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78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51.
影响转K6型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的2个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动力学仿真分析和线路动力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一系橡胶垫定位刚度对转K6型转向架运动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实验室实验和线路动力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侧立柱磨耗板与斜楔摩擦副的匹配对配装转K6型转向架车辆垂向振动加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转K6型转向架每轴箱橡胶垫的纵、横向刚度应分别在14 MN/m1、2 MN/m以上时方能满足转K6型转向架最高商业运营速度的要求。装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主摩擦板的ADI组合式斜楔与T10钢立柱磨耗板摩擦副具有较优的摩擦磨损性能,较理想的摩擦系数和良好的动力学性能,建议转K6型转向架摩擦减振装置的摩擦副采用装配高分子复合材料主摩擦板的ADI组合式斜楔对T10钢立柱磨耗板的方案。  相似文献   
52.
刘宏友 《铁道车辆》2006,44(7):30-30
受日本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的委托,四方车辆研究所负责对其生产组装后出口中国的第1列时速200kmEMU中的4号拖车进行了滚动台滚动试验。试验从2006年3月31日开始,至2006年4月9日结束。试验中对转向架正常情况、转向架悬挂参数失效情况(包括1位转向架2个空气弹簧失效、拆掉1位转向  相似文献   
53.
在柏林举行的2004年Inno Trans展览会上,阿尔斯通公司展示了1列长18m的Coradia Lirex型地区列车模型,该列车实际长度为107m,是世界上最长的铰接式列车。  相似文献   
54.
中日本铁路和西日本铁路公司展示了1列为东海道和山阳新干线开发的N700系列车的模型。  相似文献   
55.
对国内外铁道车辆模态性能标准及相关要求进行了系统归纳,介绍了2项中国中车重大课题的相关研究背景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某型动车组控制车抖车问题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分析研究认为,加强车轮踏面等效锥度的管理可以有效防止控制车因转向架二次蛇行导致车体抖动,而车体一阶呼吸模态、一阶垂弯模态、一阶菱形模态对车体振动加速度和运行平稳性指标具有显著影响,在结合运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车模态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56.
长大货物车动力学试验评定所依据的GB/T 17426—1998《铁道特种车辆和轨行机械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方法》发布实施已经20余年,长期的运用实践表明,该标准基本满足我国长大货物车的线路动力学试验评定的需要,但也暴露出振动加速度限度值、轮重减载率限度值、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针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以期为将来修订GB/T 17426—1998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7.
结合工程实际问题,在分析国内外旁承的结构和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旁承回转阻力矩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旁承标称压力这一关键因素的最佳值,并针对既有系列平车确定了要求的标称压力。基于平车自重较轻、侧滚转动惯量偏小、扭转刚度偏低,车辆运行中相对其他车辆易发生大的侧滚变形,致使提供旁承回转阻力矩的标称压力对侧滚运动较敏感,为了降低旁承的敏感性,结合NX70A车辆,进行了采用长行程低刚度旁承的研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低刚度旁承可有效降低旁承对动力学性能影响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8.
从试验内容、试验载荷、试验工况组合和试验结果评定等方面对比了UIC、EN和JIS关于转向架构架强度试验的标准,并针对我国进行转向架构架强度试验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9.
意大利罗马地铁C线引进的首列无人驾驶列车组,运抵捷克共和国Velim试验基地进行运行调试,该车将在2011年罗马地铁C线第一区段开通前完成试运行。  相似文献   
60.
文章以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评估为对象,回顾探讨了仿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内容涵盖了CAE软件的发展历程、仿真技术的推广运用、疲劳寿命数值仿真分析方法的发展、30年来的科研成果、工程应用状态、存在的难点、影响因素等,并从软件发展、新材料技术及数字化转型方面探讨了仿真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