的状况.本系统在实验测试中表现出性能稳定、实时性强、数据可靠性高等特点,可为类似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6.
危险品由于自身的危险性,在运输途中若发生交通事故或泄漏事故,将会导致危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为此建立了综合船舶碰撞危险度和船舶所载危险品危险度的综合危险度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危险度分析的危险品运输三维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27.
无线链路质量的准确预测可为高层网络协议设计和数据可靠传输提供有力支撑.受船舶环境因素影响,船载无线链路表现出高动态特性,无法仅根据前期数据变化规律对下一时刻的无线链路质量进行准确预测.在分析船舶环境因素对无线链路影响规律的基础上,引入航速影响因子,量化船速对无线链路的影响程度,建立船速与预测权重系数之间的关联关系,重构加权移动平均预测模型,提出1种船载无线链路质量自适应预测方法NS-EWMA.结果表明,针对船载无线链路质量预测,NS-EWMA预测方法不仅可以实时和精准感知链路长时间的连续变化,还可以平滑短期的低幅度波动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在EWMA权重系数取值固定为0.5时,NS-EWMA的协方差和均方误差分别提高了1.655和2.5.   相似文献   
2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海领域的各项软、硬件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定位精度和避碰智能化等的提高。ECDIS在基础的电子海图平台上将多种航海领域的先进技术集成在一起,提供了船舶的自动导航及实时监控等功能,构成海运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