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1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AutoSEA2为工具建立典型单壳体潜艇结构的统计能量分析模型;分析潜艇结构噪声的辐射特性,对各噪声源在总噪声辐射中的贡献进行排序;针对性地采取了隔振减振措施并分析其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11年5月24日,山东怡纳福船艇制造有限公司组织"飞鹰一号"快艇的试航,航速达到38节(超过设计航速37节)。该艇采用的是我国自行研发的首型SD-HGD-PB266型混流式喷水推进器。该喷水推进器由海军工程大学舰船新型推进技术研究室设计、广东顺达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制造。继"飞鹰一号"之后,海军工程大学和顺达公司继续合作,联合开发了第二型混流式喷水推进器(SD-HGD-PB255)。今年3月,由常州玻璃钢船厂制造的某军用高速巡逻艇安装了该型喷水推进器;在  相似文献   
13.
刘承江  王永生  张志宏  刘巨斌 《船舶力学》2010,14(10):1117-1121
为准确预报喷水推进器设计工况与非设计工况的水动力性能,采用CFD方法对喷水推进器性能预报所需流场控制体进行了研究.在验证计算方法和数值模型可信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不同流场控制体的计算结果,分析了流场控制体对喷水推进器性能预报的影响.首先,确定了设计工况下流场控制体的大小;然后,对非设计工况下流场控制体的选取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非设计工况下流场控制体的大小对喷水推进器性能预报的影响比设计工况大,而且非设计工况下所需流场控制体要大于设计工况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首先简要回顾了当今世界上比较流行的MEKO舰船设计方法,介绍了新型联合动力装置CODAG WARP的由来及背景。在介绍南非海军轻型隐身护卫舰MEKO A-200 SAN基本情况后,详细分析了CODAG WARP动力装置的特点,并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15.
喷水推进在现代舰艇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喷水推进的基本原理和优点;列举并分析了喷水推进在现代海军高速攻击艇、隐身型舰艇、高速运输舰、护卫舰和驱逐舰等大中型舰艇、登陆舰及两栖攻击车辆上的应用,归纳了喷水推进在现代舰艇应用的特点;最后就喷水推进未来在我海军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喷水推进器推力的动量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喷水推进理论,把复杂的喷水推进系统分解成两个主要部件泵体和进水管道进行研究,着重考虑了船体边界层对进口动量和来流动能的影响,并用数学方法表示了这些影响.其次,基于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从理论上建立推力与功率、航速的关系式,并用此公式对某喷水推进船的推力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和试验曲线能很好地吻合.分析了本计算方法可能出现的误差.  相似文献   
17.
为设计某浸没式喷水推进泵,以某小型轴流式喷水推进泵为对象建立浸没式喷射模型,采用CFD方法模拟分析浸没喷射对喷泵水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浸没式喷射对喷泵水力性能的影响变化不大。根据喷水推进和船体边界层基本理论,考虑喷泵工作环境不同时的水力特性变化,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浸没式喷水推进泵水力设计参数选型程序,实现快速高效地得到喷泵基本设计参数为设计者提供设计依据。根据选型结果运用三元理论设计出所需喷泵,运用CFD方法获取浸没式喷泵的敞水水力性能,并安装到实尺度船上预报推进性能,结果表明浸没式推进系统具有较高的推进效率、满足快速性要求,验证了设计参数选型程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用船模拖曳试验来确定某喷水推进双体船平移运动水动力特性的方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船模试验发现,船体平移时的水动力大小随航速增加而快速增加,在同一航速但不同尾斜角下水动力大小也各不相同;水动力的方向和水动力作用点的位置随航速的改变而改变,但变化幅度不大,受尾斜角影响较大.准确掌握船体平移运动水动力特性,可为合理制定喷水推进器的控制策略,充分发挥喷水推进船优异的机动性、操纵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设计参数相同的混流式喷水推进泵与轴流式喷水推进泵为对象, 基于剪切应力运输湍流模型、隐式多网格耦合算法与全结构化网格, 对4种不同叶顶间隙的水力性能进行数值模拟, 分析了叶顶间隙对喷水推进水力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叶顶间隙影响程度与喷水推进器类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2种喷水推进泵的扬程、效率均随叶顶间隙增大而减小; 随着叶顶间隙的增大, 混流泵消耗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当叶顶间隙为1.3mm时消耗功率最大, 而轴流泵消耗功率单调减小; 混流泵叶顶间隙变化引起的喷泵效率改变量不受流量影响, 而轴流泵效率变化量随流量增大而增大, 以较大叶顶间隙为基准, 且叶顶间隙变化量相同时, 混流泵效率变化较大, 轴流泵效率变化较小; 混流泵与轴流泵性能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外形结构不同导致间隙涡对叶顶间隙泄流的作用大小不同; 当叶顶间隙由0.7mm增大至1.6mm时, 2种喷水推进器推力效率变化量在1%以内; 随着叶顶间隙的增大, 2种喷水推进器消耗功率的变化趋势与喷水推进泵相同, 且轴流式喷水推进器总推力、功率变化幅值大于混流式, 即混流式喷水推进器对叶顶间隙变化的适应性更好。   相似文献   
20.
用常规方法为某高速巡逻艇设计了喷水推进泵和进水流道,将其安装于该艇后通过数字自航发现艇底高速水流进入流道后难以充满整个流道及喷泵。运用流动类比分析法,分析流量不足、推力减小的原因:流道高度偏大、流道长度偏短、流道背部形状不适用于高速进流条件。通过改进设计:降低流道高度、增大流道长度、利用原流道内自然流动中最佳流线形状构成流道背部形状以及进水流道与艇体的连接,这显著改善了"艇体-进水流道-喷泵"流场性能及推进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